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下的悲劇
這是一個悲劇!一個不該發生的悲劇!2007年10月11日下午4時30分,夕陽已經斜照到學校大門口。小雨、小麗、小花、小彤等8名女生剛走出安源鎮中學大門不足10米遠。一輛大貨車裝載著滿滿的未有任何遮護狀態的高溫煤渣走在她們的身后。
“我感覺到大貨車在我身后傾倒了,于是本能地躲開,可車上的煤渣還是撲了過來,我的大半個身體被煤渣壓住,大火在我身上燒,感覺好燙好沉。”小雨說,之后的事她就不知道了,只是第二天清醒時自己已經躺在醫院里。她還得知。這次共有16人被煤渣燙傷,8名是安源鎮中學初一、初二學生,年齡在11至13歲,且都為女性,另有附近幼兒園4歲男孩也被燙傷,還有7名受傷的人為過路的成年人,年齡最大的傷者69歲。
5月26日,當記者來到現場觀看時,運煤車依舊,“學生出入,車輛慢行”牌子依舊醒目。在安源鎮副鎮長段薇及郭培華眼里,這原本是不應該發生的悲劇。
“煤場在學校后面,而拖煤渣車要從學校大門口的斜坡上經過,我們預料到有危險,于是,我們要求在學校上學、放學時間段禁止運輸。”說到此事時,郭培華很激動,“我們曾多次向電廠,安源鎮政府反映。”
“煤渣場屬于萍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電力公司(以下簡稱萍礦電力公司),我們多次發函和通知,要求萍礦電力公司加強管理,但是。他們未予執行。”段薇顯然不能理解。
在法院的判決書中,對事故原因的描述為因車輛超限超載,致使制動失效,造成車輛失控側翻,裝載的煤渣傾倒。法院判決認為,萍礦電力公司作為煤渣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明知未充分冷卻的煤渣會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而置當地政府要求在上學、放學時間段不能運輸煤渣的多次通知、函告于不顧,放任存在安全隱患的煤渣出廠。主觀上有過錯。
現在,運送煤渣依舊,不同的是現在的煤渣已經經過了冷卻,而且車輛頂部加蓋了棚布,受傷者小雨的母親何芳對此很無奈:“難道要等悲劇發生后才能引起重視?這個代價是不是太大了。”
五被告坐上法庭
陪孩子一起到醫院的班主任唐國萍不想去回憶當時的情形,“我趕到醫院,看到醫生正在為孩子救治,醫生用力扒下小雨的褲子,皮肉隨著褲子一起被扒下。”經法醫鑒定,小雨全身多處受傷。雙臀、會陰部、雙下肢三度燒傷,燒傷面積達55%。傷情為重傷甲級,傷殘等級為三級,而小麗全身燒傷面積達到67%,傷情為重傷甲級。其他學生燒傷情況相對要輕點。小雨、小麗、小花三名重傷者在醫院住院長達半年。
萍鄉湘雅萍礦合作醫院燒傷科主任醫生楊晉杰介紹,由于燒傷導致排汗功能喪失,她們以后都必須在恒溫下生活。“因乳房、陰部等受損,有的小孩很可能為人妻為人母的權利都被剝奪了。”楊醫生想到這就很難過,“醫院已經盡力了。”
“看到這群小孩送進來的樣子,覺得好殘忍,每當聽到她們痛苦的哭聲,我們做護士的心里好酸。”護士周鳳坦言,“換藥時,會情不自禁流淚”。
2008年11月,7名學生和2名成年人選擇了同一個律師將萍礦電力公司、萍鄉市汽車運輸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萍鄉汽運公司)、萍鄉市廣遠貿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萍鄉廣貿公司)、李富榮、謝建雄等5名被告告上法庭索要3∞多萬元的賠償。
為何會有這么多被告呢?原來,煤渣系萍鄉廣貿公司向萍礦電力公司購買,委托萍鄉汽運公司承運,而李富榮、謝建雄為該車的實際所有人。
頗有意思的是,在萍鄉市安源區法院的一審開庭中,5被告之間相互大打“口水仗”,他們為事件是安全事故還是交通事故爭論不休。
萍鄉汽運公司辯稱。本案系一起安全生產損害賠償案件,原告是由于煤渣燙傷,不是因交通事故所引起的傷害。本公司不是車主,對事故車輛本公司不是所有人,也不是受益人,故不承擔賠償責任。
李富榮則表示,本案是一起安全生產事故。萍礦電力公司對煤渣管理不善,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事故車輛掛靠在汽運公司,到2006年1月15日止,該車就還清了所有的貸款,汽運公司未及時解除掛靠關系,是實際承運人。
謝建雄覺得自己最冤枉,他只是借用身份證給李福榮辦理購車手續,不是實際所有人,他認為汽運公司是實際承運人。
萍礦電力公司和萍鄉廣貿公司都認為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這點他們達成“同盟”,他們的理由是此事已有交警認定。不過,他們又相互指責起來,萍礦電力公司認為煤渣運出廠后,所有權變更為萍鄉廣遠公司,而萍鄉廣遠公司針鋒相對指出,煤渣未經冷卻便出廠,不符合安全要求,才造成了原告燙傷。
五被告中,唯一相同的說法是他們均稱自己對本事件沒有任何責任。
一審認定為安全事故
2009年1月,安源區人民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一審判決認為,審理身體權糾紛案件主要以因果關系作為考量標準,當以與結果最近的原因來劃分賠償責任。從現象看,受害人致傷之直接原因是交通事故所致,但從本質上看。其所受傷害皆非一般交通事故所產生的碰、撞、擠、壓等傷害,而只是燙傷一種情形。導致這一傷害主要的、也是直接的原因就是高溫的煤渣未經冷卻所致。因而萍礦電力公司、萍鄉廣遠貿易公司辯稱本案應定性為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糾紛的理由不當,不予支持。
本案結果系多因所致。萍礦電力公司作為煤渣的生產者,對未經冷卻的煤渣具備高度危險是知道的,造成本次事故,應負責任。萍鄉廣貿公司作為煤渣的購買者。長期與萍礦電力公司合作,其對未經冷卻的煤渣雇人運輸,造成本次事故,應負責任。李富榮、謝建雄作為事故車輛的實際車主,目謝建雄作為萍礦電力公司的職工,置當地政府要求在上學、放學時間段不能運輸煤渣的多次通知、函告于不顧,導致本次事故發生,都應承擔責任。謝建雄辯稱其系借用身份證給他人購買車輛,非事故車輛的實際所有人,因無證據佐證,不予支持。
法院判決,由萍鄉電力公司賠償40%,由萍鄉廣貿公司賠償35%,他們承擔了絕大部分的賠償數額。5名被告賠償9名原告共100多萬元。
精神撫慰金最高者獲賠20萬元
一審判決中,小雨、小麗的精神撫慰金為4萬元,其他人的精神撫慰金要么沒有,要么就更低,法院的依據是根據江西省有關規定,精神撫慰金不得超過5萬元。
隨后,萍礦電力公司和9名原告向萍鄉中院提起上訴,萍礦電力公司上訴的理由是承擔40%賠償額太高;而9名原告則要求更多的精神撫慰金,小雨、小麗的代理人更是主張20萬元精神撫慰金。
5月初,萍鄉中院審理后,明確了各方當事人的責任。萍礦電力公司作為煤渣的生產者和銷售者,明知未充分冷卻的煤渣會對公共安全構成威脅,而置當地政府要求在上學、放學時間段不能運輸煤渣的多次通知、函告于不顧,放任存在安全隱患的煤渣出廠,主觀上有過錯;萍鄉廣貿公司明知未經冷卻的煤渣存在安全隱患而裝車運輸,對損害結果的發生亦有過錯。正是萍礦電力公司與萍鄉廣貿公司的過錯直接結合在一起,成為導致本次事故的主要原因,故原審判決雙方共同承擔75%的賠償責任并無不當。
在二審判決中。小雨的精神撫慰金為20萬元,小麗的精神撫慰金提高到10萬元。總計,5名被告賠償9名原告200多萬元。
按照有關民事政策。江西省精神損害撫慰金最高賠償金額一般不高于5萬元。“我們查閱資料發現,目前。20萬元精神撫慰金創江西之最。”審判長黃山同情地說,“這次事故造成傷者的燒傷面積之大、程度之深確實非常讓人震撼,傷者需忍受的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主審法官李建華補充道:“雖然再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也不能減輕孩子的痛苦,但結合侵權人的過錯程度、承擔責任的經濟能力及原審法院所在地的平均生活水平,中院作出了適當調整。”判決書稱:“考慮到小雨嚴重瘢痕攣縮,包括雙下肢髖、膝、踝關節功能嚴重限制,會陰部損毀、攣縮,后續須反復多次整形手術矯治。燒傷面積之大、程度之深,需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之痛苦;雖然再多的精神損害撫慰金也不能減輕其痛苦,但本院認為支持其20萬元精神損害撫慰金更能慰藉其精神。”
26日的萍鄉,陰雨連連。上午9時,兩學生家長把“包公再世”四個字的大匾送到了萍鄉中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