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體質持續下降,已經得到大家的關注,所以發展學生的體能,提高學生的體質成為了目前大家所關心的焦點,也成為了體育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
1.體育新課程與學生體能
體育新課程關注了學生的全面發展,與以往相比較,突出了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單獨設立了運動參與、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三個非體能類的領域。于是有人就提出了:體育課程改革會不會造成學生體能水平的下降?
其實在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對“體能”有明確的要求與描述:在課程價值中增進身體健康中提到“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能夠提高對身體和健康的認識,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科學健身方法,提高自我保健意識;堅持鍛煉,增強體能,促進身體健康;養成健康的行為生活方式”。
在課程目標中,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將第一個達成的目標就涉及到體能。“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在領域目標身體健康目標中也提到要發展體能,并明確指出“學生的身體健康水平與其體能狀況緊密相關,而良好的體能是通過持之以恒的鍛煉獲得的。根據學生體能發展敏感期的特征,本學習領域要求學生在某一水平學習時側重發展某些體能”。并列舉了不同水平層次著重發展的體能,比如在水平一:發展柔韌、反應、靈敏和協調能力,水平二:發展靈敏、協調和平衡;水平三:發展速度和平衡能力,水平四:發展速度,有氧耐力和靈敏性;水平五:發展肌肉力量和耐力;水平六:發展與健康有關的體能。
在以上的基礎上要求教師在制訂教學方案時“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同時要求在學習成績評定的時候,體能必須是組成的內容之一。
2.是不是要回到“課課練”
談到“課課練”,就落實到操作層面,這也是一線老師更為關注的。因為“課課練”作為老師們耳熟能詳的,與體能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有名詞,所以有必要對“課課練”做一個深入的了解。
提倡“課課練”是在1979年揚州會議提出了體質中心論以后,當時體育教學的基礎就是體質中心論,提出來學校體育以增強學生體質為主,所以“課課練”提出是以把學生發展定位在身體發展為主的基礎上,同時把兩個指標作為衡量體育課的最重要指標,一個就是平均心率,一個是練習密度。在那樣的背景下,“課課練”有了很堅實的立足之地,甚至有些課就直接演變成了達標課、體能課,用身體素質練習來代替技能訓練。
在目前的形勢下,發展學生的體能,是不是要回到“課課練”,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2008年《體育與科學》第2期刊登了張洪潭老師的《從體育本質看體育教學》,文中認為“體育的本質是永無止境地強化體能”,這是不是提倡我們再次回到“課課練”?
作為一線老師,我想我們更應該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有著自己冷靜的認識。“體育的本質是永無止境地強化體能”只是把對體育的認識主要停留在生物科學的層面上,雖能增強學生的體質,但同時也失去了對學生情感與精神的培養,學生的全面發展無從談起,“以人為本”亦無從談起。不需要關注學生的興趣,不需要借助技術的學習,體育教學將淪為增強體質的簡單操練,而在這種操練中學生將會丟失自己的思維和情感,使體育教學成為一種生物學的改造,進而把學生變成頭腦簡單、毫無情感、四肢發達的生物人,導致“體育棒子”的現象。
在人本主義的教育理念下,新課程下的體育課堂應主動表現出對人類生存意義及價值的終極關懷,體育教學不僅要“育身”,而且要“育心”,發展學生體能恐怕不是簡單地回到“課課練”那么簡單。
3.體能與技能的同步發展
體育新課程設立了五個方面的目標,其中運動技能既是目標又是載體,也就是說要達成其他的目標,就必須通過運動技能的學習來達成。所以說,要是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來發展體能,是必須依托運動技能的發展的。體育課程要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而健康是三維的,體能只能是一個方面。如果不依托運動技能的學生,只是把身體素質充斥課堂,那我們又回到過去,把“體質”等于了“健康”,體育課回到了達標課、體鍛課,那肯定是錯了。
運動技能的學習自然能夠發展學生的體能,這本身就是“在運動中發展”的應有之意,比如籃球就是一項發展體能較全面的一項運動,當然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都有相應的功能,但是在發展肌肉力量和體能的一些目標方面就顯得有些不足,例如;體操項目對發展個人的平衡能力以及肌肉力量比球類更加適當,田徑的跑、跳、投項目相比球類在發展個人的速度、耐力、肌肉力量方面更為恰當。我們不妨在進行球類項目教學的同時,對于發展體能有些不夠的地方,老師是不是可以做一些與學習內容高度相關的體能練習,比如籃球學習中,連續籃板球練習、利用籃球場標志線進行下肢力量和靈敏度練習;足球學習中進行仰臥起坐交換拋球練習,可以發展腰腹力量;在乒乓球學習中可以采用多球練習來發展學生的靈敏素質等等。在這里體能的發展除了運動本身之外,我們可以根據項目的特點和不足,對體育課堂教學過程進行有效和科學設計來達成。這些體能應該是有益于促進學生順利地完成動作所需要的,以補充、完善和發展為目的,與動作技能和健康相關或相異的體能。所以說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發展體能應該是依托技能的,技能與體能是互為依存、互為彌合的關系,兩者同步發展是提高中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