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國資委宣傳工作局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企業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服務企業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切實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精神文明建設的方針指示和工作部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為實現企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思想保證、智力支持、精神動力和良好文化條件。今年1月,中央文明委召開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表彰大會,對全國文明單位和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進行了表彰,34家中央企業榮獲全國文明單位稱號,53家中央企業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稱號(不含地方省市推薦的中央企業)。
把精神文明建設工作納入企業發展戰略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不斷完善
中央企業各單位高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堅持把精神文明創建工作作為提高員工素質、增強企業凝聚力、樹立企業形象的重要抓手,不斷強化精神文明建設長效機制建設。一是從企業發展戰略的高度,高起點規劃精神文明創建工作,明確了創建目標,制訂了創建規劃和方案,有計劃、有部署、有措施、有檢查,層層落實責任。二是建立健全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基本形成了黨委(黨組)統一領導、黨政共同負責、政工干部為骨干、群眾組織為依托、黨政各部門分工負責、齊抓共管、員工廣泛參與的運行機制。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機制,把精神文明考核納入企業績效考核體系,加大投入,改善員工的工作和生活條件,創造一流環境。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國鐵建、水電建設集團等所屬的有關企業還專門設立了精神文明建設專項資金和年度專項經費。國電集團本部、大唐集團本部、中電投本部、中石油勘探開發公司等單位本著“一切為了員工”的工作理念,開辦了員工餐廳、小超市、文體活動中心、閱覽室等,想方設法做好后勤保障,解決員工后顧之憂,激發了員工的積極性和歸屬感。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保證和促進了企業思想道德建設水平不斷提高
中央企業各單位緊密結合企業改革發展的要求,通過三個結合,把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融入企業思想道德建設之中,增強了思想道德建設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一是在提煉、確立企業價值理念體系的過程中突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要求,做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與企業價值觀教育相結合。二是把愛國奉獻與弘揚本企業優良傳統貫穿到日常宣傳教育過程之中,做到愛國主義教育與愛企愛崗敬業教育相結合。三是把全面提升員工素質作為思想道德教育的出發點與落腳點,做到思想道德教育與員工素質教育相結合。中國北車在創建“五型”(“學習型、開拓型、服務型、廉潔型、和諧型”)總部上下功夫,努力把總部機關打造成服務意識強、管理效率高、作風形象好的現代管理團隊,受到基層好評。航天科工、中航集團、中國中鐵、中交集團、保利集團等企業在提高員工素質、建設和諧企業、樹立良好形象、提升企業文明程度等方面收到了好的效果。
把創建活動深入滲透到企業文明生產現場管理各個方面,精神文明建設作用日益顯現
中央企業各單位注重結合企業實際,突出企業特點,把精神文明建設各項活動與企業生產經營中心工作緊緊結合起來,有效地促進了企業管理水平提升。一是緊密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工作開展創建活動。特別是一些窗口服務型企業,如:國家電網公司、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等,堅持向社會作出服務承諾,創建服務熱線,制定了違諾處罰辦法和群眾舉報程序,增強了干部職工文明服務、規范服務、主動服務的意識,大大提高了服務水平。二是把精神文明建設滲透到企業日常管理之中,現場管理與文明生產水平得到提升。航空集團、兵器集團、華電集團、神華集團、水電顧問等企業把精神文明建設融入、滲透到企業管理中,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三是把提高干部員工素質,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各中央企業在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以能力建設為核心,以提高素質為根本,大力實施人才強企戰略,不斷加強員工隊伍建設。中國鋼研、中國二重、中機集團、中國北車、中國南車等中央企業廣泛開展 “學習型企業”創建活動,組織各種勞動競賽、技能比武和“五小”活動,為員工崗位成才搭建平臺。國家電網河北滄州分公司還在員工中開展國學教育,培養員工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
積極履行社會責任,精神文明建設在奉獻奧運、抗擊自然災害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中央企業各單位把認真履行社會責任作為重要工作,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抗擊冰雪、抗震救災等重大事件中作出了重要貢獻,提升了企業社會形象。一是緊緊抓住在首都舉辦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重大歷史機遇,以“迎奧運、講文明、樹新風”活動為契機,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參加各類奧運活動,大力倡導崇尚文明、講究禮儀、遵守秩序、愛護環境的良好風尚,提高了干部職工的整體素質,為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營造了良好的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二是把服務奧運、奉獻奧運作為中央企業的重要職責,堅持貫徹“綠色奧運、科技奧運、人文奧運”理念,積極參與“鳥巢”、“水立方”等奧運工程項目的設計建設、“祥云火炬”、“圣火塔”等奧運配套設施的研發制造,在能源、交通、通訊、服務、志愿者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綜合保障,以過硬的作風、周密的措施、細致的工作,為舉辦奧運會作出了重要貢獻。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國航等企業作為2008年奧運合作伙伴,恪守為奧運會提供“最先進的技術、最豐富的業務、最周到的服務”的承諾,在奧運保電、移動通信網絡傳輸、航空運輸等方面出色完成了奧運保障任務。航天科工、中航集團、中國兵器等企業運用先進科學技術,為奧運會開、閉幕提供了設備技術保障。神華集團、中國華能、中國國電、中航油等集團在保證奧運會電力、油料供應方面作出了貢獻。很多電廠承擔著為首都奧運供電的任務,在煤炭漲價的情況下,寧可虧損購買高價優質煤,確保了奧運供電。三是認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抗擊冰雪、抗震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南車集團、中國中鐵、中國鐵建、水電集團等企業在南方抗冰搶險和“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中,不畏艱難,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精神,奪取抗冰搶險保供電、地震災區供電搶修、寶成鐵路109隧道塌陷搶修、堰塞湖險情排除等艱巨任務的重大勝利,積極為災區捐款捐物,奉獻愛心,得到了黨中央、國務院的充分肯定以及災區地方政府和人民的贊譽。
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精神文明建設的主線,極大地豐富了中央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內容和方法
中央企業各單位充分認識企業文化建設對于培育職工正確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追求、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習慣、對于企業樹立社會責任意識、塑造企業品牌的重要意義,普遍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重要的載體和抓手,貫穿于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有效地推動了精神文明建設。通過企業文化建設,各企業強化了誠信經營、服務社會、報效國家的理念,強化回饋社會、回報股東、關愛職工的意識,無論是節能減排、保護生態和環境,還是扶貧開發、幫貧濟困、賑災救危、助學興教,都自覺走在前列,作出表率,樹立富有責任感、道德感和正義感的企業形象,贏得了社會贊譽,也進一步增強了企業的軟實力。
[責任編輯 李萬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