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從總體上看,企業還缺乏對預算管理系統的研究,對預算管理體系的定義還僅局限在預算模式和內容體系方面,沒有一個完整、全面的把握,也缺乏對預算管理體系的構成進行系統的設計和整合。本文擬結合我國企業的實踐,針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若干對策性建議。
一、當前企業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1 預算目標脫離企業戰略目標
多數企業因為預算只是對預算年度內的經營事務做出安排,具有相對的短期性。但為了使預算兼顧企業長短期利益,需具有整體性、長期性和相對穩定性。
2 預算管理被視為純財務行為
全面預算是在財務收支預算基礎上的延伸和發展,以致很多企業都認為預算只是財務行為,應由財務部門負責預算的制定和控制,甚至把預算理解為是財務部門控制資金支出的計劃和措施。
3 預算編制內容不完善
企業預算管理的內容只涉及損益性財務預算,有關資本性支出預算及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預算的編制并沒有引起企業應有的重視,缺乏資產負債預算、資本支出與現金流量預算的整合,缺乏嚴密的邏輯關聯,不能將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階段有機地聯系在一起。
4 預算重編制輕執行
編制預算時轟轟烈烈,但執行時卻走過場。預算管理出現“重兩頭,輕中間”的現象,沒有把重點放在日常的跟蹤和調控上,預算執行過程缺乏有效的監督手段。
5 預算松弛現象普遍
預算松弛主要表現為預算執行者在制定預算的過程中,低估收入或高估成本,故意夸大預算的完成難度,因而,達不到預算管理的真正目的。
二、新形勢下做好預算管理工作的措施及對策
1 銜接好預算目標與企業戰略
首先,要把預算目標作為企業預算管理體系中的第一要素。從形式上看,預算目標表現為由多個單項預算組成的責任指標體系,但從本質上說,預算目標應是企業戰略目標的體現,預算管理是對未來的戰略管理,一定時期內的預算管理是企業實現長期發展戰略的基石。銜接預算與企業戰略的關鍵在于預算目標的確定。為使預算管理更好地服務于企業戰略的實施,在確定預算目標時應該從目標的導向性、目標的可操作性、目標的層次性、綜合運用遠景目標等方面予以考慮。
2 進一步提高預算信息質量
一個科學合理的全面預算應建立在信息充分、預算指標符合實際的基礎上,并經過科學的編制程序,在企業的各級部門經歷一個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反復編制過程。從某個角度講,參與制預算就是上下級之間的一個信息交換過程。預算相關信息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預算管理的成敗。因此要積極推行信息化管理,提高信息質量。企業應將預算管理進行電算化、網絡化管理,借助先進的信息及網絡技術,將企業的全部數據處理都利用計算機進行。預算的編制、調整到控制、考評都要通過網絡完成。這樣,不僅能大大節約企業的運行成本,而且數據能夠及時更新,也便于企業管理層實施實時控制,最大限度地發揮預算管理的功用。
3 預算管理要注重全員參與
全面預算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覆蓋企業的各個方面,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經營過程的始終。因此,企業開展全面預算管理需要企業全體員工的積極參與,企業應當充分調動全體員工的積極性,動員企業全體員工主動參與預算的編制和控制,使得企業全體員工都直接或者間接地參與預算管理過程,為更好地實施預算管理獻計獻策,真正實現企業全員參與預算管理,保證預算管理目標的全面達成。
4 處理好預算管理與現行管理流程之間的關系
全面預算管理涉及企業管理的各個層面,而部分企業現行的管理辦法或沿襲的處理流程與全面預算管理的要求是不相符的,要處理好預算管理與現行管理流程的關系,就需要在兩者磨合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調整,即對于原有管理體制鏈條太長,流程不暢的事項,以預算為起點來推動其他管理流程的改進,根據預算管理實際達到的水平制定可行的過渡方案,逐步優化流程,提高效率;同時也通過明確各責任中心在預算執行過程中的責任,促進相關職能主管部門提高其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5 建立科學的全方位考評制度
考評階段是預算管理的最后一個階段,將對整個預算運行情況進行最后總結,并給予相應獎懲。考評階段如果能夠正確發揮作用,對預算的編制、執行、調整都會產生積極的影響。另外,應擴大考評的范圍,不能僅僅對預算執行情況及執行結果與預算目標進行差異分析,應對預算的編制、執行、調整進行全方位的考評,對編制與調整也同樣要獎懲嚴格分明,以提高這兩個階段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