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法國特約記者 陳 靜 剛 峰 本報記者 常黎明
法國前總統雅克·希拉克28日至29日訪問中國。與此前中法兩國媒體多次提及的“法國前政要密集訪華”所渲染的高調大為不同的是,希拉克此行可謂相當低調。除在外交學院發表演講外,沒有安排任何媒體專訪,也沒有召開新聞發布會。但中國學者認為,盡管從媒體宣傳角度講,這是一次低調來訪,但從影響看,希拉克的來訪是中法關系繼續改善的好兆頭。
希拉克此次訪華隨團共有9人,以“希拉克基金會”人員為主。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28日下午在釣魚臺會見了希拉克。胡錦濤說,希拉克是中國人民尊敬的老朋友、好朋友,無論是在擔任總統期間,還是卸任以后,一直致力于中法友好。中國人民對此是不會忘記的。希拉克說,中國是個一貫熱愛和平的國家,中國的和平發展有利于世界的穩定和進步,我們對中國的發展充滿信心。
29日上午,希拉克在外交學院發表了題為“金融危機與新的全球治理”的演講。他強調,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位置在關鍵時刻賦予其新的責任。世界需要中國的智慧和參與,需要中國在國際大家庭中發揮平和的建設性作用。“因為中國始終體現了一種平衡的力量,它建立在注重行動與思想的長遠時效觀上。這樣的時效觀使我們受到啟發,并指導重建國際體系。”
在中法關系經歷波折后,有關法國政要今年將陸續訪華的消息最近引起兩國媒體的極大關注。有法國媒體甚至將4月稱為“法國政要訪華月”,中國媒體也將希拉克來訪視為“訪華月”的高潮。然而,盡管這次有近40家媒體向法方提出了專訪希拉克的要求,但法方稱由于時間緊張,無法安排媒體專訪,也不舉行新聞發布會。不少記者表示遺憾。據《環球時報》記者了解,希拉克卸任后一直較為低調,在法國國內都很少接受媒體采訪。
外交學院副教授李旦29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中方對希拉克此次來訪給予了很高禮遇,法方則希望盡量淡化這次訪華的政治色彩。這一方面是因為希拉克本人卸任后一直不愿多談政治,另一方面也因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為宣傳和推廣“希拉克基金會”的公益活動,他不希望這一主題被媒體大量有關中法政治風波的報道所削弱。但李旦認為,希拉克的來訪是中法關系繼續改善的好兆頭,“中國和法國都是承擔重要國際責任的大國,如果雙邊關系出現問題,沒有人能從中受益,繼續改善關系不僅是中法關系這道題的最佳答案,也是唯一的選項”。
盡管希拉克訪華似乎有點刻意保持低調,但法新社和《費加羅報》等媒體還是將他的來訪與中法關系的進展聯系起來。《費加羅報》寫道:“希拉克在中國很受歡迎,他對中國了解深厚,被稱為這一國家的老朋友。這種同時存在于官方與民間的深厚感情與其繼任者薩科齊在處理中法關系方面遇到的困難形成了鮮明對比。”歐洲一臺稱,希拉克訪華是“私人訪問”,而“私人訪問”更能突出法國現任總統薩科齊“和中國的緊張關系”。
法國著名民意調查公司Ifop最近針對法國政治人物的支持率進行了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希拉克的聲望遠遠高于許多現任領導人,以74%的支持率居于被調查的50位法國政治人物之首。盡管希拉克已遠離政壇,但他的一言一行仍被認為有很大影響。▲
環球時報20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