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氏一生唯謹慎
紅色資本家的桂冠,決定了他的一生很難完全擺脫政治的羈絆和影響。
他的家族本身就是一部近代民族資本的興衰史,原本在榮家二代中并不突出的二房四子,卻成為榮氏家族百年歷史上最富傳奇的人物。
如果不是鄧小平慧眼識人,榮毅仁的下半生或許會在平淡中度過。盡管深知官商不分的弊端,但當時他卻樂意接受特殊年代的一次特殊商業利益安排。從他后來創辦中信的經歷來看,他對經濟規律有很清楚的認識和把握,眼光和心態相當開放,當然,對國家經濟生活中種種扭曲的怪現狀,他始終保持著沉默,80年代之后,他變得更加謹慎,據說從不輕易吐露自己的內心世界。
謹慎讓他在政治領域里明哲保身,也在商業領域里獲得驕人佳績。
他的繼承者之所以大意失荊州,恰恰就是忘記了“謹慎”兩個字。
擲筆慨嘆:可惜!
楊錦麟(鳳凰衛視)
路徑的選擇
榮毅仁先生花白頭發,眉頭微鎖,強有力的手托住腮幫,陷入沉思。他在想什么呢?中國民間資本的命運?公司領導者與企業的關系如何理順?而這艘榮家的船,在大風大浪中航行了百年,已然成為考量中國政治變化經濟轉型的一個標本。
在30年前,要依靠“紅色”的陽光,而激蕩30年后,今天的企業家們又將如何在這多元經濟下施展抱負。在刺激經濟復蘇過程中,一方面是新一輪的“國進民退” 悄然而至,另一方面關注民生、關注市場經濟的效率與公平協調的呼聲業已深入人心。如果換一個背景,換一個選擇,相信榮智健先生會走出一條別樣的道路。
張玉 (廣州)
周久耕到底觸犯了誰的利益
備受關注的“天價煙局長”、原南京江寧區房產管理局局長周久耕,因涉嫌受賄罪在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受審,檢方指控他受賄107萬元人民幣和11萬港幣,建議對其量刑10年以上。周久耕認可了檢方的指控。但他的辯護律師指出,周久耕應被認定為自首,且周久耕受賄并沒有觸犯國家和集體的利益,也沒有因為受賄而徇私枉法,因此社會危害不重,建議法院從輕處理。(《新聞晚報》9月6日)
“天價煙局長”受審,本來是大快人心事也。然而,其辯護律師的幾句“指出”,卻讓人始而不懂,繼而氣結——
所謂“周久耕受賄并沒有觸犯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十分荒謬。受賄百萬之巨貪,竟然未曾觸犯“國家和集體的利益”?既然如此,請律師告訴我,周久耕到底觸犯了誰的利益?莫非該律師大人認為老百姓的利益跟“國家和集體的利益”并非一體?
李維煥(北京)
醫療市場化的果并不是醫生栽下的
“如今相當部分的病人認為要給醫生送紅包,我自己家人看病,也會來問我要不要給醫生送紅包!”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鐘南山出席廣東科協論壇指出,在市場機制的刺激下,醫務人員的人文精神開始淪落。(《 南方都市報》9月8日)
如果這一種說法是被認可的,那么按照這種判斷,拯救這一種職業群體開始淪落的人文精神,又應該做些什么呢? 我認為,首先就很有必要對此現象做一種病根的診斷分析。
公立醫療機構是公益性事業服務型機構?還是市場化、企業化的經營個體?在創收機制很混亂、服務方向并不清晰 、各種利益群體盤繞錯綜復雜的經營機制之下,醫生們也就很容易被晃暈了。是的,按照種種文件及會議傳達的 精神,醫生們當然應該一切從病人利益出發,包括經濟利益,多開便宜藥,少開那些不必要的檢查。但一回到現實 的工作環境。因為衛生投入不足,市場化機制的存在,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制度不完善,醫療機構就不得不盡吹創收風,醫生也只能很被動地服從于衛生規則,他們的收入往往與其創造的經濟效益聯系起來。所以,他們的工作是服 從于飯碗,還是人文精神?答案就不難回答了。
只有在公立醫院的改革上下功夫,加大衛生投入,抑制與弱化公立醫院的創收能力,使經營機制向公益性福利性回歸,醫生們的人文精神才有可能獲得生長的沃土,成長為一種茂盛的現實。
吳帥(廣東肇慶)
孫偉銘帶給成都的改變
沸沸揚揚的成都醉酒司機孫偉銘撞人案宣判。與杭州胡斌案宣判后引發的戲劇性反響不同,孫案更像一次全方位的交通安全意識宣傳。雖然重刑主義并非建設和諧社會的最佳選擇,但在現實生活中卻非常有效,案發地成都,在孫案被重判之后發生了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過程中暗含的原由,讓人既感欣慰,又覺無奈。
孫偉銘帶給成都的第一大變化,是交警的執法力度更強更硬,一位當交警的朋友說:以往為酒駕,隔三岔五半夜出動,像稻草人嚇麻雀,警告意義大于實際意義,幾年下來也難動真格拘幾個人。但現在是早晨都要出門,看有沒有喝通宵的,一個月拘的酒駕司機比以往幾年都多。動幾次真格之后,被逮人數就降下來了。只是不知道,這種堅持,會不會隨著孫偉銘作為一個熱詞的溫度降下來而逐漸淡下來?
另一個變化,是交通違章處理更硬,我有一同行,跑交通口,同事親戚舅子老表及這些人的同事親戚舅子老表的車被扣,他都撈得出來,而且基本不花錢,再嚴重,也不過花5元錢交個亂停亂放罰款了事。但這位兄弟現在基本不接這個曾讓自己覺得很有面子的業務了,因為現在車實在不好撈了。
孫案之后,補辦駕照出門揣本本是一件必須的事了。酒桌上,只要一說要開車,基本就和肝癌晚期患者一樣享受免酒待遇。如果遇上熱情過頭不識趣的主還要強勸,馬上臉一黑,嘴里就蹦出個“孫偉銘”來,對方頓時識趣收手。
孫偉銘帶給成都的又一大變化,是白酒的銷量呈明顯下降的趨勢,有人說是因為漲價的原因,但明眼人都知道,喝得起好酒的人,有幾人在乎漲那幾元幾十元錢?他們更在乎的是出了事,弄兇!
還有一大變化,酒店開始勸駕車的客人少喝,顯得頗有君子之風,而對那些想喝愿喝的人,專門安排代駕,也算又開了新職業,解決了一些就業問題。真正可憐的,是那些不想喝卻又不得不喝的業務員們,他們出門時居然已帶上了去住拘留所必需的毛巾和換洗衣物,大有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味道。
成都媒體人 曾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