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會計職業道德,就是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在履行職責活動中應具備的道德品質。它既是會計工作要遵守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也是衡量一個會計工作者工作好壞的標準。因此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依然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筆者結合自己的工作對當前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切實的對策,為讀者提供了可供借鑒的參考。
關鍵詞: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必要性;問題;解決對策
根據近些年的討論,比較公認的會計職業道德的內容為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準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會計職業道德是約束一個會計的行為準則,是一個高素質的會計人員必不可少的行為標準。
一、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
第一,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推進,舊的道德傳統嚴重阻礙了新體制的運行,阻礙了市場經濟的健康發展,這為會計職業道德建設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市場經濟是按照價值規律的要求實現社會資源合理配置的經濟運行方式;價值規律是商品市場經濟運行的基本原則。國家的宏觀調控必須通過制定和實施符合價值規律要求的經濟政策以及利用經濟杠桿來實現。如果會計人員違背會計職業道德,那么,市場經濟就難以形成平等的競爭機制。
第二,當前我國經濟成分日益復雜,生產方式及人們的生活方式都有了很大變化,國家、集體、個人三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及人事關系比過去大大復雜化,為了配合復雜的經濟生活和日益頻繁交往的人際關系,調整好各方面的利益關系,在會計領域必須加強會計職業道德建設,強化會計人員的會計職業道德意識。
第三,規范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規則主要體現在各種財經會計法律、規章制度之中,但在強調運用會計法規、法令、紀律來規范會計人員職業行為的同時,仍必須輔之以會計道德規范。原因在于法律的完備總是相對的,再完善的法制總會存在某些“空隙和漏洞”。假如會計人員沒有良好的職業道德以自我約束,就會想方設法搞投機,鉆空子,破壞社會主義會計活動的正常運行秩序,嚴重影響生產經營決策和資本投資決策。
二、當前我國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存在的問題
1 職業道德品質敗壞,偽造變造會計資料,謀取非法利益
在建立市場經濟體制的過程中,社會不良風氣給會計人員職業道德造成了重要的影響。人們在追求物質利益時,個人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逐步抬頭,私欲不斷膨脹,削弱了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部分會計人員不顧會計行業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的道德規范。在個人利益的驅使下,不顧一切地故意偽造、變造、隱匿、毀損會計資料,他們利用職務之便監守自盜,大肆貪污。如被稱為“新疆第一貪”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侯俊杰,在被捕前是新疆建設兵團棉麻公司副總經理、總會計師。為博得其情婦的歡心,他利用手中職權,采用銷毀原始憑據重新做賬,重復入賬減少公司利潤,虛掛虛沖等手段瞞天過海,侵吞棉麻公司、農一師棉麻公司、通聯公司等單位公款上千萬元,將巨額國有資產化為烏有。
2 迫于領導的壓力被動做假,直接導致會計信息的失真
在目前的經濟社會中,會計人員與單位負責人在地位上屬從屬關系,也就是說單位負責人對他們的工作完全擁有領導權和管理權。有了這種天然的從屬關系,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在單位會計工作中,能否發揮作用,和發揮作用的大小,也就不可避免地具有了從屬性。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激烈競爭,使部分會計人員經常面臨被辭退、下崗、失業的威脅和壓力,會計人員如果不聽領導的安排或不按領導的意圖辦事,就可能失去工作,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平常較為敬業的會計人員在面臨授意、指使、強令其偽造、變造會計資料時,出于無奈被迫放棄職業道德、失去原則違心操作,而有些人甚至淪喪了職業道德,發展到主動配合,并且表現出了高超的技術處理能力,操作極具隱蔽性,一般檢查較難發現,易于逃避外部監督。雖然也有些會計人員因缺欠職業道德而造假,但究其根源還是手握大權的幕后指使人所造成的。如國內聞名的銀廣廈案、藍田股份案等等,都是企業負責人直接指使和策劃下造假的。這些曾號稱是中國績優股的企業,竟然統統是造假大王。這些案例從表面上看是會計人員不良職業道德的表現,其實是單位負責人意志的體現,是單位負責人不良道德的直接結果。
3 缺乏應有的敬業精神,會計職業勝任能力較差
有的會計人員默守陳規,不求上進,缺乏鉆研業務、精益求精的精神,缺乏職業理想和敬業精神。他們業務知識貧乏或知識老化,專業技術水平低,無法按照新規定開展工作,同時,他們不學法,不懂法,對會計準則、會計制度也知之甚少。他們既談不上遵紀守法,更不能依法辦事了。在日常工作中,經常出現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造成企業法律意識淡薄,削弱了企業自我約束能力。當企業的財務行為與會計法規制度發生抵觸時,往往片面強調搞活經營,而放松了對違紀違規行為的監督。況且目前會計監督、財政監督、審計監督,稅務監督等監督標準又不統一,各部們在管理上各自為政,功能上相互交叉,造成各種監督不能有機結合,不能從整體上有效地發揮監督作用。內部審計作為國家監督體系的組成部分之一,代表著國家利益,通過企業經濟活動的監督和控制,保證國家財經法規的貫徹執行。單位領導迫于各種壓力,不得不設立內部審計部門。其實這種內部審計機構,往往不能被企業真正所接納,基本上起不到監督的作用。
三、提高會計人員職業道德素質的切實措施
1 樹立誠實守信的思想觀念,保守單位機密
會計是誠信行業。會計人員作為市場經濟活動的特殊從業人員,除了應有較高的專業水平外,還應具有誠實守信、客觀公正的職業修養,應當始終如一讓自己的行為保持良好的信譽,不得有任何有損于職業信譽的行為。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會計人員有機會了解到單位和客戶的一些秘密,這些秘密一旦泄露,會給單位的經濟利益造成重大的損害。我國有關法律制度對會計人員保守秘密作了相關規定,泄密是違反法律的行為,因此,會計人員要對自己知悉的機密在任何時候都要嚴格保守,不能信口吐露,也不能為了私利而向外界提供或自我利用。
2 樹立實事求是的思想觀念,做到客觀公正不弄虛作假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市場的主體,企業有了比較充分的自主權,這其中也包括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的選擇權。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選擇空間的存在,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了可能。為了防止企業人為操縱利潤,維護相關各方的經濟利益,會計人員在處理會計事務時,必須遵循其內在客觀規律和要求,做到實事求是,按照事物本來面目去反映,合理確認和計量會計要素,審慎選擇。
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以不做假帳為道德準繩,以《會計法》為行為準則。這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會計人員道德素質的一種體現。做好會計工作,保證會計工作的質量,專業知識和專門技能與實事求是的精神和客觀、公正、嚴謹的態度同樣重要。
3 要有終身學習的思想觀念,始終做到依法辦事
學習是提高會計人員素質的重要手段。特別在當今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更新速度很快,學習不再是人生某一階段受一次性教育就一勞永逸的事情。終身學習已成為社會和公民的共同目標,也是會計人員必須堅持的,只有這樣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適應工作的需要。首先,加強理論學習。會計人員要學好政治理論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做好會計工作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其次,加強法律法規學習。必須學習掌握財經方針政策和各種會計法律法規,確保財務處理的正確性;最后,堅持依法辦事。會計工作以法律法規為指導,以會計處理為載體,涉及社會經濟生活中的所有經濟事項和各種人。會計人員必須遵守《會計法》和相關的法規、制度,做到不惟上,不惟權,不惟情、不惟錢、只惟法。
4 樹立愛崗敬業的思想觀念,始終做到熱情服務
作為一名財會人員,必須熱愛本職工作,安心本職工作,必須做到樂業、敬業,并以出色的工作去贏得社會對會計職業的尊重和信任。熱愛自己職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會計人員明確了這個出發點,才會努力鉆研業務技術,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具體從事的會計工作要求。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應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過硬的基本功。同時,會計工作的特點決定會計人員應當熟悉本單位生產經營和業務管理情況,以便運用所掌握的會計信息和會計方法,改善單位的內部管理、提高經濟效益。工作態度是會計人員正確履行職責和義務的基礎,也是圓滿完成會計工作前提條件。會計人員在從事業務活動時,要做到勤業、創業,同時應該積極主動,發揮才智,銳意開拓,勇于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