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組團赴歐采購
2月28日,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歐洲“承諾之旅”圓滿落幕。130億美元的采購大單讓歐洲興奮不已。
從2月24日到28日,“中國采購團”先后走訪了德國、瑞士、西班牙和英國。在首站德國,中德企業簽訂了總額超過100億美元的采購合同或合作協議;在瑞士,中國企業與瑞方簽署了價值3億多美元的采購意向合同;在西班牙期間,中西雙方舉辦了經貿合作論壇,意向采購金額達3.2億美元;在英國,中英雙方簽署了11項購銷合同,總金額約20億美元。
中國貿易投資促進團赴歐洲采購是溫家寶總理訪歐“信心之旅”的重要后續行動。在當前世界經濟環境趨緊的背景下,此次采購舉措傳遞出中國市場需求旺盛和持續開放的積極信號,對于進一步推動中歐雙方相互開放市場、深化雙邊經貿合作、促進雙方經濟發展和全球經濟早日復蘇,對于抵制貿易保護主義,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國奶制品市場再現質量危機
三鹿奶粉事件并未最終了結,中國奶制品質量安全議題又橫亙于前。國家質檢總局2月初向內蒙古自治區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出公函,要求該局責令蒙牛公司禁止向特侖蘇牛奶添加0MP與IGF—1。此前,有學者懷疑超量IGF—1會使人體患癌風險增加。接著又有媒體報道,上海、浙江等地53名嬰兒在飲用多美滋嬰兒配方奶粉后出現腎結石的癥狀,懷疑奶粉遭到污染。隨后,另一外資企業惠氏也被卷入“結石風波”。2月23日,有媒體報道稱惠氏奶粉疑致19名兒童患結石。
惠氏、多美滋與特侖蘇牛奶是否存在質量安全問題,尚無定論。惠氏、多美滋公司方已發表聲明予以否認,并稱目前沒有確切證據表明個別嬰兒腎結石與奶粉有關。
國家質撿總局2月17日和26日分別向媒體通報了調查情況,多美滋、惠氏嬰兒配方奶粉均未檢出三聚氰胺。至于什么原因導致食用奶粉的嬰兒患結石,還有待進一步調查。
瑞士銀行保密法面臨嚴峻挑戰
2月18日,美國司法部宣布,瑞銀已同意向美國政府支付7.8億美元,同時呈交部分客戶的賬戶資料,以了結美國政府指控瑞銀幫助客戶逃稅的官司。但隨后美國司法部于19日向邁阿密聯邦法院起訴,要求瑞銀集團向美方提供5,2萬個擁有秘密賬戶的美國客戶名單。這一事件使瑞士銀行保密制度受到史無前例的挑戰,引起軒然大波。
瑞士聯邦法院20日晚緊急下令,禁止向第三者特別是美國稅務部門移交涉及瑞銀集團8名客戶信息,責令瑞銀集團和瑞士金監機構24日前對移交決定作出答復。聯邦法院過問的原因是,瑞銀集團有關客戶18日聯名向瑞士聯邦法院起訴,要求阻止瑞士金監機構可能做出的移交決定。
瑞士銀行保密法已存在75年之久,有瑞士“鎮國之寶”之稱。正是這項嚴格保護客戶隱私的法律使瑞士被稱為“避稅天堂”。瑞士媒體稱,瑞士金監機構和政府的信譽在此事件中嚴重受損。
2009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8%
3月5日上午,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2009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8%左右,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登記失業率4.6%以內;城鄉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4%左右;國際收支狀況繼續改善。
中國買家拍下圓明園獸首后拒付款
2月25日,法國佳士得拍賣行不顧此前中國各方的反對,公開拍賣圓明園鼠首及兔首。最終兩座銅像被所謂“神秘買家”以電話委托的方式拍下。
3月2日上午,中華搶救海外文物專項基金在北京召開新聞通報會表示,該基金收藏顧問蔡銘超通過電話委托的方式參與了拍賣,并成為最后的競拍者。蔡銘超稱,“舉牌”是出于責任,但絕不付款提貨。
蔡銘超指出,根據中國國家文物局《關于審核佳士得拍賣行申報進出境的文物相關事宜的通知》,鑒于佳士得拍賣行近年來已有多次公開拍賣從我國劫掠、盜竊、盜掘和走私文物的行為,將對其未提供合法來源證明或證明文件不全的文物,不予辦理進出境審核手續。既然銅像運不回中國,拒絕付款理由正當。
蔡銘超拒付款,將導致銅像流拍。目前,中法各方對蔡銘超的行為褒貶不一。佳士得公司也沒有明確其下一步措施。中國外交部則聲明,拍賣戰爭中非法掠奪的文物不僅傷害中國人民的感情,損害中國人民的文化權益,而且有悖有關國際公約。希望有關方面能夠慎重予以考慮。
全球降息再掀高潮
3月5日20時,英國央行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50基點,至0.5%,再創歷史新低。央行同時宣布。將啟動750億英鎊(1050億美元)的資產收購計劃,旨在向經濟體系中注入更多資金。歐洲央行也在45分鐘后宣布,將歐元區基準利率削減50基點,至1.5%,這也是該行1999年開始主導貨幣政策以來的最低水平。加拿大也在該周宣布降息50基點,至0.5%的歷史新低。
在亞洲,菲律賓央行5日晚些時候宣布,將基準利率下調25基點,至4.75%,為至少16年來最低水平。在此之前,已有多家亞洲央行宣布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