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別了,向伯伯
王選(上海)
2001年,日本月刊《新潮45》8、9、10月號3期連載了一篇文章,題目是《731部隊細菌戰與美國的掩蓋》,作者青木富貴子,一個住在紐約的日本自由撰稿人。
8月號出來時作者正在東京,找到細菌戰訴訟原告日本律師團團長、原日本律師協會會長土屋公獻先生的事務所,送了一冊。開訴訟工作會時土屋先生拿出那本雜志,說有一篇文章,相當詳細地寫到了美國在遠東國際軍事法庭掩蓋日本細菌戰的細節,作者得知我們在訴訟,親自送來。會后,我趕緊去書店尋了一冊。
忙完了東京的事,坐三四個小時新干線回到關西的家里,安靜下來第一件事就是閱讀青木的文章。不料文中出現一個中國人的名字,令我大為吃驚。青木的文章提到,1946年3月,遠東法庭檢察官托馬斯#8226;H#8226;莫羅(Thomas H. Morrow)大校赴中國調查日軍生物戰(細菌戰)、化學戰(毒氣戰),得到了第一手的資料。與他同行的是遠東法庭中國檢察官向哲浚及其秘書。
原來陪同莫羅調查的是向伯伯!我見過他,說起來,那是1980年代初的事了。
拜訪向伯伯
當時“右派”全面平反,父親又回到上海司法系統工作,我還在義烏中學教書,寒暑假時則到父母家過。一天我和父親說,想學國際法,讓他給介紹一個專家。父親想了好一會,說找向哲浚最好,他是遠東國際法庭的檢察官。可以通過你韓伯伯介紹,他們關系比較好。
韓伯伯名韓述之,是父親做地下黨時候的同志。解放前,父親曾在民國政府上海檢察院任檢察長主任秘書官,韓伯伯在上海法院的工作是父親介紹的,據說是向哲浚下屬。
那次父親和我同去韓伯伯家。他得知我想學法律很高興,說向哲浚是遠東法庭的檢察官,水平很高,但已經80多了,不知道是不是方便教你。
一個冷天,我找到向伯伯家。遠東國際法庭的檢察官已經是個和氣安靜的老人,笑起來時眼睛瞇得很細。他見了我也很高興,關心地問,“你爸爸現在怎么樣了?”說起來爸爸被劃為“右派”,罪名之一正是“包庇留用國民黨人員”。我一直站著,有些緊張。他微微笑著,眼睛更細,看著我講話,似乎覺得很有意思。等我急急忙忙地說完來意,他一邊嘆氣一邊說,“我不能教你,我很多年都沒有搞這個了。”說到“很多年都沒有”時,他略微低了頭往下看,臉色也隨著一沉。他語氣溫和,但是一字一句,意思很清楚。
見識《死亡工廠》
1996年末,我到斯坦福大學參加中日關系研討會,第一次遇見了從大陸去臺灣的國民黨人的后代們。他們從世界各地趕來,都很熱心這段歷史的保存和傳遞,成立了一個國際性的NGO——世界抗日戰爭史實維護會。張純如在那時候已經是活躍人物。
他們中有人向我推薦出版不久的《死亡工廠》——美國歷史學者謝爾頓#8226;哈里斯關于日本細菌戰的專著,說這本書講了東京審判期間,美國如何以戰犯免責作為交換條件,從日本得到人體實驗資料。我非常震驚,用20美金買下他們用過的一冊舊書,想著一定要把這本書翻成中文。同時,我想也應該讓普通美國人知道此事,于是向他們提議聯合“日本和平運動”在美國舉辦731部隊圖片巡回展。
1998年,展覽得以在5個大城市——紐約、華盛頓、多倫多、溫哥華、舊金山舉辦。日本學者、律師、醫生、“和平運動”活動家,還有我,一共去了20來人。本來參與南京大屠殺的原日本軍人東史郎、參與人體實驗的原731部隊成員筱冢良雄也同行前往,美國政府以他們是戰爭犯罪者為由,沒有允許他們入境。展覽期間,我結識了《死亡工廠》作者哈里斯教授,結下了終生的友誼。
兩年后,我和一起參與細菌戰訴訟的留日學人劉惠明、徐兵,黑龍江省社科院的楊玉林,翻譯出版了《死亡工廠》(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10月)。這本書的第二部分講述了美國掩蓋日本細菌戰的事實。主要根據的是美國官方、軍方所藏的資料。
后來我回國調查,想再見向伯伯一面,了解遠東法庭上的情況。韓伯伯說向伯伯早些年就已去世。近年,我從《南方周末》有關報道中知道他是1987年去世的,正是我去日本留學那年。我去日本時,把記著他家地址的珍貴通訊錄也帶去了。
后來青木富貴子告訴我,原731部隊司令石井四郎家中的仆人把兩冊石井的筆記交給她研究。筆記是用密碼和日軍暗號寫的,記錄了當時石井如何拼死掙扎,兩面爭取,想要逃脫美國和蘇聯對他和同伙的戰爭犯罪的追究。她將寫成一本書。2004年7月,書稿初成,我陪她到哈爾濱731部隊本部和長春100部隊(專門研究用于動、植物的細菌武器)遺址考察。兩年后,她從美國寄來了她的著作,新潮社出版,書名《731》。近日我把一冊2008年版,贈送給向伯伯的兒子隆萬大哥,以作紀念。
莫羅的調查
根據《死亡工廠》,及日本慶應大學松村高夫教授、神奈川大學常石敬一教授、立教大學粟屋憲太郎教授等的研究,占領日本后美國曾4次派遣生化武器專家到日本秘密審訊以石井四郎為首的細菌部隊有關人員,最后秘密達成交易,沒有在遠東法庭起訴日本細菌戰戰爭犯罪。
但當時遠東法庭國際檢察局中有人執意要追究日本的責任。那人就是首席檢察官基南(Joseph B. Keenan)的主要助手托馬斯#8226;H#8226;莫羅。當時國際檢察局分成A-H工作組,莫羅負責中日戰爭組,也稱B組。
1946年3月12日,莫羅和向哲浚來到中國搜集日軍細菌戰、毒氣戰及其他戰爭犯罪的證據。同行的還有剛從美國來,擔任中國方面助理檢察官的戴維#8226;薩頓(David Sutton)。
4月23日,莫羅將調查報告提交基南。列舉的調查項目中,包括日軍違反國際法使用化學武器,散布帶有細菌的物質,實施細菌戰。莫羅認為,關于化學戰,證據確鑿,他的報告列舉了中國國民政府軍政部防毒處的統計記錄。關于生物戰,報告提到,薩頓得到了相關的資料。
此后,莫羅又根據國民政府的戰時文件,整理了一份有關日軍在華實施化學戰的詳盡報告,其中包括時間、地點、中國方面傷亡人數等,提交國際檢察局。此時,國際檢察局已經掌握美軍方面提供的有關日軍化學戰的系統調查報告,以及其他證據材料。
莫羅就任遠東法庭檢察官之前,并不具有中國方面的特殊知識背景,在短時間內,他搜集到如此具體詳細而且關鍵的材料,特別是其中關于化學戰和生物戰的材料很多來自于中國政府,可以想見與他共事的、有美國法學教育背景、英語嫻熟的向哲浚檢察官等人的努力。
莫羅在他8月6日至8日的東京審判法庭陳述中,沒有提日本化學戰、生物戰。但他召集的6名證人中,一位叫約翰#8226;鮑威爾(John Powel)的美國人出庭作證日軍在華的暴行。此人在上海辦過一份英文晚報,由于反對日本侵略的言論,被投入牢獄,受虐致殘。1981年他兒子小約翰#8226;鮑威爾利用美國剛頒布的《情報公開法》,查閱美國官方檔案,發表著名的《歷史上被掩蓋的一章》,第一個披露美國政府與日本細菌戰犯罪者進行“魔鬼”交易、掩蓋日本細菌戰的歷史。
8月12日,莫羅突然被召回美國。
8月29日,戴維#8226;薩頓出庭為南京大屠殺事件作證。下午繼續開庭時薩頓突然念了這一段文字:“敵人,多摩部隊,把俘虜的我們的同胞用來進行藥物試驗,將各種各樣的毒菌注射到他們體內,試驗人體的反應。通常貓或狗被犧牲來用于藥物試驗,但他們犧牲的是我們的弟兄們和俘虜。這是連對貓狗都不忍心的對待。這就是我們敵人的一個殘酷野蠻的行為。”
法庭嘩然,休庭片刻重新開庭后,首席大法官韋伯(Sir William F. Webb)對薩頓說此事先放一放。這個問題就再也沒在之后的審判中被提起。
通向東京之路
20多年前,我見到向伯伯,知道他是遠東國際法庭的中國檢察官,但是一不知日本在華實施了化學戰、生物戰;二不知遠東法庭沒有審判這兩項違反國際法的戰爭犯罪。
1998年2月,細菌戰訴訟在日本第一次開庭時,我知道了一些相關事實,代表原告團陳述意見時提出:遠東法庭沒有審判日本細菌戰,今日在東京的法庭開庭審判日本細菌戰,是正義的勝利、歷史的必然,也是許許多多日本人努力的結果。
2000年翻譯《死亡工廠》,從書中得知莫羅來中國調查。但是還不知道有向哲浚和他的秘書一起參加。遲至2001年7、8月,見到向伯伯整整20多年后,才在日本,從青木富貴子的文章中知道此事。
其實,早在1984、1985年間,日本《朝日雜志》26期連載的粟屋憲太郎教授的文章《通向東京審判之路》中,已經提到此事,他的其他著作中也有相關記述。但是細菌戰訴訟開始時,他的相關書籍已絕版,連舊書都找不到。直至2006年8月,他將以上文章及相關著作的內容加以增補修訂,重新出版,我才得以拜讀。
粟屋代表的部分日本學界認為: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總體上是正義的,但是留下了部分未實現的正義,那就是沒有追究昭和天皇的戰爭責任,和日軍化學戰、生物戰的戰爭犯罪。
國際學界和日本學界都認為,東京審判最大的意義是對于“歷史”的貢獻。通過法庭審理,大量戰爭真相被調查、揭露、確認,并且記錄下來。許多日本人因此了解到被政府、軍方掩蓋的大量戰爭事實。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照片中,各國檢察官的席位在法庭正中間。卷在正在形成的冷戰的漩渦中心,向哲浚檢察官、梅汝璈法官以及他們的中國同事們,何等艱難地代表了他們的祖國。
戰后,從遠東國際法庭回來的中國代表團里只有一人選擇了去臺灣。
共和國成立后出生的幾代人中,很少有人知道向伯伯,更少有人見過他,我是幸運者。
(本文有刪節,小標題為編者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