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師示范的位置和距離
教師示范位置的選擇應根據學生的隊形,動作的性質以及安全的要求等要素來決定。一般而言,學生成橫隊站立時,教師站位定點在橫隊排頭和排尾形成的等腰三角形的頂點上(圖1),學生隊形為圓形時,教師的示范位置應該在圓心上(圖2),學生隊形為扇形時,教師的位置應站在前排扇形面的圓心上,即半圓的圓心(圖略),學生隊形為“八”字形時,教師示范的位置應站在兩內側排各面與教師成等腰三角形的兩個重合的點上(圖3);為了便于學生觀察,有時進行排球傳、墊技術教學時,或者田徑的各種跑跳技術學習時,經常采用教師站在隊伍中間(圖4);在各類武術、徒手操、廣播操和藝術體操教學時,教師須站在隊伍對角線的延長線附近(圖5,6)。另外,室外遇到陽光、逆風、干擾源的時候隊伍盡量要避免這些因素,或者遠離(背向)。教師須根據動作的特點和示范所要突出顯示的內容來確定合理的示范方位。如,為了顯示左右移動、各種體側屈、側(平)舉、斜上舉,可選擇正面示范或背面示范。排球或籃球的左右移動可以用正面或背面示范,為了顯示弓步的塌腰、直腿,以及下壓動作,可以選擇側面示范,此類動作還有途中跑的后蹬動作,高抬腿的抬腿動作等等。利用側面示范,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動作要領,特別是一些關鍵的,學生容易忽視的動作,為了便于學生觀察,一些復雜的套路動作,如,武術、藝術體操、廣播操等需要教師不斷地變換示范的位置和各種正、背、側面示范方向結合,有必要時,還要互動性地調整學生的觀察隊伍,利用馬蹄形、扇形、梯形等利于集體視野的隊伍形狀。如果是幾列橫隊方陣,也可以錯位站立觀察,教師的示范位置一般在隊伍的中間或者方陣之間的對角位置,并要及時輪換對角位置,使每個對角的學生都能看到。

在確定示范方向的同時,還應根據項目特點和示范的不同目的,確定學生的有效觀察距離。一般來說,大器材的運動項目、大幅度的動作、需要讓學生觀察完整動作示范,觀察距離應當適當遠一點,如,途中跑、各種跳躍練習需要學生觀看整個連續(周期)動作,因此距離應該適當拉遠些,再有,學習武術套路動作,教師邊示范邊講解時,學生應稍散開保持一定間隔(錯位)和距離,便于觀看清楚,并能表象模仿,對于一些動作幅度比較小的項目則需要學生近距離觀察,如體操的各項墊上技巧:各種滾翻、頭手倒立、手倒立、肩肘倒立、側手翻等,各種杠上練習支撐前回環、后掛膝上等,排球的傳、墊動作,籃球的投籃和足球腳內側運球動作等,示范時要注意學生的位置,避免碰傷學生。
二 示范的時機
1 注意時機的把握
一般在教學之初、學習新動作之時,教師宜進行完整示范和分解示范;當學生出現共性、典型的錯誤動作時,宜進行正誤比對示范,對某些技術動作比較困難,動作的空間、時間關系一時難以用語言表達清楚時,教師應及時進行重點或分解示范,以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此外,也必須根據課上的情況,適時、靈活地進行示范。如當個別學生沒能完成動作,而產生學習信心動搖和畏難情緒時,教師及時示范能起到穩定學生情緒,鼓勵學生繼續學習的作用,也可以避免此類消極情緒的蔓延。又如,在教學開始階段,為了幫助學生建立正確動作概念,一般不宜運用“正誤比對法”,因為錯誤動作的演示,可能削弱陽性刺激和作用,干擾學生陽性條件反射的建立。
2 講解與示范,練習與模仿同步進行
教師講解與示范是體育課堂教學中最主要、最基本的教學方法。為了讓學生學會一個體育動作,教師不僅需要講解,而且要進行必要的示范。體育教學與其它學科的重要區別就是身體示范,只有講解,沒有示范,學生只能得到一個抽象的技術概念。因此,教師講解和示范在教學中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兩者相輔相成,相互補充,不可偏廢。
在體育教學中,衡量一節課組織的優劣主要看學生學練開展的時間,即通常所說的課的密度。學生在45分鐘內,至少要保證30分鐘的練習時間,因此教師要盡量減少教的時間,增加學生實際練的時間。邊示范、邊講解可以有效地提高教的質量和效率。如在教雙杠慢起肩倒立動作時,教師可以在針對性示范(動作要領與技巧)時邊做動作邊提問題“為什么要靠近大腿握杠”、“為什么要兩肘外展”,讓學生仔細觀察握杠的位置和肘關節外展的細節。學生會利用力學知識去解釋為什么,而第二個問題也會因為看到教師的肩支撐整個身體,并通過教師的特地指出,也立即明白兩肘外展是為了能使肩部更好、更穩地支撐身體,這樣一來使學生在感性和理性的共同作用下加深對動作的理解,提高他們完成動作的信心,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又如在手倒立教學時,教師邊示范邊用口訣提示身體示范的各個部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學生觀察教師身體示范時,教師引導學生發出“頂肩、并腿、緊腰、展髖、繃腳尖”等與動作密切相關的提示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動力定型。
3 抓住示范時機和動作難度突破的有效結合點
教師示范的時機和選擇,必須根據教學進度總體與個體的需要,掌握好運用時機。比如,在跳箱縱向分腿騰躍的教學中,經常遇到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大部分學生做第二騰空動作時,有明顯屈體、身體展不開的技術難點,這主要是對“推手展體”的動作缺乏直觀,清晰的慢速示范,我在教學時采用定格示范和圖示結合,并用簡化語言“推手的同時把上體抬起來”刺激學生建立正確有效的動作概念;在教足球腳內側接球時,當腳與球接觸前的一剎那開始要求有一個后動作,以緩沖來球的力量,這一“后側”動作需要掌握正確的時機進行示范;當發生學生腳與球接觸時間不對,接球腳過高,球遠離身體失去控制時,需要立即給學生做后接球的正確示范,井在慢速中進行示范與練習,以反復示范為主。
三 突出示范的快慢節奏和難度動作
在動作示范過程中,教師應盡量使動作速度降下來,使關鍵性的細節,要領定格起來。如行進間投籃動作示范,就不能以平時比賽速度進行示范,而應該放慢動作,使學生明顯看到“一大二小三高跳”的動作過程。如果是示范蹲踞式跳遠起跳騰空的動作,由于受騰空時間短的限制,為了延長動作的過程,可以借用助跳板作起跳示范,使學生清楚地看到兩臂的擺向與突停,挺髖兩腿弓步的架勢,又如,在做單杠騎撐前回環開始姿勢示范時,可以讓學生原地模仿這樣一個凸顯姿勢:直立,兩腿前后分開約90°,兩手呈握杠姿勢下垂,兩臂稍稍用力,上體正直,梗頸,下頜微收,少年拳第二套中的“躍步沖拳”,必須突出示范大躍步以及躍步后的弓步沖拳,讓學生認真體會和表象,才能進行完整的套路示范和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