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師媽媽手記
讓孩子享受到游泳的樂趣,像魚一樣游泳的樂趣,也許要比規(guī)范他的游泳動作、讓他學會游泳甚至是具有參加游泳比賽的資格更加重要。
心理學博士。現(xiàn)任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臨床督導。北京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方向博士畢業(yè),現(xiàn)任清華大學學生心理咨詢中心臨床督導。具有非常豐富的青少年心理及家庭治療的經(jīng)驗。曾接受首期中德高級心理師連續(xù)培訓項目。
9月初,我在加拿大多倫多附近的Wasan島開會一周,每天早中晚都要在湖里游泳,有時候還繞島游上一圈。不要吃驚,島很小,周長不超過兩公里而已。在湖中間百米深的水域,我還在大家的眾目睽睽之下進行跳水“表演”,并從一個快艇游到另一個快艇,然后又游回來。我的中國同事很少下水,他們都羨慕我游泳技術好。我含笑不語,因為我說自己游得不好,他們一定不信。
兩次“學”游泳
我19 歲大學二年級時才第一次下水游泳,結(jié)果是,沒有學會!因為有老師教。老師向我們一遍又一遍地示范標準動作,而我和很多同學一樣,一進入水里就緊張得動作全部變了形,然后滿臉愧疚地看著非常認真指教的老師,覺得很對不起他!
讀博士的時候,已經(jīng)29 歲的我,恰巧住在“北大”五四游泳館旁邊的宿舍里。每周去游兩次泳,沒有任何教練、朋友和熟人在那兒,我自己也不為考試、不為追求優(yōu)美的姿勢而游,只是為了緩解讀書的巨大壓力而享受在水中的自由自在。結(jié)果是,我可以舒舒服服地在水里站著、躺著、趴著,甚至是倒立和翻跟頭!我肯定無法參加任何正規(guī)的游泳比賽,因為我的泳姿和速度都不行。不過,從小到大,我認識的人中,也只有兩個女生游泳游到好得能參加比賽。但是有個秘密要透露,就是她倆對游泳根本沒有興趣,從來不會主動去游泳,她們只是對比賽和得獎有一點興趣。而我先生,這個自小沒有正規(guī)學習過游泳的人,卻用他的“野范兒”熱情洋溢地游遍了中國的渤海、東海、黃海和南海!
愛水才能享受“魚”之樂
從毛毛一出生,我們就帶著她在各種各樣的水中“浸泡”。必須說明的是,她從來沒有因為玩水而感冒過,包括下雨天和冬天。等她長大一點兒了,就帶著她到小河里抓魚摸蝦,到海邊拾貝殼、挖沙子。3歲后,她在游泳池里玩的次數(shù)就很多了,但我們從沒有教過她如何游泳,只是陪她在水里玩球或者打水仗。我和她爸爸有時比賽游泳,毛毛也會跟著游,但是她的目標是追上媽媽,然后像小蛇一樣纏繞住我,讓我失去戰(zhàn)斗力!
6 歲的時候,為了能和最好的朋友一起游泳,她強烈要求和她們參加同一個游泳培訓班。教練說,你比別人晚學了一周,你要是能跳水我就收你。她立刻就跑到一米跳板上,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深水池。對她來說,水從來就是好朋友,完全沒什么可懼怕的。兩周的培訓班結(jié)束后,別的家長每天繼續(xù)站在池邊,指導孩子按照標準動作練習,總能聽到家長的呵斥聲以及孩子的哭泣聲回蕩在游泳池上空。我呢,每天和毛毛一起在水里追逐、嬉戲。或者把鑰匙、泳鏡扔到水下,比賽看誰能先找到,或者把水球扔到遠處,看誰能先搶到;或者在池邊小憩的時候相互偷襲,看誰可以出其不意地把對方推到水里。休戰(zhàn)期間,毛毛便以各種不同的、極具創(chuàng)意的姿勢跳水,或者在水中表演自創(chuàng)的“水上芭蕾”。
我最喜歡的,就是潛到水下,去看毛毛無比自由、舒展、靈活、完全不在乎手腳規(guī)范,只扭動身體和擺動腿的像魚游泳的樣子。我想,她不太可能有資格去參加那些正規(guī)的游泳比賽,但是我確信,她這一輩子都會享受到游泳的樂趣,像魚一樣游泳的樂趣!
心理師媽媽如何養(yǎng)育孩子?可能通過她的故事,你會發(fā)現(xiàn),她和你一樣有擔憂、有焦慮,甚至有時候比你還緊張。但是她擅長用自己的“心理師”功力來解決這些問題,并從中提煉出許多做媽媽的智慧。雖然,我們都做不成“100 分媽媽”,但是我們可以做“最聰明”的媽媽。
編輯/ 吳穎(wuying@bph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