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全國十佳基層檢察院”評選結果于2月揭曉。
走進十佳,你會看到,他們剛創新的思維,規范的機制,柔例的精神,還有一切為民的公仆理念,在平中,展示著各自獨到的靚麗。水積成川,也正是基層的一顆顆水滴晶瑩,才使全國檢察工作任執法監督、打擊預防犯罪、保護公民合法權益等諸項工作中,彰顯著雄渾的底氣。
國際商城的法律捍衛者
在此次第三屆全國先進基層檢察院暨全國十佳基層檢察院表彰大會上,義烏市人民檢察院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當選“全國十佳基層檢察院”,成為浙江省首個獲此殊榮的檢察院。
國際知識產權保護的典范
美國駐滬總領事季瑞達先生、美國駐中國知識產權專員柯恩和美國助理貿易代表維多利亞·艾斯比奈爾女士來義烏市檢察院訪問時,稱義烏市人民檢察院為“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典范”。
義烏市市場經營面積達400多萬平方米,共有商位6.2萬個,匯集了170多萬種商品,被聯合國、世界銀行認定為“全球最大的商品批發市場”。義烏市場在持續繁榮的同時,也成了假冒商品等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的高發區,這嚴重影響了商城義烏的信譽。
以維護義烏市場秩序為核心,義烏市人民檢察院和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了圍繞知識產權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義烏教學研究基地”。該院調研小組撰寫的《涉及境外人員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逐漸增多》一文,被新華社刊載,引起了國家知識產權局領導的重視,專程赴義烏進行調研,并在義烏召開了國家級的涉外知識產權執法座談會。義烏市人民檢察院還與該市知識產權局、公安、工商、海關等執法部門共同建立知識產權執法、司法“無縫對接”機制,解決了目前知識產權多部門分散執法無法形成保護合力的難題。兩年來義烏市人民檢察院共起訴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78件148人,追訴9人,是浙江省辦理此類案件最多的基層檢察院。義烏檢察院辦理的假冒“邦迪”創可貼等4個案件連續四屆榮獲中國外商投資協會優質品牌保護委員會“十大知識產權保護最佳案例獎”。
2008年,美國“特別301報告”專門指出:“義烏官方已經建立了協調機構,以加強知識產權執法”,“近幾年,在義烏提出知識產權刑事舉報更加容易……”
從集體上訪到送匾示謝
2008年9月28日,義烏市民主村3D0多名群眾抬著一塊寫有“心底無私天地寬”的牌匾,敲鑼打鼓送到義烏市人民檢察院,以此感謝義烏市檢察院查辦了該社4名村干部貪污受賄80多萬元的特大案件,給這起長達6年的集體上訪案件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民主村是義烏市的城中村,然而就是這樣一個本應十分富裕的村,卻在為村民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時拿不出一分錢,而村干部一直未向村民公布村里土地的轉讓情況。為此,這個村的村民多年來一直上訪不斷。
2008年7月15日,在奧運會前夕的“大接訪”活動中,翁躍強檢察長接待了該村村民。“這起多年信訪案背后是否隱藏著職務犯罪?”為此,該院果斷決定成立專案組對此案展開調查。
事情要回溯到十幾年前。1992年,作為該村集體經濟的管理機構——“經濟服務社”成立,村民們也都成了股東,但沒人拿到一張股員證。為了解決失去土地而“農轉非”人員的就業及生活保障問題,義烏市政府專門為民主村股份經濟服務社劃撥了1500多平方米土地,所得收入按股份分紅。可村民在辦理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時卻拿不出一分錢,面對村民的質疑,前任董事長陳眾才和丁紅月卻絕口不提政府撥付土地的轉讓情況。
股東們覺察到情況不妙,2003年開始,部分股東開始向義烏市信訪局等部門上訪,舉報陳眾才和丁紅月等人財務管理混亂和低價出讓集體土地問題,要求政府有關部門查清土地去向后,罷免原董事長、監事會成員。2005年,新一屆董事會產生了,可是村民們的問題卻沒有真正解決。
“這件多年信訪案背后是否隱藏著職務犯罪?”在這樣的追問下,經過縝密偵查,義烏市檢察院終于查清了村干部陳眾才等4人在協助政府從事國有土地的經營和管理中,貪污受賄80余萬元的事實。
案子辦完了,按理說干警們也該松了一口氣,可村民養老醫療的救命錢還沒有著落。考慮案件的社會效果,除了78萬元的贓款被全部追回外,檢察干警們還幫助追回了民主村集體土地上所建房屋中的10間面店、9間住宅,價值2500萬。
“用我們老百姓的話說就是天都亮了!”一位村民樸素的話表達了他們心底的感激。
專訪檢察長翁躍強:
檢察風云(以下簡稱檢):義烏市檢察院在某種程度上擔當了這座國際商貿名城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角色,是客觀環境使然,還是有我們主觀選擇的成分?
翁躍強(以下簡稱翁):最起初,義烏市經營的小商品主要是低層次的,而目前義烏小商品城有65%是外銷商品。原來或許可以用低成本來取得競爭優勢,而現在已經達到這么高的外向度,就必須要按照國際規則來運行,知識產權保護變得越來越重要。市場信譽要求貨真價實,這是前提。如果不圍繞著商城積極主動地開展工作,只是公安移送幾個案子就辦幾個,就會越來越被邊緣化。就這樣,我們把以打造國際商貿名城確立為工作中心,創建了立體保護知識產權執法體系。
明確了執法的重點,2006年年底到2007年年初,我們院對曾經查辦過的知識產權案件進行了一次調查,調查的結果是驚人的。我們發現,凡是涉及侵犯國際著名商標的案件,只要是出口的,100%都有外國人參與,而且往往起主導作用。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完成了《涉及境外人員的侵犯知識產權案件逐漸增多》的調查報告,這份報告引起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重視。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帶隊趕到義烏了解情況,聽取了我的匯報。2007年4月份,全國涉外知識產權執法座談會在義烏市舉辦,公安、檢察、法院、知識產權局、工商局等和知識產權有關的部門都來了。2007年10月,義烏又入選國家知識產權試點城市,是入選的50個城市中唯一一個縣級市。
檢:我注意到,義烏檢察院牽頭在義烏市建立了知識產權執法、司法“無縫對接”機制,這具體解決了什么問題?
翁:行政執法部門之間相對割裂,信息溝通不暢,這是知識產權保護中的機制性、體制性問題。質檢部門管制造,海關商檢管進出口,工商部門管流通……而這些和知識產權有關系的行政執法部門都是條線分割的。打個比方,質監部門獲知某廠家產品可能存在造假,而義烏的商品并不是都在本地制造。義烏是無水港,從義烏出去的都是小商品,多達170萬個單項商品,每天1500個集裝箱,要一一查驗,根本查不過來。而我們這里查完以后是直接上船的,小商品從這里出去相對比較容易。如果質監部門得到消息卻沒有查到的話,一般也不會讓海關重點盯住可能存在問題的廠家,他們相互之間缺少溝通的機制和渠道。
在執法過程中,每一個行政執法部門的權力也是有限的。打個比方說,假冒的中華香煙,煙草局是非常苦惱的。煙草局在柜臺上發現假煙,但不能進倉庫去檢查,因為倉庫不是經營場所,只能在經營場所去檢查。可是假煙不可能都放在柜臺上啊?再比如,所有的娛樂場所買的香煙多半都沒有專門經營卷煙的許可,所以沒有權力去查它,但事實上那些地方大量出售香煙,而且很多都是假煙。煙草部門要查,只有工商配合才行。而工商部門只是管你是不是無照經營,至于假煙不是他們的管理范圍。
另外,行政執法部門和公安之間的銜接也有問題。這一點又有我們義烏當地的特點,就是案多人少問題非常突出。工商和其他執法部門移送的案件,最初的取證上往往還有一些欠缺,而且我們這個地方,人員的流動性非常大,也客觀上加大了這個難度。一旦取證不到位的話,主觀故意就認定不了。就說冒牌服裝吧,雖然外標志上沒有顯示,但商標上存在假冒品牌的。找人按照他們的要求加工,至于商標、包裝可以另外去買來,再進行組裝。這樣一來,服裝的制造商是不是明知就很難認定,只有把訂購者抓到了,才能從口供中了解到制造商到底是不是主觀故意。這幾個環節都是緊密相連的,取證有一個環節缺失就成不了案。公安對這些案件有時候就會不了了之。另外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是公安部門案多人少,這一矛盾非常突出,不急的案子,公安往往先放在一邊,因為還有一些騙走巨款等大的案件,這是一定要下大氣力的。畢竟侵犯商標或知識產權的受害人未必會盯在這里,而被騙的人可就不同了。所以這類侵犯知識產權的案件,查到的多,移送的少,處罰的少。
基于這種情況,我們檢察機關成立了一個機構,從立案監督、提前介入、引導取證角度出發,將各個行政執法部門匯總起來,大家也都很配合。
檢:你們和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建立了檢校合作,具體的操作模式是怎樣的呢?
翁:在知識產權執法、司法無縫對接體系的運行過程中,行政執法部門在案件認定方面有些疑難問題,我們會提供智力支持,但有時也力不從心。2007年年底,我們和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建立檢校合作。檢校合作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專家庫,遇到疑難案件,我們就發給校方,由校方專家進行研討。我們也會不定期地送干警到學校去培訓進修。
2008年4月,北京師范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所和我院還共同主辦了“全球時代的知識產權犯罪及防治”學術研討會,來自理論和實務部門的80多名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這次會議也提升了我們的工作的高度和前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