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俊
每逢春節,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副大紅春聯貼在大門上,為節日增添喜慶的氣氛。春聯最講究對仗,讀起來抑揚頓挫。你想不想自己動手創作一副春聯呢?那就來學學下面的方法吧——
學寫春聯
從《春聯》這篇課文中,我們知道了春聯的內容和特點:
1. 要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詞語間停頓要一致。
2. 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除去一些入聲字,一般來說普通話里的第一、第二聲屬于平聲,三、四聲屬于仄聲。平聲字余音裊裊,回味悠長,所以上聯末句尾字用仄聲,下聯末句尾字用平聲,這就是傳統習慣的“仄起平落”。
3. 要詞性相對,位置相同。上下聯的詞性要相當,一般稱為“虛對虛,實對實”,就是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同的位置上。
4. 要內容相關,上下銜接。上下聯的含義必須相互關聯、銜接,但又不能重復。
春聯趣聞
關于春聯還有許多有趣的故事呢!
紀曉嵐是清代學者、文學家。相傳有一次他春節回家探親,鄉里有一家三兄弟請他寫春聯。他寫了一副“驚天動地門戶,數一數二人家”,橫批是“先斬后奏”的春聯。這一來可不得了,有人以“犯上”,告了他個欺君之罪。乾隆皇帝得知,立即召回紀曉嵐回京查問。紀曉嵐回道:“春聯是我寫的,沒有錯。這家老大是賣炮仗的,不是驚天動地門戶嗎?老二是集市上賣米的,成天‘一斗,二斗……地叫,不是數一數二人家嗎?
老三是賣燒雞的,這不是先斬后奏嗎?我題的春聯何錯
之有?”說得乾隆也笑了。
最古怪的春聯莫過于這副了——
上聯:長長長長長長長下聯:長長長長長長長橫批:長長長長
這是一位教書先生為一個賣豆芽的人寫的春聯。這副春聯一共用了十八個“長”字,它的正確讀法應該是:
上聯:chánɡ zhǎnɡ chánɡ zhǎnɡ chánɡ chánɡ zhǎnɡ下聯:zhǎnɡ chánɡ zhǎnɡ chánɡ zhǎnɡ zhǎnɡ chánɡ橫批:chánɡ zhǎnɡ zhǎnɡ chánɡ.
這副對聯的意思是:希望主人家的豆芽要常長常長,生長不止,越來越長,這樣他家的生意才能越做越紅火,生活才能越來越富裕。這副對聯巧妙地利用了多音字,字面上顯得十分別致,同時又表達了對主人家的美好祝愿。
現在,你對春聯是否多了一分了解呢?下面是三副春聯,可是被粗心的小楠弄混了,你能幫她將上下聯準確地搭配起來嗎?
綠柳吐絮迎春到紅梅點點繡千山
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含苞送冬歸
春雨絲絲潤萬物紅梅正報萬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