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撐高抬腿的作用是體會、改進和完善短跑時擺動腿前擺、后蹬的技術,增強蹬、擺腿肌群力量,發展關節靈活性和動作頻率,從而提高短跑速度。
一、練習內容的實施步驟
1 準備姿勢
手扶一根直桿(如樹桿、球門架、肋木架、籃球架,電桿等),把周圍平整好,然后兩手握桿,兩腳慢慢地向后移動,直到兩腳尖的觸點與兩手的握點連線呈一條直線(即人體呈一條直線。如圖1)

2 運動步驟
1)預備區
如圖兩手握桿,兩腳尖并排點地后,使人體呈一條直線,這樣就使得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充分拉伸,然后在作動作前做幾次適應性的慢速前擺腿:即先把左膝(或者右膝)盡量地向前貼近胸前,然后放下左腳(或者右腳)恢復至腳尖先前的位置。(圖2)
2)運動區
作好動作準備后,開始做速度稍快一點支撐高抬腿的動作,使擺動的大腿前邁,左、右膝關節盡量地交替靠近胸部,使髂腰肌、股直肌、縫匠肌、闊筋膜張肌等充分地協調收縮,達到以上肌群協調收縮的目的。
3)運動縱深區
熟練支撐高抬腿的運動方法后,進行定時、定次數的快速支撐高抬腿的練習。
3 運動練習量
(1)起初練習時人體與地面的夾角稍微大一點,快速交替做(10次支撐高抬腿+50m快速跑)x 6組。
(2)肌肉的收縮力漸漸地增強后,人體與地面的夾角逐漸變小,使重心壓在腰部做(10次支撐高抬腿+50m快速跑)x 8組。
(3)支撐高抬腿動作熟練后,間隔一天做(12次支撐高抬腿+50m快速跑)x10組。
二、運動易現問題與主要糾偏措施
易現問題1:如圖3兩腿交替時向后踢,形成后屈腿跑。
主要糾偏措施:
(1)從預備姿勢開始,擺動腿的膝關節盡量地靠近胸部,然后向后蹬踏至動作前腳的支撐點。
(2)引導學生做專門的蹬踏動作,且每次都要踏到腳尖的支撐點或者擋板上。
易現問題2:自傷:有些學生做支撐高抬腿時,容易自己踏到自己的腳,特別是一些喜歡穿釘鞋的運動員,很容易造成鞋釘扎傷自己的腳。
主要糾偏措施:
(1)在作支撐高抬腿練習時,要求運動員不要穿釘鞋,以免自己踩到自己的腳而受傷。
(2)做準備活動或者熱身時要求學生穿運動鞋,上跑道時再換釘鞋。
易現問題3:運動員重心左右晃動:有些運動員剛開始做此動作時,始終抓不牢固定物,造成重心左右晃動。
主要糾偏措施:
(1)引導學生多做增強手臂力量的相關動作,如引體向上、俯臥撐、雙杠屆臂伸等。
(2)要求學生身體呈直線的情況下手扶固定物,然后在他們的腳尖處作記號或做擋板,要求他們兩腿前擺后腳尖蹬回原地。
三、練習內容延伸
與支撐高抬腿同等作用的還有,負重跑(拖汽車輪胎跑、固定橡皮帶跑)、樓梯快頻跑、后蹬跑、車輪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