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日本的大選
【英】《經濟學人》9月5日
盡管日本民主黨在大選中取得勝利,但許多人相信日本不會有大的變化,民主黨和自民黨會輪流執政,他們各自的領導人還是前首相的孫子。這些都是錯覺,選民選擇了民主黨,也意味著他們拋棄了日本戰后的政治體制和政治文化,現在的問題是取而代之的新體制是什么。過去,政黨、政府和財界是日本政治的“鐵三角”,他們合力推動了日本經濟的起飛,也讓社會各階層分享了經濟發展的成果:大企業獲得政府的金融支持,建筑企業獲得大型工程的合約,民眾充分就業,農民得到補貼。但伴隨著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這樣的利益均沾體制越來越難以維持,政府不得不大量舉債,迄今為止總額已經達到GDP的兩倍。自民黨政府無力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在“鐵三角”中,政府和首相是最弱的一方,他往往受制于政黨和財界。因此,鳩山由紀夫上臺后的首要任務,就是重塑政府,成立更加強有力和有公信力的內閣。日本馬上要通過2010年的預算案,這將是鳩山的第一場大考。
轉折點
【美】《時代》9月14日
金融危機爆發一周年了,顯然,它的產生不是一夜之間的事情,而是長達數十年全球經濟變化、政策失誤和投資誤判的結果。復蘇的萌芽已經出現,德國、日本和法國已經走出了衰退,經濟學家也調高了對美國經濟的預期。在經歷了短暫的停滯之后,中國經濟也恢復了快速增長,并帶動了亞洲經濟的復蘇。當然,即便復蘇已經初露端倪,從危機中劫后余生的世界也已經與過去大不相同了。最重要的一點是,危機改變了美國在世界經濟中的角色,以前是美國消費全球生產,危機讓世界各國意識到內需的重要性,長遠看這會產生政治上的后果。
食物民主
【美】《國家》9月21日
“食物民主”正在成為一種草根運動的戰斗口號,它要求食品業的從業人員和消費者,能夠對他們所生產和食用的東西施加影響,這是對現有食品工業的抗議和反動。“食物民主”意味著安全、有營養的食物,更意味著要公平獲得農地,保護土壤、水和在農地上棲息的動物,公平對待生產食物的人。自199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的人們發起了集會和抗議,反對基因食物。這些集會開啟了一場新型的世界公民運動,來反對跨國公司試圖控制我們生活基礎的行徑。比如,食物民主從跨國公司的控制中拯救種子,建立一個不受專利、化學藥品以及遺傳工程掣肘的農業體系。
明天是紅的嗎?
【德】《明鏡》9月7日
極少有一場競選像這次一樣不認真,因為所有的黨派都自認為是社會民主分子。原本要求極端市場化的自民黨黨魁吉多#8226;韋斯特韋勒05年競選時還說“社會福利就是創造工作”,今年他卻不敢再這樣提。如今他喊出的口號是“經濟理性和社會公正”,甚至要求提高養老救濟金。無論是默克爾還是施泰因邁爾都對他們大加批判,默克爾看上去就像工會的榮譽會員,絲毫看不出這兩人有什么本質性的區別,現在仿佛出現了一個“聯邦德國統一社會民主黨”,自己在跟自己打選戰,全線飄紅的德國在平靜地等待著9月27日的到來。
愛德華#8226;肯尼迪辭世
【法】《巴黎競賽報》9月3日
美國東部時間8月25日夜間,肯尼迪家族的第二代、美國參議員愛德華#8226;肯尼迪因惡性腦瘤在馬薩諸塞州的家中辭世,享年77歲。奧巴馬致悼詞時稱愛德華#8226;肯尼迪為“溫和善良的英雄”,是美國近代最偉大的議員。
他在參議院供職近半個世紀,見證了10位美國總統的任期。在愛德華擔任參議員期間,他積極維護民權,并追求社會正義與公平,組織制定了關于弱勢群體保障、貧窮家庭兒童保健、教育機會公平、全民醫保等一系列法案。克林頓總統和奧巴馬總統的全民醫保改革計劃,都受到了愛德華#8226;肯尼迪的鼎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