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一屆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將對一個地區乃至一個國家產生50到100年的深遠影響。根據預測,上海世博會召開期間,將會迎來7000萬人次的參觀者,每天約有40萬人次進出世博園區,高峰時段可達70萬人次。這樣的一次大型展覽盛會,如此巨大的人流涌動,安全辦博已成為必然。要確保世博會的安全、有序、協調、穩定運行,政法、綜治各部門須全力以赴,夯實基礎,整合力量,扎緊籬笆,堵塞漏洞,最大化地發揮安全的邊際效應,共同奏響平安世博進行曲。
600天、500天、400天,離世博會召開的日子越來越近。
地處世博園外圍的浦東新區東明路街道為平安世博主動保駕護航,未雨綢繆早部署、早安排,關口前移,查找薄弱環節,集中力量發現問題,制定整治方案,落實牽頭部門,營造穩定的治安環境,為世博會的順利舉辦筑起一道平安防護林。
一
二月里的一天,天下著細雨,筆者從浦西駕車馳過盧浦大橋,下得外環線,到達浦東新區的三林地區,穿越城郊結合部的一些城中村和村中城,來到了建社區剛滿10年的東明街道。
雖然是一個年輕的社區,歷史的積淀不多,但是各種各樣的社會矛盾并不少,平安建設的任務一點也不輕松。
2008年二月,新春佳節,在一片歡樂祥和的爆竹聲中,J小區的邱家,卻發生了與這節慶氣氛大相徑庭的事,家庭成員間爆發了一場“戰爭”。一對回滬知青姐妹,姐姐動遷時分得房產,妹妹因戶口尚未遷回上海,房產沒份等一些實際問題產生家庭矛盾,繼而大打出手,姐妹倆互毆得鼻青臉腫,連在一旁勸架的父母親也受了輕傷。一時間,親情喪失,姐妹倆成了陌路人。
派出所的驗傷單,印證了姐妹間的隔閡。姐妹倆走進了東明社區的人民調解工作室。社區“老娘舅”依理依法耐心調解,一個月后,這起因家庭糾紛引發的治安輕傷案件、原本要經法院介入才能判定對錯的家庭官司,在“老娘舅”的“撮合”下,平和收場,根據最新政策,“老娘舅”為妹妹的戶口討得了說法,這個家庭又恢復了平靜。年老的父母高興地說:“一家人還是和以前一樣,高高興興地坐在一起吃飯了?!?/p>
類似這樣的家庭矛盾、鄰里糾紛每年都要發生很多起,講情懂法的社區“老娘舅”承擔起了化解矛盾的重任,讓那些劍拔弩張、即將對簿公堂的矛盾解決在訴前。
2008年,隨著世博配套建設步伐的加快,東明地區重大市政建設及商品房住宅開發規模也進入了高潮。
3000多名外來民工分別在10個建筑工地務工。
10月3日下午,轄區內的金該河畔工程因勞資糾紛引發了群體性事件,多名民工封堵上南路,導致上南路東側南北道路受阻。16日,70多名民工準備再次封堵上南路并集體上訪市政府。街道信訪等部門的工作人員立即到現場做思想工作,說服、勸回,控制了事態的發展。緊接著,街道組織有關部門進行協調,經多方共同努力,到22日,300多個民工的勞務費、誤工費全部結清,群體性矛盾圓滿化解。
一件一件糾紛的處理,一個一個矛盾的化解,積小勝為大勝,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及時調處社會矛盾,既維護了家庭、鄰里的關系,又減少了司法成本,是現階段從源頭上進行防范的一種必要手段,迎世博,促平安,東明街道在解決各種各樣的矛盾中實現社會的持續穩定。
二
坐落于三林城西南側的永泰花苑,是上海市浦東新區世博動遷居住小區之一,入住的2400多戶居民大多來自徐匯、盧灣、黃浦、靜安、虹口、浦東等區,均因市政建設動遷而遷居此地,一部分是當地拆私還私的村民,此外,30%是以租賃為主的來滬人員。由于先前小區管理松懈,2006年,小區內發生入室盜竊案件13起,2007年又發生15起,小區內車輛亂停亂放,居民安全感下降。2008年,永泰花苑被列為浦東新區治安薄弱小區。
壓力產生動力,永泰花苑居委會成立了治安薄弱小區整治領導小組,查找薄弱環節,分析存在問題,提出整改措施,整治各種治安隱患。
小區內醒目地掛出了提高全民防范意識的標語口號,黑板報、小貼士、宣傳欄、樓道創建信息欄、小區電子滾動屏等陣地都充分利用起來。每月召開居民聽證會,通報小區治安情況,案發區域、案例發生的類別,每幢樓的樓道張貼居民“安全防范”告知書,每戶居民家里收到了安全防范的“友情提示”語,居民們在安全自防“承諾書”上簽名?!捌桨矂摻ㄈ巳藚⑴c,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氛圍越來越濃,居民們集思廣益提出防范建設,參與防范的自治意識前所未有地強烈起來。
與此同時,小區內一些較年輕的、熱心于小區建設的志愿者被納入群防群治隊伍,經過培訓,參與了執勤巡邏。去年10月,小區內又開展了“人人勤防范,平安迎世博”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進一步發動群眾,提高安全防范意識。通過一年的努力,永泰花苑摘除了治安防范薄弱小區的帽子。
三
夜晚,每當繁星閃爍,華燈初上,從20:00至次日凌晨零點30分,東明社區的大街小巷就有4輛巡車和30輛警用自行車在進行巡邏,守護著社區的安寧。
公安派出所的“365”行動,實行不間斷的嚴打整治,同時,提高科技防范的能力,整個社區新增了電子圖像監控點384個,在主要路口、主要道路、重要場所做到圖像監控全覆蓋,2008年,東明社區20個居委會,42個小區,1354個樓宇門洞,全都安裝了電子防盜門。
中林薛家宅為外來流動人口集聚地,違法犯罪的高發地段,為了嚴防“兩搶”犯罪案件的發生,每周一次進行集中清查整治,減少流動人口中高危人群的犯罪空間。
針對孫家橋集貿市場、凌兆路輕紡市場等大型市場中,打架斗毆、欺行霸市事件時有發生現象,東明派出所組織民警、社保隊員開展突擊檢查,嚴厲打擊不法行為,維護市場秩序。
在一份2008年東明街道突出治安問題排查情況表中,筆者發現他們將關系居民切身利益的突出治安問題列了出來,確定重點整治的目標,落實整改措施。比如,影響社區交通和市容環境、非法運營的三輪車、流動人口集聚的臟亂差的城中村、居民深惡痛絕的入室盜竊等都屬于整治的范圍和內容。
位于上浦路的凌十六錦翠苑。由于小區北側的圍墻低,加上中環線正在施工,各類人員流動量大,周邊燈光暗,前兩年入室盜竊頻發。2008年,列為重點整治項目以后,小區增設了1個治安崗亭、加設路燈,圍墻拉上了鐵絲崗,小區外圍補種了帶刺的綠化,治安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四
東明路街道地處城鄉結合部,區域復雜,在11萬實有人口中,外來人員約占16%左右,有些人屬于區域外居住,轄區內經商,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亂設攤,從事非法經營,因其流動性頻繁,給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街道在組織整治行動時常常受到阻力。
迎世博會,為世博會的舉辦創造一個穩定安寧的外部環境,加強對流動人員的管理是平安創建的一個重要內容。
當我們把視線聚焦在東明街道的“四海俱樂部”后,才知道,構筑這條世博的平安防護林,東明真正做到了全民動員,全社會參與。
“四海俱樂部”以構建和諧社會為目標,貫徹落實實有人口服務與管理的總要求,為來滬人員提供各類服務,推進自管共治為宗旨,讓在社區生活的每一個人都享受社會發展、社會文化、社會保障等成果,也要求每一個人能自覺奉獻社會服務社區。
從事廣告生意的李寶玲來自安徽,到上海后,做過學徒、當過廚工,也做過鐘點工。打工生涯居無定所,勞苦奔波,因工作的不穩定、生活的窮困,不知流過多少眼淚。
四海俱樂部的居委會干部鼓勵她大膽創業,熱情地為她介紹生意,幫助她走出困境,在社會各界的幫助下,她的生意越來越火紅,設備也越來越完善。她與四海俱樂部結下不解之緣。她常參加四海俱樂部的活動,參加法律知識講座,接受素質教育,參加各種聯誼活動和座談會。
距離的拉近,感情的融合,使李寶玲認識到,做新上海人,不僅僅是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能立足上海,更主要的是把自己作為建設上海,服務社會的一分子融入社區,參與社區服務。于是,她主動參與居委會組織的公益活動,與小區的孤寡老人、貧困家庭結對幫困。一位癌癥老人是她的服務對象,她經常帶著水果、食品前去關心和看望,直至老人生命的終點。她由衷地說:“四海俱樂部給了我們一個展示自我的平臺,使我們勞累的身心得以放松,正因為有了這樣的組織,我們可以抓住機遇用心經營,生意日益興隆,生活也在改變。為了這個和諧的大家庭,我將會盡自己所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寫到這里,筆者想到了足球場上的守門員,盡心盡職守好門,不讓對方的球進入自己的防區,才會贏,東明街道守護好自己的轄區,就是為世博會增添了一份平安。
編輯:靳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