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玉廷
[摘要]隨著國內保險市場競爭的加劇,保險公司對數據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深入。本文主要分析了保險公司存在的三大數據問題,歸納了數據治理在保險行業的特定含義,并描述了實施數據治理的條件和手段,提出數據治理是保險公司IT部門擺脫困境的機會。
[關鍵詞]保險公司 數據問題 數據治理
為什么要數據治理?筆者認為,這與國內保險公司數據現狀密切相關。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在數據存在三個問題,而正是這些問題,催生了數據治理概念的出現和流行。
一、國內保險公司在數據方面存在的三個問題1.數據邏輯割裂
所謂數據邏輯割裂是指表示保險經營管理活動各環節的數據之間缺少必要的邏輯校驗。后果:無法提供整體的信息。
國內各保險公司尤其是老牌公司的財務系統、核心業務系統、銷售支持系統以及CRM等都是基于獨立的需求在不同的時期分別建立的,缺少全局的角度進行規劃和設計,數據先天的存在邏輯上的割裂。其次是IT系統的建設缺乏長期的規劃。所謂長期規劃,是指系統的設計需考慮持續性發展的問題,也就是說要放眼長遠。國內的保險公司, IT系統在建設之初普遍存在缺少成熟的保險數據模型的問題,導致系統建設時對未來缺少預見性,當變化來臨時系統頻繁的升級,增減關鍵數據元,加劇了整體數據間的邏輯割裂。
2.數據不夠完整
所謂數據不夠完整是指保險公司采集到的數據不能夠滿足支持決策的需要,其主要的表現就是客戶數據和產品定價所需數據的不完整。后果:無法提供有效的信息。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以歸納為兩個方面:首先,是保險公司自身主觀的原因。一是與公司整體規劃和數據模型的缺失有關,IT系統在設計時沒有想到要采集某類數據;二是IT系統在建設時就決定不采集某類數據,影響保險公司作出這樣決策的因素也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基于對操作效率的要求,還有是實際操作時為了提高效率而不采集。其次,是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的原因。一方面是客戶在投保時確實無法提供相關信息;另一方面客戶擔心隱私泄密或者擔心被騷擾,投保時不愿意提供個人詳細的信息。還有各類中介機構為把持客戶資源,不愿提供完整的客戶信息給保險公司。
3.數據不夠真實規范
所謂數據不夠真實規范是指保險公司積累的數據不符合行業、公司的規則或標準要求,甚至虛假。在此以客戶信息和經營數據為例說明。后果:無法提供準確的信息。
導致保險公司積累的數據不夠真實規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主客觀的角度來看,歸納如下:主觀上,保險公司基于自身利益的驅動,為了迎合業績考核,定向的篡改數據或制造假業務,導致數據失真。客觀上,一是在目前國內信用體系還不夠完善,保險公司保密制度建設不到位的現實情況下,保險中介機構包括業務員擔心信息泄漏影響未來業績,提供的客戶信息不真實;另一方面,由于數據錄入人員的馬虎,內部數據檢驗不到位,導致數據失真或者不規范。
二、實施數據治理的條件和手段
數據對于保險公司的重要意義已經不言而喻,然而面對數據存在的上述種種問題,保險公司到底應該怎樣做才能達到支持決策的目的呢,筆者認為,實施持續性的數據治理應該是從浩瀚的問題數據中突圍的一條重要也是必要的途徑。
1.組織是數據治理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
一個跨領域的組織是數據治理工作得以順利實施的保障,這一組織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公司高層的授權和包括資深的業務與IT專家。該機構能夠理解公司戰略定位并參與戰略制定,掌握IT系統建設的決策權,能夠將數據戰略與業務戰略、IT戰略緊密結合。數據問題產生的原因決定了數據治理將涉及到內容廣泛的基礎性工作,包括:解決“管理隔離,導致IT隔離,導致數據割裂”的問題、監督保險數據模型和業務實務制度的制定、審核各類管理與考核規定對數據的影響。
2.培育企業數據文化是數據治理成功與否的關鍵
數據治理工作的一項核心任務就是要在公司內培育企業數據文化,數據文化的成功與否主要體現在公司全員對數據的認識上,而培育企業數據文化就是要達成“真實的數據才是公司財富”的共識,形成人人關心數據、尊重數據與自覺維護數據的氛圍,這既是數據治理工作的內容,也是能否達成治理目的的關鍵。
3.管理、保護和整合企業數據是數據治理的目的
數據治理的另一項核心任務是管理、保護和整合企業數據,這是數據治理的目的,通常采用的手段包括建章立制和監督、審計、處理與應用等。
建立完善的制度是達成治理目的的基礎。一是約束和要求數據治理工作本身的制度的建設,這是其他制度執行力的保障;二是信息化建設支持制度的建設,這是解決不同環節政策沖突的保障,目的是保證公司的信息化建設始終以數據為核心,一切架構和設計以及戰略規劃都圍繞著這個核心來進行;三是數據治理流程制度的建設,如數據修正制度和獎懲制度等,這是解決數據治理過程中所發現問題的依據,也是達成數據治理目的的途徑。
嚴格的執行監督、審計、處理和應用流程是達成治理目的的保障。監督的內容主要包括系統的新建、制度建立和制度執行,通過專家審核制度對可能危害和污染數據的新建系統、新立制度等作出否決,并利用授權對制度執行不力的機構與個人依“法”作出處罰;審計的內容主要包括已建系統、各項數據流、歷史數據和新采集數據,針對不同的內容,依據相關制度形成評估報告;處理就是對審計發現的問題采取特定的處理措施。
4.數據治理是IT部門擺脫困境、體現價值的機會
在公司期望數據能夠對決策作出有效支持和數據本身存在嚴重問題的客觀事實下,IT部門在數據應用層面處于尷尬境地。在不能實施完善的數據治理體系的前提下,IT部門主導并負責數據治理,雖然說怎樣獲得高層支持和如何將業務部門納入數據治理體系都是棘手的問題,但依據數據治理體系,提出治理建議,改進思維、能力、知識和服務模式,變被動為主動,將有利于IT部門緩解在公司數據應用層面所承受的壓力,實現自身價值被公司認可的愿望。
參考文獻:
[1]王和,吳鳳潔.保險公司IT治理若干問題研究[N]. 中國保險報,2007,6.
[2]ITMAN CLUB.數據治理與企業IT價值的實現[OL]. http://www.itmc.com.cn/issue/shidian/07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