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分析
本課以跨越式跳高為主教材,是水平二跳躍教材的重要內容,主要是進一步學習助跑與起跳的基本動作方法,體驗兩腿擺動依次過竿的動作方法,發展彈跳能力與積極性。針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畏懼心理,用“橡皮筋”代替竹竿降低跳躍難度,通過自主學練、小團隊合作、分層教學,讓大部分學生能跳過60—70厘米的高度,助跑與起跳是本課的重點,難點是單腳起跳。
跳皮筋是兒童十分喜愛的一項體育活動,具有經濟、簡便、趣味性強等特點,故易在學生中普及。跳皮筋只需一條橡皮筋,人數可多可少,花樣較多。因借班上課,對學生的跳皮筋基礎不夠了解,因而“跳皮筋”游戲預設中,彈性設計,以培養學生的跳皮筋興趣為主,同時為學生學練跨越式跳高做好基本準備活動。本課設計縱跳、屈腿跳、跑跳、皮筋舞等,讓學生體驗不同的跳躍動作,發展動作協調性。
2.教學策略
本課以“跳躍橡皮筋”為主線,充分發揮其簡單易變的功能性,較好地為學生學教服務。用音樂激情、激趣,用“橡皮筋”代替竹竿,用鈴鐺充當“裁判”,本課每值學生一條短牛皮筋,通過自制的“8”字鉤,自如連接,并且可以隨意變化圖形。通過2人合作、4人合作、8人合作,讓學生自主選擇、掌握體育技能,以游戲的形式遞進,提高學生的跳躍能力。學習內容有層次,通過跨進跨出、跳過去鉆出來、多種方法跳皮筋、跨越式跳高等內容,激發學生主動參與、善于合作、樂于挑戰,初步學會跨越式跳高的三步助跑、單腳起跳的動作方法,同時根據學生能力的差異性,進行分組分層學練,讓更多的學生獲得成功。
場地圖形安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