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關乎經濟振興,它關乎國運民生。它是方向。沒有它,質量監管失去目標;它是基礎。沒有它,質量發展缺乏依據。
它,就是質量宏觀管理。
無論是美國質量史上的定點超越戰略,還是日本產品的咸魚翻身歷程,都是一個國家進行質量宏觀管理的經典案例。 “Made in Japan”從劣質品的代名詞,演進成高質量的象征,講述的不是質量方針的進步,而是國家戰略的成功,改寫的不是一時一地一個企業的產品聲譽,而是一個國家的質量形象。
它,就是質量宏觀管理。
2009年國家質檢總局新年工作計劃中, “加強質量宏觀管理”被列為第一項重要工作,要求抓緊、抓實、抓出成效。我國質量宏觀管理工作在新時期肩負著新的歷史使命揚帆啟航。
什么是質量宏觀管理?為什么要加強質量宏觀管理?如何抓好質量宏觀管理?近日,本刊特約《中國質量報》記者趙陜雄先生就此專訪了國內三位權威質量宏觀管理研究專家,精心撰寫了3篇系列訪談文章。特予發表,以饗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