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紐約時報》4月27日文章,原題:山寨手機風行中國 提到仿冒iPhone手機的Hi-Phone,深圳一家大型電子商場的售貨員說:“它同真品一樣好用。”在同一個市場,還有幾十位攤主在兜售假冒的諾基亞、摩托羅拉和三星手機,還有他們毫無顧忌的“山寨手機”。
生產手機零部件的三胞半導體公司銷售經理熊婷(音)在訪問深圳時說:“5年前,山寨手機還不曾出現。因為你需要有設計室、軟件人員和硬件設計。但現在,一個只有5名員工的小公司即可仿制。百里之內,可以找到你的全部供應商。”
技術進步使得中國數以百計的小公司擁有批量生產山寨手機(黑市手機)的能力,即使這些小公司只有10名雇員。每部手機的售價通常只有20美元。
隨著中國公司努力提升制造業價值鏈,完成從玩具和服裝到電腦和電動汽車的升級,山寨工廠也在升級。在仿制豪華箱包和廉價DVD多年之后,它們開始與世界大牌手機廠商爭奪市場份額。
市場研究公司加特納(Gartener)指出,近幾年來,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手機市場,山寨手機的銷量已占市場總銷量的20%有余。
山寨產品還非法出口至俄羅斯、印度、中東、歐洲,甚至美國。IDC公司資深分析師王繼平(音)說:“山寨手機市場正在瘋狂擴張。”
地下公司甚至搶走了中國本土手機廠商的市場份額。通過逃避納稅、監管和安全檢查,它們擁有本身固有的成本優勢。▲(作者大衛·巴博薩,王曉雄譯。本文英文原文見4月30日環球時報英文版第14版。)
環球時報2009-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