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我國現代企業成本管理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入手,系統地分析了引起現代企業成本管理這些問題的原因,并提出提高我國企業成本管理水平的創新措施,以實現企業持久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現代企業;成本管理
一、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1 成本管理與市場脫節。成本管理是企業經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外部經濟環境密切相關。我國許多企業執照成本習性劃分和核算產品成本,通過提高產量降低單位產品分擔的固定成本,產量越高,單位產品成本就越低,在銷售量不變的情況下,企業的利潤也就越高。這種做法導致企業不管市場對產品的需求如何,片面地通過提高產量來降低產品成本,通過存貨的積壓,將生產過程發生的成本轉移或隱藏于存貨,提高短期利潤。
2 成本信息的失真。一是成本核算僅注重材料、人工、制造費用,忽視了現代企業日趨增大的產品研究開發、中間試驗和小批試制及售后服務上的投入。二是成本核算方法不當造成失真。三是為達到某一目的人為調節成本數字,造成潛虧嚴重,企業虛盈實虧。
3 成本管理內容不全。許多企業只注意生產過程中的成本管理,忽視供應過程和銷售過程及售后服務的成本管理}只注意投產后的成本管理,忽視投產前產品設計以及生產要素合理組織的成本管理;只注意物質產品成本,忽視非物質產品成本,如人力資源成本、資本成本、服務成本、產權成本、環境成本等等
4 成本管理觀念落后。具體表現在成本管理的范圍、目的及手段等方面的認識存在偏差。很多企業仍將成本管理的范圍局限于企業內部,甚至只包括生產過程,而忽略了對其他相關企業及相關領域成本行為的管理。
5 不能滿足企業實行全面成本管理的需要。部分企業成本管理系統未能采用靈活多樣的成本方法,使得成本管理陷于單純的為降低成本而降低成本的怪圈。
6 成本費用控制不力。有些企業特別是經營穩定的大型工業企業,所耗的資金與產生的回報之間,能夠建立容易把握的函數關系,其成本控制主要采用標準成本系統、目標成本和費用預算管理。
二、企業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1 企業成本管理手段滯后。在當前市場經濟體制下,市場格局已從賣方市場轉向了買方市場,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產品的質量日趨接近,生產性費用日益降低,但流通性成本的比重卻不斷上升。
2 企業管理者的市場意識不強。現代企業要以市場為導向,視顧客為上帝,而有些管理者仍未適應外部經濟環境的變化,樹立市場競爭觀念,沒有充分認識到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下,企業之間競爭的實質是企業成本的較量。
3 企業管理者短期行為的制約。由于現在有些企業管理者的流動性較強,為突出其任職期間的工作業績,很少關心企業的發展后勁,在成本費用的劃分等、這樣便給后任的管理者改進成本管理帶來了困難。
4 成本激勵約束機制尚未健全。企業不能嚴格執行成本管理制度,缺乏應有的成本管理內部牽制制度。管理者可以任意接觸修改成本資料粉飾會計報表,這種做法不僅使企業無法獲得準確的成本資料進行管理,而且會破壞市場經濟的正常運行。
5 技術創新動力不足。技術水平的高低對降低成本有著直接影響。企業管理者為了降低產品成本,就需不斷提高技術水平。
6 忽視專業人才在成本管理中的積極作用。現在有些企業漠視人才、任人唯親,職工培訓可有可無,高素質人才招聘力度不夠,導致人才流失嚴重,人員素質不高,創新能力不強,嚴重制約了企業成本的降低和效益的提高。
三、現代企業成本管理創新的具體措施
1 樹立成本管理戰略觀,拓寬“降本”新視野。為使我國企業產品在價格上能與國外大公司抗衡,企業成本管理必須適應戰略管理的需要,實現成本管理觀念的轉變。
2 正確認識成本,擴大成本控制新范圍。首先制定目標成本,堅持全面的分析成本,企業各級管理部門負責組織進行近年來產品成本及費用支出情況的分析,收集、查找國內外同行業先進水平及本企業的歷史最好水平,按照產品成本及費用項目的構成進行縱、橫對比,找出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的原因,結合實際,制定目標。
3 注重成本效益觀,樹立“降本”新理念。在市場經濟體制下,經濟效益始終是企業管理追求的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也應樹立成本效益觀念,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向現代效益觀念的轉變。
4 擴產量降投資,創出企業新效益。面對國外大公司的市場之爭,國內企業對于自身具有一定技術優勢、有市場需求的產品,必須盡快達到規模經濟。
5 改進成本核算辦法,加大成本控制新力度。基層車間、班組直接影響產品制造成本的大小,為充分發揮其成本控制的職能,大幅度降低成本,必須結合實際,采取行之有效的成本核算辦法。
6 開發并應用新技術,實現成本新突破。技術開發應用,是提高設備效率、優化工藝和優化操作、趕超世界先進水平的重要手段,也是化解各種制約、消除節能降耗“瓶頸”、挖潛增效、降低成本的重要途徑。一方面企業可在經費有限的情況下,選擇一些影響重大的項目進行重點管理,分解目標、責任到人,組織技術攻關,力爭取得實質性突破。另一方面積極開發現代化成本控制系統,實施生產成本的全天候監控,實現節能降耗和信息流的科學管理,為及時、準確地進行成本預測、決策和核算,為有效地實施成本控制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