一、引言
回首世界經濟發展史,自從人類進入20世紀以來,世界性的金融危機頻繁出現。特別是80年代以后,頻率更大,危害更深,表現形式更加復雜。比較嚴重的有1987年黑色星期一、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以及此次次貸危機。盡管每次金融危機的直接原因不盡相同,同時危機的爆發也會因國家地區不同、經濟運行環境和政治制度不同而表現出不同的特點,然而,這些金融危機的爆發卻有著共同的經濟運行基礎。
二、世界金融動蕩頻繁的根本原因
第一,我們來看一下何謂金融危機。金融危機是指一個國家或幾個國家與地區的全部或大部分金融指標、
商業破產數和金融機構倒閉數的急劇惡化。其特征是人們基于經濟未來將更加悲觀的預期,整個區域內幣值出現幅度較大的貶值,經濟總量與經濟規模出現較大的損失,經濟增長受到打擊。金融危機可以分為貨幣危機、債務危機、銀行危機等類型。近年來的金融危機越來越呈現出某種混合形式的危機。
第二,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金融危機頻發爆發的深層次原因到底是什么。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市場機制作為資源配置的基本手段已為世界大多數國家所接受。可是幾乎所有發達市場經濟和新興市場經濟都是在以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1)貨幣的虛擬化。貨幣幣值不再是由某種特定物品的價值來確定,而主要依賴于本國的貨幣當局根據國民經濟需要的狀況所決定的貨幣供應量和虛擬資產的量;(2)金融資產膨脹迅速。隨著金融創新與金融深化的步調加快,出現了大量金融衍生物,使得金融資產額超過實際GDP 1倍以上,并與房地產業一起形成虛擬經濟;(3)貨幣的外延日益擴大。根據其變現力或貨幣性的大小程度不同,可把貨幣層次劃分為M0、M1、M2到M3;(4)國際間的聯系日益密切,不僅表現在經常項目下,更重要的是在資本項目下。世界經濟一體化程度日益加深。資本的國際流動波濤洶涌。現代市場經濟的運行的以上幾大基礎又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形成一個有機的體系。
可是,這些基礎又是脆弱不穩定的。首先虛擬貨幣不穩定。虛擬貨幣與貨幣的國內購買力、國內的名義利率和匯率三要素密切相關,貨幣的國內購買力是基礎,決定著后兩個變量,但又受到后兩個變量的影響。由于金融市場上的利率、匯率的變動,會引起M1在大規模金融動蕩時從金融市場涌入商品和服務市場或反向流動,這就使得用商品和服務衡量的貨幣值經常因此而發生變動。其次政府或貨幣當局很難真正地控制貨幣供應量。由于“貨幣創造能力”擴大到許多非銀行金融機構,金融創新又不斷創造出新的金融產品,使得M1的變化更加頻繁。
第三,利率的市場化易于引發經濟泡沫。在金融資產過度膨脹的國家,一般短期投資資本非常發達,其經常流竄于金融資產和房地產業,當這些屬于虛擬經濟范疇的資產價格被炒起來,就會吸引其他資金大量流入,形成經濟泡沫。經濟泡沫越大,滯留在金融市場與房地產市場的貨幣量就越多,那么媒介商品和服務的貨幣量就越少,貨幣的購買力就會越高。但是,當投機資本發現因金融資產價格過高而使得名義利息率較低,泡沫過大而迅速撤出資金時,經濟泡沫就會破滅,導致那些來不及撤出的資金被套而遭受巨大損失,形成大量的壞帳和呆賬。
第四,開放經濟條件下,常使貨幣當局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如果中央銀行只控制廣義貨幣(M2或M3),就不可能避免M1與其他金融資產的互換,從而不能準確地控制貨幣幣值。貨幣幣值是匯率的基礎,本幣幣值的變化必然會影響其匯率。如果通過控制利息率來調節貨幣的數量,那么利息率會同時作用于三個變量:貨幣的國內購買力、金融資產價格及資本項目下的國際收支(進而匯率)。可是一個政策工具同時作用于三個目標,顧此失彼的現象會經常發生。如果任利率自由浮動,而將注意力集中在M1的供給量上,一方面這種控制本身在當代發達市場經濟中能否有效地實現就值得懷疑;另一方面,利息率的經常變動會引發短期國際投機資本的流動,進而引入匯率大幅度波動的潛在威脅。當本幣匯率大幅度波動時,外匯儲備就要發生變化,儲備的變化會引起銀行的貨幣創造能力的變化,進而引起貨幣供給的變化。
第五,金融市場的金融衍生物市場的發展加劇了虛擬經濟的程度,加大了金融動蕩幅度與可能性。當前的金融衍生物交易規模與其保證金懸殊太大,尤其在金融期貨和外匯期貨交易上。金融衍生物市場對虛擬經濟的泡沫形成與破裂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總之,金融危機的可能性存在于市場經濟固有的自發性的貨幣信用機制,一旦金融活動失控,貨幣及資本借貸中的矛盾激化,金融危機就表現出來。以金融活動高度發達為特征的現代市場經濟本身是高風險經濟,孕含著金融危機的可能性。經濟全球化和經濟一體化是當代世界經濟的又一重大特征。經濟全球化是市場經濟超國界發展的最高形式。現代市場經濟不僅存在著導源于商品生產過剩、需求不足的危機,而且存在著金融信貸行為失控、新金融工具使用過度與資本市場投機過度而引發的金融危機。在資本主義世界,這種市場運行機制的危機又受到基本制度的催化和使之激化。金融危機不只是資本主義國家難以避免,也有可能出現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中。
三、建議
一個國家要想保持經濟的持續穩定發展,單靠市場的力量是不夠的,單靠一個國家的力量也是不夠的。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任何發達或較發達的市場經濟能否保持穩定的經濟增長,一方面需要政府和貨幣當局對市場經濟運行規律有個很好的認識與把握,另一方面,國際間的經濟合作與政策協調尤為重要。改變美元的國際貨幣主體地位,建立一個合理的國際貨幣體系是個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