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關于人力資本產權問題研究主要從兩方面進行綜述。首先,在判斷人力資本所有權歸屬問題上,同樣應該適用“誰投資,誰所有”的產權原則,即人力資本可以有多個所有者,而非專屬于人力資本的承載者個人;第二,人力資本的收益權問題只有一個,人力資本應否及如何分享企業利潤的問題,不應與企業所有權問題混淆,將人力資本產權與企業所有權問題聯系在一起是一種錯誤的研究思路。
關鍵詞:人力資本產權;人力資本的所有權;人力資本的收益權
人力資本產權作為人力資本理論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關于人力資本的產權卻一直是個存在較多分歧甚至激烈爭論的課題。我國學者在20世紀末,以周其仁、方竹蘭、張維迎、黃乾等學者為代表,展開了關于人力資本產權的精彩爭論。目前關于人力資本產權問題的研究中存在爭議最多的主要在兩個方面,一是關于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問題,一是關于人力資本的收益權問題。下文將就此分別展開評述。
一、人力資本產權中的所有權問題
人力資本的所有權問題即人力資本究竟歸誰所有的問題。在這一問題上存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論點。
認為人力資本屬于其承載者的觀點可謂為數眾多,國內學者主要以周其仁和張維迎兩位教授為代表,他們認為人力資本與其承載者是不可分離的,人力資本所有權“天然”屬于其載體,人力資本載體可以“壟斷”其擁有的人力資本;周其仁在《市場里的企業:一個人力資本與非人力資本的特別合約》一文中指出,“人的健康、體力、經驗、生產知識、技能和其他精神存量的所有權只能不可分地屬于其載體;這個載體不但必須是人,而且必須是活生生的個人”。
但不同的聲音同樣存在。國內研究者以黃乾教授為代表,指出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人力資本所有權既可以屬于人力資本載體,又可以屬于其他主體。他在《論人力資本產權特征》一文中提出了人力資本的所有者和承載者可以相互分離的觀點,認為人力資本并非如許多研究者所認為的“天然”歸其承載者所有。
綜上所述,人力資本“獨一無二地”屬于其承載者所有的觀點值得商榷。這一觀點既不符合歷史事實也無法對當代經濟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作出合理解釋。例如,在當前高等教育制度下,國家對于出國留學的高校畢業生收取一定金額的“培養費”,企業在為員工提供培訓進修機會的同時,往往要求員工簽訂為企業服務一定年限的勞動契約等等。如果認為人力資本理所當然地為其承載者所專有,那么如何理解這些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經濟行為?合理的解釋應該是“誰投資,誰所有”的經濟原則同樣適用于對人力資本所有權歸屬的分析。因此,人力資本所有權與其載體之間仍然是可分離的,人力資本所有權主體是多元的,而人力資本承載者本人是人力資本必然的所有者之一。
二、人力資本產權中的收益權問題
人力資本的收益權是指人力資本產權主體享有由人力資本使用而產生的經濟利益的分配權。而人力資本產權的收益權問題就是一個關于人力資本所有者(企業經營者、技術創新者等)應否及如何分享企業利潤的問題。在我國,人力資本產權的收益權普遍地與企業的所有權、治理結構問題密切聯系在一起,并在人力資本和非人力資本所有者之間哪一方應擁有企業所有權的問題上引起了廣泛爭論。
張維迎主要從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是企業風險真正承擔者的角度出發,提出了非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認為“資本雇傭勞動”是使企業價值最大化的最優企業所有權安排的命題。張維迎在回答“為什么是資本雇用勞動而不是勞動雇用資本”問題時認為,“把企業所有權安排給經營者是企業的價值最優化”,而這個“經營者”是“有財產也有企業家能力的人。
針對張維迎的命題,方竹蘭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方竹蘭對“誰投資,誰所有”的產權原則提出了質疑,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應該”“必須”擁有企業所有權,人力資本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種“歷史必然趨勢”。她認為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內在邏輯,集體所有制企業財產的可分割性是人力資本產權實現的重要原因,并通過一些企業實例說明了人力資本產權實現的構想。
目前國內理論界有許多人持有與上述方竹蘭類似的觀點。有些學者對此又進行了補充說明,如有的學者力主“勞動本位”,認為應該讓“勞動占有資本”而不是“資本雇傭勞動”,有的學者則從當代西方國家中企業經營模式的一些變化得出了“CEO的出現是人力資本統治企業的標志”等結論。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由于研究者的視角及研究重點的差異,導致其在人力資本產權定義以及如何界定人力資本產權問題上產生較大分歧,使我們對這一問題的認識仍處于模糊不清的狀態。本文對人力資本產權爭論的兩個焦點問題進行了評述及闡發,指出了人力資本投資主體的多元化,并對人力資本產權的收益權問題進行了整理分析。但是怎樣將人力資本在載體和非載體之間合理界定, 這還是我們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的問題。對于這些問題不同觀點的梳理可為我國進一步的理論研究和現實決策提供一些啟示。
參考文獻:
[1]杜 漪:"人力資本產權界定"觀點述評[J].商業研究,2006(02).
[2]劉 濤 胡穎哲 關 勇:關于人力資本產權特征的探討[J].山東經濟,2007(01).
[3]劉麗麗:人力資本產權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6(07).
[4]李 琦:人力資本產權研究綜述[J].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學報,2007(03).
[5]黃 乾:人力資本產權的概念、結構與特征[J].經濟學家,2000(05).
[6]孔令鋒 黃 乾:人力資本產權理論研究述評[J].學術論壇,2003(05)
[7]方竹蘭.人力資本所有者擁有企業所有權是一個趨勢[J].經濟研究,199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