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野圭吾時代
的日式刑偵劇
新興的日式刑偵劇,一改以往的詭異氣質,突出角色人性色彩,變得更勵志、更時尚
錢德勒
在剛剛落下帷幕的日劇春季檔里,日劇《Boss》(天海佑希、竹野內豐主演)和《Mr Brain》(木村拓哉主演)成為挽救該季度慘淡收視的兩大功臣,且都可視為最潮的日式刑偵劇。盡管兩者噱頭各自不同,《Boss》主打天海佑希的“女王控”(意指有強大控制力的成熟女性)和竹野內豐的蓄須造型;《Mr Brain》則有“收視之神”木村拓哉的“怪叔叔”(意指不按牌理出牌、略帶猥瑣的中年男子)表演,但它們都是日式刑偵劇的最新破格,突出科學理論的指導作用,一改以往該劇種的詭異氣質,增加了喜劇成分,突出角色人性色彩,變得更勵志、更時尚。而導致這種變化的因素,除了以《CSI》為代表的美式刑偵劇,更重要的則是日本本土炙手可熱的懸疑大師東野圭吾。
日式刑偵劇是與日本偵探小說的發展嚴密相對應而生的。以江戶川亂步、橫溝正史為代表的本格派,通過自己的創作,締造了諸如密室殺人等經典案件;而島田莊司則通過《占星術殺人魔法》開創了“新本格”風潮。開玩笑地說,本格與新本格之間的區別在于:前者是有人死在密室里,兇手消失;后者是有人死于非命,兇手為尸體建好密室然后消失。新本格由于增加了現實的不可能性,所以詭異氣氛更加濃厚。
小說的流變也影響到日式的刑偵劇風格,在本格和新本格主義流行的時代里,日式刑偵劇的代表是《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和《古畑任三郎》。這兩部經典之作都相當長壽,也體現出本格派的所有精華。《金田一少年事件薄》充分發揮“金田一”家族破解離奇恐怖事件的天賦,凸顯令人全身毛立的恐怖元素,人性陰暗面被表現得淋漓盡致。
近年來,東野圭吾走紅亞洲。他是集以往前輩之大成的懸疑大師,由于出身理工科,因此比其他作家更擅長也更愿意去嘗試以科技為主軸的題材,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以物理學家湯川學為主角展開的“伽利略系列”。該系列去年被搬上屏幕,迅速大熱。劇中的湯川學雖然遇到的案件依然離奇,諸如人頭自燃、尸體心臟腐爛、鬼屋震動等,但最終都用相對嚴謹的科學理論一一破解,劇中涉及到的科學理論包括了折射現象、共振現象、水鈉反應等。該劇的恐怖氛圍被大大消解,反而激發起觀眾對科學常識的好奇心。
東野圭吾和《偵探伽利略》的走紅引發了今年春季兩部刑偵劇《Boss》和《Mr Brain》的出爐,劇中的偵探們都放棄了完全依靠大腦推理的傳統方式,而更傾向于科學實證。比如《Mr Brain》中的九十九龍介則是行為古怪的腦科學家。
這兩部刑偵劇也吸收了美劇同類型劇集的一些營養,《Boss》更明顯,比如一改以往日式刑偵劇個人英雄主義的做法,突出團隊協作的作用,減少血腥暴力場面,角色更豐滿更有人情味兒了,偵探們除了破案,也開始談戀愛了。天海佑希扮演的女警司就是“大齡剩女”,夢中情人是喬治#8226;克魯尼。
日式刑偵劇的新變格朝著更流行、更大眾化的方向發展,它將詭異的傳奇性轉變為輕松的腦力激蕩,豐富人物情感層次,更加適合快餐文化下的觀眾口味,這種變化也是東野圭吾能夠走紅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