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每年召開,對國計民生的各種議題加以討論,充分展現了人民參政議政的自由。當然,由于各項議題與百姓生活或多或少有所相關,因此“兩會”被眾人關注。
今年由于金融危機,2009年政府工作報告涉及經濟的內容占據了約2/3篇幅,可見目前政府工作的重點,已經放在保持經濟發展之上。報告指出,今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并且,擴大內需和保增長,已經成為政府經濟工作的一大原則。
根據發展經濟學的理論,我國屬于新興市場國家,一般如果經濟增長率低于8%,就可以認為是衰退。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指出,8%的增長目標也是考慮到我國的特殊國情,需要保持這一目標,方能擴大城鄉就業,增加居民收入。可見,保持增長率主要是出于保證經濟穩定的目的。但如果放眼到國際,今年要完成這一增長目標難度還較大,而政府在其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視。
首先,貿易順差的格局會改變,甚至會有逆差的可能。本質上來說,這和國際貨幣體系的運行在金融危機下的變化有關。一直以來,世界各國的貿易大多是順差,而根據貿易平衡原理,必定有國家是逆差,美國就充當了這一角色。其通過對外輸出美元,獲得了大量貨物。但在金融危機下,美元大量流入安全資產,因此美國國債價格大幅上漲,而美元匯率也一路上升,這就表明市場上的美元比以前少了很多。在這一情況下,原本世界各國的貿易格局必然無法維持,中國也不例外。而在國際經濟形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的情況下,我國貿易順差大幅縮小,甚至出現逆差也并非沒有可能。
而在消費這一方面,我們也很難冀望我國的消費能夠一下子出現大幅上升。一方面,社會保障體系并沒有完全建立,我國居民儲蓄率居高不下的現象就與此相關;另一方面,畢竟經濟并非處于景氣階段,因此居民收入的上升難度不小,這就客觀上抑制了消費。
因此,我們就得出政府在“保8”中具有異常重要作用的結論。而從具體措施來看,比如行業振興、補貼消費、4萬億元投資等,都體現了政府對于刺激經濟發展的決心和手段,也應該看到這些措施都是長期才能有效果的,因此我覺得要做好長期艱苦奮斗的準備。相比于許多把希望寄托于會議方案的人,我寧可做出審慎判斷,因為目前來看,未來情況并不明了。美國經濟何時能夠有起色,歐洲各國何時走出谷底,甚至從根本來說國際貨幣體系今后的走向如何,都會決定這次危機的縱深與時間跨度。
那我們該怎么辦?如何從“兩會”的題材中獲取投資機會?我個人認為,政府工作報告需要精讀一番。首先,報告中提及了所要振興的行業,包括有汽車、鋼鐵、造船、石化、輕工、紡織、有色金屬、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現代物流等行業,可以加以重點關注;其次,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未來中國經濟結構性調整的設想,可以看到將要對新技術加以扶持,可見未來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因素是通過提高科技水平走上內涵武發展的道路,而非以前的粗放式經營和外延式發展。從具體的措施來看,4萬億元投資的流向和財政補貼等,均是我們需要關注的內容。其他一些提議,或者部分較為牽強附會的說法與傳聞,均可以不理。畢竟只有成為政府文告中內容的東西,才具有真正的公信力。
編輯 韓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