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達賴又到歐洲“旅行”了四天,去了意大利的羅馬和威尼斯,德國的巴登一巴登,帶著一系列的獎項:羅馬榮譽市民獎、威尼斯榮譽市民獎以及“德國媒體,獎”。聚光燈下的達賴喇嘛。一如既往地身披猩紅色長袍,雙手合十,臉上微笑溫和、輕松、親和力十足,非常討人喜歡。難怪在德國著名媒體和民調機構所做的民調中,達賴的影響力和地位始終名列前茅。甚至連當今教皇都自嘆弗如。須知有70%的德國人都是天主教徒,當今教皇本篤十六世也是德國人啊!
征服了無數歐美媒體和民眾的心。達賴喇嘛這種神奇的功效是如何實現的呢?
西方人對達賴的了解,首先應“歸功于”媒體。從這個角度而言,達賴非但不應該接受所謂的“德國媒體獎”,反而應當頒發給德國媒體一個大獎。獎掖其對自己“無私”的支持和奉獻。比如2007年達賴訪問德國漢堡,德國著名的《明鏡》周刊不惜以14個版面大幅介紹達賴的生平和理念。更在封面上刊出達賴喇嘛的照片。照片上。達賴喇嘛自然是以其標志性微笑示人。
但平心而論。光有西方媒體的配合,達賴是無法如此深地征服西方民眾的。在西方游走了幾十年的達賴可以說是一個老江湖了。他非常清楚西方民眾想聽些什么,也非常了解西方民眾喜歡的說話方式。比如。如何應對負面情緒?他會告訴你:每天花些時間一個人獨處。又如:怎樣才能快樂地活著?他的處方是:每年去一個你沒去過的地方。為了增強演講的吸引力,達賴喇嘛時不時還玩點幽默,甚至拿佛教調侃。談到轉世,他說:我的鼻子大,將來的轉世,也會是個大鼻子。連著名的“八字真言”,也成了他逗樂的材料。他邊念邊問觀眾:聽起來像不像英語的金錢(money)?在與《明鏡》周刊記者的對話中,達賴的“幽默”和“親和”盡顯無遺:
記者:中國一些官員罵你是“披著袈裟的豺狼,人面獸心的怪物。”這些罵名會傷害你嗎?
這賴:噢不,一點不會。這些只是空洞的話語。如果使用此類語言來描寫我可以讓中國官員高興的話,他們應該繼續下去。我會很高興提供血液樣本,讓科學家判斷我是人還是禽獸。
記者:您有鄉愁嗎?
達賴:鄉愁?沒有。家是你覺得自在,獲得好的對待的地方。當然在印度是如此了,在瑞士,在美國——在我很喜歡的德國也是如此。
記者:您常常旅行世界……
達賴:將來也會繼續這樣做。即使我回到拉薩,我仍然想要繼續旅行。我認為我自己是世界公民,并且對科學與佛學之間的關系很感興趣。我主要的目標就是推動基本人性價值,并且促進宗教之間的交流。然后才是西藏。
達賴的“魅力”可以說是“集體的結晶”,除了媒體的配合之外。達賴喇嘛身旁還有眾多的幕僚。他們在達賴拋頭露面時,隨時為他提供幫助:或提醒,或糾錯。或插話,準備充分、口徑統一。
多少年來,達賴如此辛苦地游說于西方國家之間、作秀于西方民眾之中,因為他深信:惟一能對中共施加壓力的,只有西方。他成功地在西方社會贏得廣泛同情;他的朋友遍及西方的政界、商界、文化界,甚至在演藝圈里也不乏鐵桿支持者如斯皮爾伯格等。 達賴的苦心孤詣終究得到了回報:不僅西方一些政客屢屢向其示好,德國媒體和許多民眾更是對其頂禮膜拜。在每年達賴到訪德國時,其受歡迎程度遠遠超過搖滾明星。而這位古稀老人的表演也絕不遜干任何一個明星:他無論是在機場還是在演講會場,所到之處都會花時間給他的追隨者們,和他們握手。給他們簽名,時而發出孩童般的笑聲。一名女粉絲曾激動地說:“他向我們傳達的正是他自己在生活中體驗的。那就是同情與愛。他是那樣的真實。他內心的平靜與和諧散發出亮麗的光彩。”
在漢堡西藏中心佛學教師佩特森的眼里,達賴如此受追捧,是因為達賴身上具有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所缺少的沉著、平靜和內在的文化。佛教在德國越來越受到人們接受并不是一種時尚潮流。相反,這是一種很穩固的發展趨勢。
也有人認為,達賴人緣好的最大原因是其幽默感。相對于一般宗教領袖的端莊、嚴肅。達賴的幽默無疑拉近了與,普通民眾的距離,使他們倍感親切。
當然,相對于中國政府強硬的言辭,達籟喇嘛的哀兵戰術也頻頻奏效。畢竟,無論在哪兒。人們一般都比較同情弱者。比如達賴口口聲聲聲稱自己并不追求西藏獨立。而是爭取自治。為了證明這一點。他把他的“自治”叫作中國憲法框架內的自治,稱藏族是中華民族中的少數民族。達賴甚至把胡錦濤主席稱作是自己的“老板”。但是,再想一想達賴極力主張的“大藏區”概念。竟然涵蓋了1/4的中國領土,其所謂的自治又在何處落腳呢?
達賴所到之處應聲者眾,是因為還有一些固執的西方人,在他們的心里。存在著一種強盜邏輯:凡是對中國有利的事實,就是中國政府捏造的;凡是對中國有利的圖像,就是中國政府派人演的;凡是對中國有利的照片,就是PS的。在他們心里,有一種絕對的定義:中國是無可救藥的,是沒有優點可尋的。所有反對中國的聲音都是有道理的,他們都會擁護和支持。西藏現狀就是不好。而原因是中國政府不好,他們希望西藏人從早到晚就拜菩薩,而不要經濟發展。就連對西方媒體質疑和攻訐的網民,也被西方媒體武斷、蠻橫地指責為受中國政府雇傭。專門來搞宣傳的……
近來轟動一時的圓明園獸首拍賣案,居然也將看似無關的西藏問題攪和進來:據消息人士透露,操作這次拍賣的佳士得拍賣公司的控股大股東法國富商弗朗索瓦·皮諾,竟然長期資助“藏獨”分子。兩件獸首目前的持有人貝爾熱公然聲稱,“中國如果改善人權及讓西藏獨立就歸還獸首”,這種無賴的言行與綁架何異?我注意到這番狂妄的言論是通過法國《觀點》雜志發布的;我注意到,該雜志的大老板也是弗朗索瓦·皮諾;我還注意到。弗朗索瓦·皮諾還是法國總統薩科齊的私人密友,并長期用他的《觀點》雜志干預法國政治。難怪薩科齊要罔顧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置中法關系于不顧,執意會見達賴。
這些人、這些媒體我們已經很熟悉了。
對于西方媒體皂白不分的行徑。許多德國人也不由搖頭嘆息。雷曼先生是一名醫生,也是一名作家。由于對中國的了解,雷曼越發覺得德國媒體在西藏問題的報道上陷入了嚴重誤區。
德國聯邦議會前副議長福爾默女士認為,德國媒體對西藏問題乃至中國的估判并沒有盡到義務。對中國的報道僅僅來自一個極小的群體。公眾必須要能通過媒體了解中國的巨大變化,才能作出正確判斷。
德國杜伊斯堡一埃森大學的赫伯爾教授認為,一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做法會帶來不良后果。90年代末以來出現一種趨勢。一些記者和媒體有意或無意地發起了一場運動,加深了人們對中國的偏見。
德國外交協會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則說,目前在德國講中國的好話不太容易,而達賴喇嘛的話卻占據了媒體,特別令人遺憾的是德國媒體的片面報道毒化了整個辯論的氣氛,使有關中國的討論喪失了就事論事的原則。考慮到德中關系的重要性。這樣的情緒化是很不應該的。
德國著名的中國問題專家托馬斯·黑伯雷爾發表文章,譴責西方媒體“妖魔化”中國。他認為這與中國的崛起和西方人錯誤地擔心中國會在政治和經濟上威脅西方有關。
無奈的是,上述理智的聲音與一邊倒的媒體和公眾主流心態相比,無疑顯得很弱。但是時間終究是歷史的裁判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理智的聲音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法國電視二臺播放的《達賴的軌跡》中,開始揭開籠罩在這位“宗教領袖”臉上的面紗;英國外交大臣米利班德聲明。英國在20世紀對西藏地位的立場是“時代錯誤”;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不支持西藏獨立”……
達賴著名的標志性微笑讓我感觸很多:要揭開達賴的面紗,不能僅靠每年一度的西藏問題白皮書、不能僅靠批判和強硬的言辭、不能靠單調干巴的外交口徑……我們雖不能改變西方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的成見,但我們可以用溫和、樸實、輕松、讓西方人接受的語言闡述確鑿的事實;我們可以讓更多的西方人走進西藏,零距離了解西方人心目中的“烏托邦”,而不是讓西方媒體剝奪普通西方民眾了解事實真相的權利;我們的新聞發言人和外交官可以學會在語言中融入幽默,而不是給人以“反正我說了,接不接受在你”的感覺。
今年夏天,達賴還要再來德國。據說這次達賴準備給德國人開講“宗教與藝術”。且不管達賴在這樣一個命題中還能玩出什么花樣,但我似乎又看到了達賴永恒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