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促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也逐步實現會計電算化。會計電算化是當代電子技術和信息技術應用到會計實務中的簡稱,它是一個用電子計算機代替人工記賬、算賬、報賬以及替代部分由人腦完成的對會計信息的處理、分析和判斷的過程。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將電子計算機應用于會計工作,實現會計數據處理的電算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相對于企業會計而言,起步較晚。
一、事業單位實現會計電算化的意義及應用現狀
1 提高效率,減輕會計人員勞動強度
電算化會計工作的處理是通過各種業務處理程序,指揮計算機進行各種指令操作完成的。例如,原始數據的錄入;建立數據文件代替手工操作的賬薄;打印各種財務報表;進行日常管理所需的數據查詢等。這些原來靠人工進行的大部分計算,抄寫等工作均由計算機來完成,而計算機的運算和處理的速度是人所無法比擬的,因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 提高素質,促進會計工作規范化
實現會計電算化后,提高了會計數據的及時性和準確性,為整個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礎。由于電子計算機不僅能夠存儲大量的信息,而且可以以極高的速度和準確性進行數據處理,從而打破了手工操作的局限性,為日常管理提供了更為詳細,更加及時的信息。因此,會計電算化可以使會計基礎工作得到加強,使會計工作的質量大大提高,從而實現會計基礎工作的規范化。實現會計電算化后,事業單位會計人員有更多時間學習新的業務理論和管理知識,另外通過學習掌握電子計算機有關知識,知識結構得以更新,素質得以提高。
3 會計電算化是實現整個管理系統現代化的基礎工作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管理手段的現代化,各部門必將實現全面計算機管理,而會計是整個管理活動中數據最集中、資料最復雜的一個子系統,會計電算化是整個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其基礎工作之一。
二、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我國的會計電算化工作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不懈努力,已經經歷起步和發展兩個初級階段,目前已跨入有組織、有計劃的推廣普及及發展應用階段。但由于財會工作自身的特點,現階段我國會計電算化工作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制度仍不完善,存在著許多問題。會計電算化的實施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不僅包括前期的軟,硬件選用,會計人員上崗培訓,財務制度重新設計,還包括實施初期的手工與電算化會計系統并行運行及實施后期的功能擴展等。
1 認識上仍然存在偏差
會計電算化在我國的應用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至今已近30年的時間,但是在事業單位中由于對各種信息的敏感程度遠遠低于企業,使得事業單位從領導到財務人員對會計電算化認識仍停留在比較低的層次上,存在認識上的偏差。表現在:一是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會計核算工具的改變,甚至有的認為會計電算化只是用計算機代替人工,打出的賬比手工記的賬好看一些,搞不搞無所謂,看不到其對會計職能的深刻影響,因此對會計電算化工作一味求簡;二是許多領導對會計電算化存在片面認識,僅把會計電算化認為是進行現代管理的一種標志,當作樹立單位形象的一種手段,把計算機作為主要因素,把財會人員作為次要因素,只重視機的因素,不重視人的因素,不重視人員的培訓;三是部分財務人員錯誤地認為實行會計電算化只是一個形式,較為方便,沒有意識到實現會計電算化的重大意義,在實際操作中對于會計軟件的使用只局限在核算上,對于其他作用、功能不加以使用推行,以至于有些單位花錢買了軟件卻沒有真正使用。
2 軟件本身問題較多,導致電算化水平低
目前大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使用的各類財務軟件良莠不齊,不同程度存在著軟件版本較低,軟件后期維護不到位、軟件銜接差、軟件管理功能弱化等問題。有的單位使用的軟件提供商已經不存在了,軟件升級、維護等售后服務就無從談起;有的單位業務較為復雜,使用多種會計軟件,不同軟件在數據接口、使用方法上不一致,導致了報表匯總、數據查詢、數據傳輸的不方便;有的單位只重視報賬功能忽視管理功能,通常僅使用軟件中財務核算功能,對于業務核算、固定資核算、財務分析等功能模塊很少運用,沒有充分發揮會計電算化對加強財務管理的作用。
3 電子檔案制度不完備,信息安全意識不夠
許多單位實行會計電算化時間短,對會計電算化檔案的組成內容不甚了解,缺乏管理經驗,沒有及時制定相應的會計電算化檔案規章制度,造成存儲在磁盤上會計資料未能及時備份、歸檔,從而存在嚴重的財務信息安全隱患。在審計工作中,經常遇到數據采集時,被審計單位才進行電子數據的備份、歸檔處理。
4 財會人員知識技能欠缺,難以適應財務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會計電算化的應用,對會計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求會計人員必須掌握一定的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掌握相關的計算機知識、財務軟件系統的使用技術以及管理、維護。很多單位的會計人員業務經驗豐富,但計算機專業知識卻很匱乏,難以勝任用計算機處理會計業務工作,盡管進行了電算化培訓學習,仍難以應對運用中出現的各種問題。
三、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1 積極推廣普及會計電算化管理
目前,計算機在我國會計工作中的應用已經具備相當規模,成為我國計算機應用中發展最快、最為活躍的一個領域。因此,各級領導和財會人員要轉變觀念,理解會計管理的發展,重視會計電算化工作的開展,對電算化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和挑戰,要積極面對,攻克難關。
2 因地制宜搞好會計電算化工作
應區別事業單位的不同情況,促進基層單位逐步實現會計電算化。各基層單位應當根據本單位經營管理的需要,積極創造條件,逐步實現會計電算化。對于開展會計電算化初期的單位,應當鼓勵其采用通過評審的商品化會計核算軟件和業務主管部門推廣的通用會計核算軟件;對于已經有一定會計電算化基礎,而且一般通用會計軟件不能滿足其會計管理要求的單位,應當鼓勵其自行開發或委托開發適用于本單位的會計核算軟件;全面實現會計電算化的單位,要在完善會計電算化系統和制度建設的同時,逐步與單位內部其他管理系統聯網,推進單位整個管理系統的現代化。
3 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人才培訓
會計電算化人才缺乏是制約我國會計電算化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要大力培訓會計電算化人才,應該立足于在職會計人員的會計電算化知識培訓。培訓可分為操作人員、系統維護人員、程序設計和系統設計人員等層次進行,從基本知識培訓抓起,逐步提高。會計電算化知識應逐步成為在職會計人員必須具備的知識之一,其培訓工作要逐步納入會計專業技術資格考試、會計證考試和在職會計人員培訓的相關課程中。
4 努力做好會計基礎工作
網絡環境下,會計電算化系統要求原始會計數據標準化和規范化,所有錄入到電腦里面的會計信息必須代碼化,以便于電腦集中處理。同時,所使用的代碼必須與財政部規定相符,與網絡環境對會計數據的傳輸要求相一致,從而更好地發揮網絡的優勢。加強管理人員的現代化管理意識,在整個組織管理現代化總體規劃的指導下做好會計電算化的長期、近期發展規劃和計劃并認真組織實施,重新調整會計及整個企業的機構設置、崗位分工,建立一系列現代管理制度,提高組織管理要求。
5 加強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管理制度建設
(1)隨著會計電算化的普及與財務軟件功能的不斷增加,針對會計電算化工作出現的新問題,對現有的相關法規進一步補充和完善,通過準則類法規對會計電算化進一步約束,使會計電算化工作走上規范化的道路。細化對商品化軟件的評審規定,杜絕軟件的非法功能。
(2)建立健全一整套電算化模式下的規章制度,形成良好的內控環境。這些內控制度的建立應遵循以下原則:不兼容權限必須分離原則;相互制約原則,安全、保密原則;內部防范原則。
總之,會計電算化是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必由之路,行政事業單位應從硬、軟件兩個方面著手,加強研究,發現問題,及時處理,采取相應措施解決電算化工作碰到的障礙,使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持續健康開展,早日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