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這下全完了!天塌地陷,前功盡棄,身敗名裂,無顏面對親人、朋友、同學、同事以及一切熟悉的人……
“剛剛出事的兩三個月,我頭發全都白了。”
“屈指算來,我被關進看守所已經二百多天了。這二百多天,比我以前度過的53年都難過,我不得不吞下自己親手釀造的苦酒。在鐵窗高墻下,我才真正體會到了什么叫“度日如年”!”……
這些話。都出自一本書中。這本名叫《人生核算——一名囚徒的感言》的書,最近分別得到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為璐的批示,兩位領導要求利用這個反面教材在黨員干部中開展警示教育,使教育切實觸動黨員干部的心靈,從而達到有效地預防腐敗的目的。如今,這本書已經放在了海南省縣處級以上干部的案頭。
這是一本非常特別的書,作者曲某是海口監獄一名職務犯罪的服刑人員。他以自己和眾多受到查處的黨員干部的親身經歷和生活感悟,寫出了他們的“人生破產史”,道出了身陷圖國之后對反腐倡廉建設的思考。
這里。實際提出了一個“算賬教育”的概念。所謂“算賬教育”,就是在黨風廉政教育中運用“算賬”方式。開展的一種警示教育。通過“算賬”,我們可以更直觀地認識到清正廉潔的重要。這種抵達人性深處的“算賬教育”,更能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也更能觸動人的神經。
人生該如何“核算”
曲某擁有國家級科研機關所屬的研究生院校學歷,曾出任海南新世界股份公司董事長等職。如今高墻鐵窗之中的他自覺“身敗名裂”,人生已“一敗涂地”。
九年多來曲某哭過、鬧過,但痛定思痛后他有了這樣的想法:能否把自己這么多年鐵窗生涯的感悟和心得寫出來,利用自己和其他受到查處的黨員干部的沉痛教訓,為國家的反腐敗工作做點什么。于是,他產生了寫出自己心路歷程的想法,以此作為反面教材,警示黨員干部。
在《人生核算》中,曲某用濃重的筆墨,刻畫了自己和那些從各種領導崗位上跌落囚室的領導干部的心態——在“生”與“死”的界限上搖搖晃晃:一邊是“人間”,親人朦朧的面孔時刻揪扯著自己的心;一邊是“陰間”,死神正獰笑著向自己招手!而每個人都有強烈的活的愿望,可以想象,在這種境況下的生活將何其難堪和痛苦。
曲某還在書中描述了腐敗暴露那一刻的心境:“那感覺就像當你正站在一座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樓上看風景時,突然被人抓起來拋下,而樓下是車水馬龍。”他還反問:“那一刻,會是什么感覺?”那一刻的感覺就是:“完了,這下全完了!”
這也是作為階下囚,尤其是曾經的社會精英們桎梏加身那一剎那間的反應。曲某把這種狀態稱為“將死”,“因為‘將死’過,所以‘心也善’了,醒悟了”。“醒悟”,便要“核算”一下人生,算算看,自己的所作所為對人生有何影響。
江蘇省徐州市建設局原局長靖大榮曾詳細地算過七筆賬:政治上,“從我戴上手銬的那一刻起,就宣判了我政治生涯的終結”;經濟上,“如果沒有對錢的貪欲,靠合法的收入,也足以讓我過上富有的生活,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但現在這一切對我來說都已經化為烏有”,家庭上,“夜里經常做夢。只有那時才能等到一家人團聚和歡聲笑語的時刻,而醒來后回味這短暫的甜蜜,只能讓我更加悔恨”;親情上,“我走進了監獄高墻內,聽說那些平素和我家交往密切的親朋好友再也沒有到我家去過,那些曾和我同窗共讀的同學也不再炫耀和我的濃情厚誼”;自由上,她感到“沒有自由將失去生命的精彩,失去自由是人生最大的痛苦,渴望自由的感覺也許只有失去自由的人才能真正體會到”;健康上,“以前我是一頭秀發,現在幾乎都變成灰白色的野草。成縷成縷地往下掉”。
曲某書中還披露了一對中年夫婦在鋃鐺入獄后一起寫下的《獄中告白》:
男:往日,前程似錦;今天,獄中熬煎。想起來,不值得真是不值得啊!
女:你每月薪水三四千,加上我的每月共有六七千,一年是七八萬,十年就是七八十萬。我們年富力強,還能工作十年、活上三十年,兩百多萬的正常收入,完全可以保證我們的家庭舒適和平安。每當想到這,我常常望星空、望長天,悔恨的淚悄悄地、悄悄地一個人往肚子里!
男:錢再多。也帶不進棺材;而它,卻能把人帶進深淵和地獄!為了膨脹的欲望,我們破壞了自己原本寧靜的家園;為了多余的享受,我們這一對糊涂的人啊,變成了反腐倡廉的絕好教員……
“人生破產”帶來的危害
領導干部的人生一旦“破產”,它所帶來的危害,那是非常嚴重而又慘烈的。
湖南省機械工業局原局長林國悌雖然保住了性命,然而,等待他的仍將是高墻電網內漫長的囚室生活,自由,將遠離他的余生。因此,他常常痛哭流涕:“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復核前長達1336天的日子里。被羈押在看守所的我戴著腳鐐手銬,日里夜里承受著生與死的煎熬,無奈地等待死亡,比死亡更痛苦更可怕,真的是生不如死。在那些日子里,我日日捶胸頓足,夜夜以淚洗面,精神幾乎崩潰。人們常說度日如年,對我來說簡直是度分如年、度秒如年。當時的我徹夜難眠,即使偶爾睡著了。也往往是一身冷汗地從噩夢申突然驚醒。”“入獄后,我經常孤獨地倚在冰冷的鐵窗前,呆呆地望著夜空,一想到我們一家四口,有三人坐牢,我就痛心疾首!如果要我重新描繪心中的幸福生活,那就是:淡泊名利,知足常樂,一家團圓,吃家常飯,睡安心覺,平平安安每一天,即使錢少,也是幸福。”
曲某在《人生核算》里講到,在高墻內,大家最喜歡唱的歌是《常回家看看》,即使是以前不會唱這首歌的人,也很快學會并時常哼唱:“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哪怕幫媽媽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圖兒女為家做多大貢獻,一輩子不容易就圖個團團圓圓……一輩子總操心就奔個平平安安……”然而,原本洋溢著溫情的歌詞,在他們的演繹下,卻充滿了心酸、沮喪和懺悔。
曲某在書中也描述了自己服刑九年多來的“切膚之痛”:“這些年來,真正不斷震撼我心靈、刺痛我的,不是別的,正是這‘團團圓圓、平平安安’八個字!當人們打破了這八個宇的時候,可以說家庭、人生的悲劇就開始了。”
曲某的一位監友,東北人,1999年3月因犯職務侵占罪入獄。那一年,他的老母親69歲,從他被抓的那天起,老母親每天晚上都要跪在院子中央,祈求上蒼保佑兒子早日平安歸來。東北的三月,寒風刺骨,夜里零下十八攝氏度。一個年邁多病的母親,就那么夜復一夜地跪了三個半月,兩個膝蓋腫得比大腿還粗。可兒子還是沒有回來。一夜,老人跪著的時候突發腦溢血,含淚而去。此后,他的父親和唯一的弟弟也因此相繼去世了。
再說,我們都知道,一個人成長為一名領導干部,不僅個人付出了努力,更離不開黨組織的培養和人民群眾的信任。所以。黨員干部的形象,直接關系到黨和政府的形象。黨員干部個人“人生破產”所帶來的危害,絕不僅僅局限于個人和家庭。
黨員干部需要“人生核算”
描述了包括自己在內的“人生破產者”的自白和悔恨之后,曲某也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怎樣才能算好自己的人生賬?提出“人生核算”的不僅僅只是曲某一人。許多由于自我“管理不善”而致使“人生破產”的職務犯罪人員,都提出了黨員干部需要“人生核算”的問題。
作為反面教員,曲某認為進行“人生核算”,必須“堅守正確的權力觀”。他說。黨員干部之所以以權謀私,首要的原因是有些人要么抱著錯誤的權力觀走上仕途,要么是在履行職務的過程中權力觀漸漸發生了扭曲或畸變。因此,任何在崗位上的黨員干部,只有立足于正確的權力觀之上。明辨是非,才有可能經受得住各種誘惑的考驗。否則,守得住一時,守不住一世。
“千萬不要干那致命的第一次。”這是曲某給黨員干部的又一個警示。他說,職務犯罪,尤其是幾乎所有的貪財型職務犯罪,都不屬于激情犯罪,也不屬于一時糊涂的范疇。事實上,無論在犯罪前還是犯罪后,當事人都反復經歷過自我心理解釋的過程,而且確信自己“老謀深算”,“成竹在胸”。從心理活動的角度說,第一次是決定貪還是不貪的問題,也是“練膽”的嘗試;隨后是欲罷不能,有沒有機會貪的問題。為此,曲某說。他“真的想大聲疾呼”:“第一次是最致命的一次,是把自己由守法公民轉化為違法犯罪分子的第一次。只要你不干這可怕的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等等就根本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