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新 劉紅霞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越來越重要。本文對影響會計政策制定或選擇的因素進行分析,然后,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中存在的問題做了較全面分析,最后指出了措施和途徑。
[關鍵詞]會計政策 上市公司
一、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分析
盡管企業會計政策選擇具有客觀必然性,但會計政策的選擇卻不是一個單純的會計問題,它是企業與各利益集團處理經濟關系,協調經濟矛盾,分配經濟利益的一項重要措施。形式多樣的會計政策選擇為不同利益集團爭取于已有利的“經濟后果”和政治利益提供了可能。
目前,我國上市公司中存在較為普遍的濫用會計政策、進行會計操縱誤導乃至欺詐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現象。除了經濟利益驅動之外,主要是逃避市場管制動機、隱性分紅動機、債務契約動機和政治成本動機使然。“利用會計政策選擇作弊是一種不通過實實在在勞動就可以改變業績的捷徑。”會計準則的經濟后果往往也是借助于會計政策選擇來實現的。因此,濫用會計政策選擇會嚴重影響會計信息的質量。
二、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的主要問題
企業會計政策的選擇不僅受到經濟因素、政治因素、法律因素以及企業主體自身因素等影響,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動機影響,目前,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會計政策選擇不規范,利用會計政策選擇進行盈余管理的現象比較普遍。許多上市公司為了發行上市,保配資格,避免懲罰等目的,濫用會計政策的選擇權,采取種種措施,甚至突破會計制度與會計準則的限度。這就造成了會計政策失真現象比較嚴重,給投資者等相關利益方造成巨大的損失。
2.會計政策的選擇空間大。我國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對同類交易采取不同的會計政策,并允許自發性的變更會計政策、會計估計。如對存貨的計價、固定資產折舊的計提可采用不同的方式,這種做法的初衷是使上市公司能提供有關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等更相關、更可靠的信息。但是,由于會計制度和會計準則留給企業的選擇過大,使得一些上市公司鉆自發性的會計政策變更的空子,隨意變更會計政策或會計估計,為滿足不同目的之需將盈虧調前、調后。
3.會計政策的選擇揭示上,很多企業沒有充分披露會計政策選擇情況,政策選擇的透明度不高。
三、規范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措施
1.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結構,規范我國會計政策選擇
我國上市公司治理結構方面存在的缺陷已經對企業會計政策選擇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因此,要規范我國的會計政策選擇,就必須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結構。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實現會計政策選擇具有帕累托效率,促進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不斷提高。
2.繼續大力實行股權分置改革,逐步實現上市公司股權全流通
股權分置改革為上市公司治理進一步完善創造了條件,目前股權分置改革已接近尾聲,絕大多數上市公司已完成或進入股改程序。股權分置改革及全流通帶來的若干制度和市場結構變化,必將對上市公司治理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上市公司股權結構的合理化是解決其他治理結構問題的關鍵。
3.進一步深化國有資產管理體制改革,實現國有資產所有者到位
國資管理體制的核心問題是明確國家在國有資產和國有控股企業經營與管理中的職責,明確其行使所有者權利的目標和手段,以及制定清晰、穩定的所有權政策。實現國有資產所有者到位,是確保會計政策選擇以企業利益最大化為原則的必要保證。
4.強化董事會的決策職能
通過采取聘請具有專業知識和豐富經驗的獨立董事、為董事參與公司決策提供有效激勵、加強董事與經理層的交流等措施,強化公司董事會在企業經營發展中的決策職能,充分發揮董事會在決策中的核心作用,對經理層進行有效地約束和激勵,保證由經理層做出的會計政策選擇能夠與股東的利益保持一致。
5.完善經理人市場
經理人的選擇權應歸上市公司自身所有,利用經理人市場的競爭機制促使企業經營者從長遠利益出發,在進行會計政策選擇時把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放在首位來考慮。
6.不斷改進政府對資本市場的監管
建立一整套科學合理的標準,對上市公司的經營業績和發展潛力做出公允地評價,同時引導上市公司走健康發展的道路。上市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離不開資本市場的發展,有效的資本市場能夠鼓勵企業做出富有效率的會計政策選擇。
四、作為我國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途徑
1.證券部門應加大對上市公司會計政策選擇的監管力度
由于我國目前股票市場的稀缺資源仍然主要依據政府對上市公司的“報表業績”進行配置,上市公司在無法通過“實質業績”從而喪失資源配置的資格時,往往會利用會計政策選擇重組“報表業績”來實現在股票市場上的籌資。因此,證券監管部門應加大對上市公司特別是巨額虧損的公司會計政策的監管力度。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強制上市公司披露會計政策選擇和變更對利潤的影響程度。對于嚴重違反有關法規操縱損益的行為,應予以嚴肅查處,以確保上市公司的質量和整個證券市場健康發展。
2.強化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
注冊會計師的審計監督是企業合理運用會計政策選擇的外在保證。一是注冊會計師行業不能完全自我監管,證監會或由證監會的獨立委員會應該擔當監管職責,檢查他們的職業質量,并有權對違規會計事物所和注冊會計師進行處罰。二是加大違規成本,把處罰真正落到實處,追究有關人員的刑事和民事責任。三是在重視制度和懲戒的同時,也要對注冊會計師和其他市場參與者進行誠信教育。
3.加強會計隊伍建設,提高會計人員素質
為了提高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能力和會計信息質量,必須加強會計隊伍的建設,對現有的會計人員,要通過繼續教育等途徑使其知識得到更新,對不稱職的會計人員要調離會計崗位,要堅持資格考試和持證上崗制度。同時,對其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全面提高會計人員的思想道德教育與業務素質,培養一支具有風險意識、廉潔、高素質的會計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