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罷2008年《體育教學》8—9期合刊方遠忠老師“一次意外傷害之后”,為方老師能在“安全第一”壓力下(許多學校的器械項目都“刀槍入庫”),大膽進行“器械”教學——山羊分腿騰越叫好。因為器械項目對于培養學生勇敢果斷等優秀品質是其它項目不能取代的。但方老師在教學組織技巧方面缺乏研究,教學細節存在問題,造成的意外傷害值得商榷和研究。
一、教學安排不合理,沒有抓住教學重點
支撐跳躍簡單分助跑一踏跳一騰空一落地四大技術環節。支撐跳躍應該是一個單元課,需要利用幾個課次進行分解練習完成教學,而不能一步到位。方老師一開始就安排學生完成四個環節的全部動作,顯然是欠合理的。就第一次課來說,“單起雙落”的踏板技術是重要教學環節。而文中“由于起跳不充分,雙手不是扶撐山羊,而是推山羊”,致使山羊和人一起“壓過來”。實踐證明,如果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踏板技術,只要不是故意向前推器械,雙手是很難能把山羊推倒的。
二、教學組織不合理,沒有進行分層教學
新課程要求:應充分注意到學生在身體條件、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基礎等方面的個體差異。并根據這些差異性確定學習目標和教學方法,并提出相應的教學建議,以保證絕大多數學生能完成學習目標,體驗學習和成功的樂趣,在練習中,方老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身體條件,設置高低不同的山羊。讓學生根據不同情況,選擇不同高度器械進行自主練習。如果全班用同一高度的器械進行教學練習,這安排奉身就存在著安全隱患。
三、教學方法不合理,保護與幫助不正確
文章說,當學生和山羊一起“向我壓過來”時,“我眼疾手快,雙手抓住他的兩臂,該生平安無事,山羊倒下來壓住了我的右小腿……”按照教學常規來說,教師的保護與幫助有正確的方法,教師應該側立在器械側前方(左腳為軸,右腳能進能退),如果學生發生意外,教師應右腳上步迅速抓住學生一側大臂,而不是“雙手抓住他的兩臂”(很難做)。如果教師站位準確,山羊即使倒下來,也不會“壓住了我的右小腿”,因此,教師的錯誤站位和不正確的保護方法是造成意外傷害的直接原因。
體操器械教學,“保護與幫助”是非常重要的教學環節。不管是教師還是學生的傷害都是事故,有些事故本來是可以避免的——這就需要敦師認真鉆研教材教法,學習掌握“備教、備學生、備組織教法、備場地器材”的教學研究方法,明確教材重難點,組織教法和練習形式符合學生實際,明確保護的方法,了解哪些學生需要加強保護,哪些學生需要個別指導,對場地、器械的布置是否合理,器材是否牢固等細節都要心中有數。教師如果在教學中關注細節、研究細節、重視細節,落實好每個教學環節,就不會發生不必要的意外傷害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