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有幸在數年前有機會去過一次南通中學,雖是走馬觀花,但卻曾留下了無數的“震撼”,首先是那里的人才輩出,各位名流如雷貫耳留下震感;其次是人才培養質量很高,名牌大學的升學率讓我震驚;三是美麗的具有南城特色的校園的干凈和整潔讓我感到振奮,而最讓本人感動和震動的還是:這樣一個學生可以直通大學的超級重點學校居然把體育也辦得有聲有色,揮出一面極具號召力的全面發展的大旗。所以,當受托在南通中學將迎來100周年校慶的喜慶之際撰寫一篇總結祝賀之文時,也就欣然允諾,因為我覺得應該讓南通中學這樣優秀學校的那些閃光的經驗成為中國學校體育理論與實踐發展的思路,讓體育與教育的結合的思索和探索在中國體育學校體育課程的歷史走過了106年之后,在百年中國奧運之夢成真的今天,再次能夠被全體體育人所關注,并成為我們探討奧運意義、探討體育學科的價值、探討新的運動選手培養舉國體制、探討新時期學校體育發展、探討陽光體育運動的新的思維起點。
一 融入精神的體育傳統
當年的1917年,南通中學的學生參加了華東中學生聯合運動會,成績卓著,日后幾名的德智體全面發展的獲獎學生考入北京大學,得到了當時北大校長蔡元培先生的表揚,蔡校長還為南通中學的學生題字“積健為雄”,成為一代一代南通中學學生的精神財富。“積健為雄”的號召發自全面發展思想啟蒙的時代。
一個古老的學校在德智體發展的明確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堅持體育與文化并重的辦學指導思想不懈,贏得了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認同與贊譽,南通中學的競技體育和“全民健身”活動齊頭并進,學校體育工作和師生的群眾活動蓬勃發展,學校體育工作從一個臺階走向另一個新的臺階,
“積健為雄”,健者為雄,在當前應試教育傾向依然嚴重的今天,在智者為雄、升學為雄的不正確思潮之中,南通中學為我們提供了在重點中學進行素質教育的經驗,更留下了現代教育理念的精神財富。
二 代代相傳的體育榜樣
精神的財富是靠人積累和創造的。同樣,南通中學的體育教育的精神也是該校一代又一代體育的精英締造和傳承的。僅建國以后,南通中學就為國家培養了國際健將6人,運動健將15人,一級運動員32人,二級運動員126人,向國家集訓隊、省體工隊輸送46人,其中包括女排國手張潔云、殷勤等著名運動員。南通中學的學生揚威在國內國際的賽場上,無數通中健兒在國際中學生比賽中奪取金牌:如該校學生的女子排球隊獲1994年世界中學生排球比賽女排冠軍,著名運動員李菊、陳圮、邱愛華,田徑新秀秦蕾、王艷、秦旺萍等都為國家爭得榮譽,就是這一代又一代的通中體育健兒為學校爭得了“六五期間培養世界冠軍貢獻獎”,爭得了國家體委的多次表彰,爭得了“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先進學校”、“全國培養體育后備人才試點中學優秀學校”,“全國群體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如此,正是這些先人的精神、榜樣的力量和成功的自信在繼續感召著更多的通中后輩奮力拼搏,刻苦訓練,去為校、為家鄉、為祖國不斷地爭取榮譽。
三、肝膽相照的教體結合
教體結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在現行行政體制下教體結合還有許多的障礙和困難,各自的優勢要想充分發揮也要付出許多的智慧和努力。教體兩家在培養體育人才方面各有優勢,但也各有不足:學校可給體育人才的選拔、培養提供最為廣闊的天地,學校積累了多年地育人經驗,有利于運動人才各方面素質地提高。但學校體育的重點是群眾體育,又由于受師資、場地、器材和其它諸多因素的限制,要培養高水平運動員確有困難。體委系統在培養體育人才方面有明顯優勢,但要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遵循教育規律全面育人方面又倍受局限。如果兩者配合,通力合作,則可各展其才,相得益彰,必然形成1+1>2的育人效益。
從80年代中期即與南通市體季(少體校、業余體校)緊密配合,共建南通市女子排球隊、田徑隊,十多年合作成績突出,創出了獨特的“教體結合”的道路。南通中學在多年探索的基礎上,明確地提出了“擯棄門戶之見,確立共同目標,采取科學措施,共育體壇新秀”的口號,正式聘請體委一批資深教練擔任兼職教練,幾位兼職教練與學校的體育教師密切結合,訓練效果明顯提高,1996年8月通中又和市少兒業余體校聯辦“南通中學女子排球隊(預備班)”,爾后又與市體委聯辦南通市女子排球隊,成立“聯合辦隊工作領導小組”,創建了聯合辦隊這一教體結合的新模式。在聯辦的道路上,教體兩家肝膽相照,擯棄門戶之見,形成了良好的互動和互促的機制,他們的經驗有如下幾點:
1)教練班子由“聯合辦隊工作小組”共同研究選派,共同保證教練的水平;
2)運動員學生由學校和體委有關部門共同管理,保證體育和文化共同進步;
3)選才既注重現有條件,也要看到潛在素質;強調體能優勢和德、智及心理狀況,注意體育和教育兩方面的選材要求;
4)完善了聯辦工作的有關制度。例如:“例會制度”,隨時交流情況,共同努力及時處理有關問題;
5)對運動員學生的招生、訓練、學習、伙食管理、獎懲也制定了盡可能具體的規定,使運動員學生的管理有章可依,依法協調解決各種矛盾。
四 獨具特色的學校運訓
根據學校的運行周期、條件和辦學的規律搞好訓練,是學校運動的最大難題,也是學校運動訓練的科學性所在,也是大多數學校難以培養出優秀運動員的最大難關。而南通中學卻在這個方面有著他們獨特的經驗:
1)妥善解決學習與訓練的矛盾。通中經驗是:經常召集教練員與任課教師的聯席會議,認真分析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采取切實的措施,解決好運動員學生學習與訓練的矛盾。例如:指定老師和品學兼優的學生,采取一對一的方法給運動員學生在學習上開小灶,時間為雙休日及假期集訓期間的每日上午;運動員學生可以不上體育課及廣播操讓其自學。加強運動員學生自修課的管理等。
2)創建符合學校規律的運動訓練方法。通中的經驗是:聯辦運動隊的教練班子成員發揮各自特長。體委兼職教練具有豐富的訓練經驗,從訓練規律出發,提出訓練方案的草案,而體育教師則根據對學生心理、生理等情況的了解,提出合理安排訓練量和強度的建議,然后雙方共同執行。
3)借鑒“自然主義體育思想”的理論,從學生天性和興趣出發,采用符合自然的、饒有趣味的訓練形式激發學生的訓練熱情,動靜相宜、嚴活相諧,提高訓練效果。
4)提供優質的后勤保障。學生運動員每天既要有較長時間的訓練,又要完成學習任務,生活很緊張,學校盡可能給他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在生活區安排住宿條件最好的宿舍、自修室,專門建了小浴室,配備熱水器和洗衣機,等等。
五、育人為先的三高目標
通中在培養體育人才時,明確了培養“三高型”一流運動員的目標:“思想素質高、文化層次高、運動水平高”,這是很難能可貴的。
當前,在教體結合的探索和學校高水平運動訓練中,“單高”(只有運動水平高)的現象極為普遍,甚至“無高”(運動水平都不高)的現象都有存在,而通中在這種形勢下明確地提出了“三高”的目標,既有決心又有勇氣,并在三高的基礎上提出了“教體結合育新秀”的指導方針。通中秉承“以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本”的體育教育思想,注重通過教體結合的工作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他們注重抓學生運動員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注重抓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注重抓學生的行為規范,把體育這個好的教材功能真正地發揮出來,這是值得廣大運動后備人才學校要好好學習的地方。
六 創意無窮的制度創新
縱觀南通中學的經驗,我們感到這個學校的體育教育為什么搞得好,是因為學校在制度創新方面有許多好的經驗,這些制度為學校運動訓練和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提供了穩定的保障,我們覺得頗有新意的制度有:
1)體育和教育部門聯合辦隊制度。這使得兩個行政部門的合作不因個人的好惡和領導的更迭而產生不必要的波動;
2)教體雙方聯合制定訓練計劃的制度。這使得教育和運動訓練的兩個規律得到充分的遵循,雙方的智慧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
3)教練員和教師的聯席會議制度。這使得學生的運動訓練和文化課學習的情況可以在兩個方面教育者的直接協調下得到充分地解決;
4)學生運動員管理中心及有關制度。這使得體育的管理能夠政令暢通,措施落實,工作到位。
在改革開放的現階段,工作的突出進步往往取決于制度的大膽創新,而通中的領導和體育干部似乎很早地領會了這個要訣,于是創意由這里泉涌而出。
七、全員參與的全面體育
南通中學在多年教體結合的基礎上,不但提高了學生的競技體育成績,還帶動了群眾體育的蓬勃發展,通中的群眾體育基礎很好,教師與學生都把參加體育活動視作健康向上的表現,這種健康良好的校園氛圍是十分難得的。通中在高中體育課開設“籃,足、排、乒、羽”選修課的教學舉措,使每一節體育課都能成為孜孜不倦苦讀的高中學生的“歡樂聚會”,以至在他們步人大學求學后還寫信給母校,表示“這一課程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此外,學校確保“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時間:校運會每年一次、每學期舉行田徑單項比賽已成為傳統,學校班班有競賽,四季常不斷;每年舉行全校性的“冬季三項鍛煉”(踢毽、跳繩、長跑)要求人人參加,高中部每年舉行“高一男籃聯賽”、“高二女排聯賽”、“高二乒乓球比賽”、“年度扣籃比賽”(高、初中組),初中部每年舉行撥河、接力、障礙比賽等。全校的體育達標率近幾年均在95%以上,列市直中學前茅。學校還積極組隊參加市區“元旦長跑比賽”、“金秋登山比賽”踢毽子、跳繩比賽。學校200多人的代表隊曾在南通市八運會大型文體操比賽表演中獲優秀獎和表演獎,省市的年度中學生女子排球比賽和田徑比賽均取得好成績,學校還被授予南通市全民健身活動先進單位,在市中小學金秋登山比賽中獲中學男子組、女子組冠軍。獲市冬季健身撥河比賽三項比賽跳繩團體冠軍、高中部中長跑團體冠軍、踢毽團體亞軍,市冬季健身撥河比賽初中組冠軍、高中組亞軍。學校每年舉辦教工運動會,學校領導帶頭參加體育活動,不同層面的體育活動極大地激發師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熱情,使學校體育進入一個良性發展的軌道。
八 我們的祝愿:百年通中,百尺竿頭
通中無疑是中國學校體育的一朵鮮艷的小花,更是敦體結合的一個先進經驗,百年通中孕育了光榮的體育傳統,30年的高水平運動訓練的經驗為全國的教體結合輸入了新的活力。我們贊許通中、恭喜通中,更祝百年通中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