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隱患”,
男友發(fā)達歸來情已變
20年前的劉興華是一位帥氣、俊朗的小伙,31歲的他頗具經營頭腦,當時他就是一位擁有書店、飯店、酒吧、水產商鋪等四家企業(yè)的大老板了。盡管有不少女孩對他傾心,但他都不為所動。
當年3月,劉興華在成都春熙路開的書店缺一批緊俏書籍,經人介紹,結識了另一家書店老板彭紅梅。爽快的彭紅梅以低價轉給他這批書,讓他心生感激。彭紅梅不僅長相漂亮,而且畢業(yè)于名牌大學,這讓劉興華頗為欣賞。
一來二往,兩人很快就牽手、同居,成為一對令人羨慕的戀人。
1990年8月,他們決定結婚。當拿到彭紅梅為結婚而準備的證明材料時,劉興華一下子懵了,材料上白紙黑字寫著她的出生年月,比他整整大了10歲!面對他的質問,彭紅梅低下了頭。彭紅梅欺騙他的不只是年齡,她不僅有過一段失敗的婚姻,還生過一個女兒,憤怒的劉興華當即取消了婚禮,結婚的事就這樣擱置下來。有了這些隔閡,彭紅梅仍住在劉興華家,兩人仍然像夫妻一樣。只是,劉興華心底充滿了失落。
1992年,劉興華關了自己的企業(yè),準備到俄羅斯做生意。他怕彭紅梅受到刺激,當時就沒有明確提出分手,而是讓她慢慢淡忘自己。
隨后,劉興華到了俄羅斯,但他與彭紅梅仍保持著書信、電話往來。到俄羅斯不久,劉興華的生意漸漸有了起色。此時,一位俄羅斯姑娘愛上了他。于是他接受了這位俄羅斯女郎的愛情。
一年多后,劉興華帶著俄羅斯女友回國了。當彭紅梅看到男友領著一個高個子女孩回到家時,她哭了。
討要千萬財產,
“你的資產有我的一份”
在剛得知劉興華了有新女友時,彭紅梅不是沒想過分手,但她韶華已逝,再也沒有精力去經營一份新的感情。而當年賣掉書店的資金又全部投進了劉興華的生意中,如果就這樣離開,她幾乎是一無所有了。經過痛苦的抉擇,彭紅梅決定繼續(xù)生活在劉興華家。就這樣,三人很尷尬地生活在了同一個屋檐下。
劉興華本想回國后就和彭紅梅堅決分手。然而,彭紅梅不主動提出分手,他卻無法趕她出門,他知道,自己在國內的生意,她付出了很多,如果他主動提出分手,肯定要補償不少錢,這是他所不愿意的。
半年后,劉興華與俄羅斯女友的感情無疾而終,女友黯然回國,劉興華又恢復了與彭紅梅的關系,猶如一對普通夫妻。
在他們生活的10年間,劉興華靠著炒股和經營書店、酒吧生意,已經積累了數千萬的資產。資產的壯大讓劉興華開始產生了變化,曾經他對彭紅梅也算是相敬如賓,但后來幾年,劉興華開始酗酒與賭博,打罵與冷戰(zhàn)成了家常便飯。
彭紅梅終于主動提出了分手,但劉興華必須給她1000萬元的分手費,因為他的財富離不開她的努力,而且他名下的資產也有她的股份。
1999年,彭紅梅一紙訴狀將劉興華告上法庭,要求確認并解除她與劉興華的事實婚姻,并依法分割共同財產。在彭紅梅和其代理人看來,他們同居了10年,早就構成了事實婚姻,而她早年開書店的錢都投進了劉興華的股票當中,現在依法平分二人財產是合情合理的事。
法庭上,有備而來的劉興華輕輕松松地將兩人之間的關系撇得一干二凈,他先承認兩人確實是同過居,但后來因為彭紅梅對年齡的隱瞞,他們早就結束了戀愛關系。之所以還讓她住在自己家里,是因為她無處可去。
經過多次開庭,第一次訴訟,彭紅梅敗訴。法院認為,彭紅梅提供的相關材料,并不能證明他們已構成事實婚姻,同時也沒有相關證據能佐證。而且,這期間,彭紅梅離開過成都幾年。于是,法院駁回了彭紅梅的訴訟請求。
10年家務官司,
這場持久的戰(zhàn)爭沒有贏家
一天晚上,劉興華接到了彭紅梅的電話,電話那頭,她語帶恨意地說:“劉興華,你做這些虧心事,一定不得安寧。我不會放棄的,就算傾家蕩產,我也要和你拼到底。”劉興華自然知道她所說的虧心事是指什么,跟彭紅梅認識時,他才從監(jiān)獄里出來一年多,雖然是開了幾家店,但資金周轉仍有些問題,后來要不是彭紅梅拿出積蓄助他在股市中起步,他也不會有現在的風光。說起來到底是他理虧,劉興華守著千萬資產,難免有些惴惴不安。
中級人民法院駁回了彭紅梅的請求后,她又向高級人民法院申請再審,2002年9月3日,高級人民法院經過調查取證后認為,兩人雖然在一起不定期地同居生活過,且在訴前已自行解除,但不構成事實婚姻,判決由劉興華支付彭紅梅應分得非法同居期間的財產,駁回彭紅梅的其他請求。
跟劉興華分手時,彭紅梅已經是半老徐娘,她勢單力薄,既無工作也無積蓄,幾場庭審下來,早已是負債累累,而如今法庭仍無法給予一個她想要的公正結果,彭紅梅心中的憤怒可想而知,萬般無奈之下,她決定上訪。那時彭紅梅已身無分文,她只好扒上了去北京的火車,受盡了挨餓、露宿街頭之苦。而每當夜深人靜時,想起自己這些年的遭遇,不禁悲從中來。
2003年4月,法院對此案進行再審,認定彭紅梅與劉興華已構成事實婚姻,準予離婚,并平分共同財產。
此后,劉興華也在2005年及2006年分別提出了兩次申訴,但均被駁回。而全國最高法院也告知,這已經是最終判決。
歷經4年,彭紅梅終于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但她卻一點兒也高興不起來,這個公正來得太遲,劉興華早已將財產轉移走,這無法實行的判決書無異于一紙空文。
原來,早在2000年9月,劉興華就將自己所有的錢從股市里取出,同月就用一半的資產在重慶一地級市成立了一家旅游公司,另一半“借給”了當地開發(fā)區(qū)管委會,而他也搖身一變成為當地的人大代表。第二年,旅游公司把800萬元轉給重慶女子張欣然,隨后馬上歇業(yè)。而這個叫張欣然的女人后來也成為了劉興華的第二任妻子。雖然這段婚姻只維持了不到1年,但離婚時劉興華卻送給了她全副身家,包括管委會一千多萬債務的債權。
彭紅梅認為,這是劉興華為了轉移資產而與他人的惡意串通,為了討回自己應得的千萬資產,又一輪新的官司開始了。
張欣然被彭紅梅追加為案件的執(zhí)行人,并向管委會提起了訴訟,最后法院認定,劉興華未經彭紅梅同意,擅自將其共同擁有的價值1000萬元股份轉讓給張欣然,屬惡意串通。2006年,法院查封了張欣然的房產和債權。
但他們的糾葛仍未結束,盡管有法院的強制執(zhí)行,但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彭紅梅還是沒有拿到自己的財產。同時,劉興華也從未放棄過申訴,他還在尋求著各種推翻判決的機會。
直到2009年初,經過多方人員做工作,最終調解成功,由當地開發(fā)區(qū)管委會付給300萬元,剩下的300萬元,在今年年底前付清。就這樣,此案終于被畫上了句號。
他們曾經有過深厚的感情,甜蜜的回憶,然而,在金錢面前,癡情變成了怨恨,相愛卻成了不堪回首的噩夢。正是由于他們的輕率,讓婚姻變成了游戲,最終自食其果。而為這個情債,兩人不僅付出了10年的光陰,而且失去了更多美好的東西。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