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 露
[摘要]本文思考現代建設創業型大學的浪潮中包裝設計教學的適應性,然后與現階段包裝設計教學進行比較。通過比較,筆者認為在包裝設計教學中綜合因素的重視是重要且必要的。本文是對社會大環境對包裝設計教學引導的嘗試思考,目的是希望更多的專業人士加入這個討論,早日解決這個問題。
[關鍵詞]教學 技術 藝術 包裝設計
一、包裝設計教學現狀
“大學的設計教學中,商業包裝設計是一門重要的專業課,前后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重點教授商業包裝設計的基礎理論,包括包裝材料和結構的認識以及設計前后的思維方式訓練等,第二階段則結合實際市場進行系列產品的包裝設計實踐,包括新品設計和舊產品改造。表面看,教學安排似乎是合理的,但教學的結果卻問題重重:(1)設計走位,即脫離市場、偏離產品自身定位的設計;(2)個性張揚失控,憑空想象,盲目主觀;(3)包裝概念化,裝飾化。”從學生們追求美感的思維出發點可看出端倪。作為設計學院的教學風格,當然提倡美感和創意,但這不是一切,更不能成為評判包裝作品優劣的唯一標準。單純談美感的設計只能算藝術作品,它悖離了設計應與商業緊密結合的精神。
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在做包裝設計時都過與追求形式化,只為好看,不為其他。也不去進行技術上的探尋。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學生最后的設計構想無法實現,或者無法適應市場的需求。還有很多學生畢業從事設計工作后,還需要用人單位進行二次培訓才能適應工作需求。這樣的情況與現在的市場需求是背道而馳的,在現在的經濟環境下更是如此。更糟的結果就是學生畢業后無法就業,更不要說自己創業了。我們不能培養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而是應該培養學生能為市場或社會產生效益的意識。這也就需要技術與藝術的融合,并使其在教學中得到充分的體現。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教師轉變觀念,而且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念的轉變。
二、包裝設計教學中技術與藝術融合的嘗試思考
1.要改變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創新是思維意識的表現,好的現代設計是創新思維表現的結果,創新思維意識先行,而后是設計,創新性設計,必需有創新性思維。愛恩斯坦曾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加重要”,這種“想象力”就是創新。”
中國的傳統教育模式必然導致在教學過程中教與學更多地采用聚合思維(集中思維、求同思維、正向思維),而很少強調發散性思維的培養(求異思維、逆向思維、多向思維)。在這種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的指導下,無論是從教學方法還是教學內容上都對學生的創造力的培養缺乏必要的支持。創造力來源于創造性思維,思維是人類智慧本能的體現,思維能力的培養也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思維力問題的解決,是解決創造力問題的基礎。這個問題一旦解決,我們可能會發現我們在教學中遇到的常見問題會迎刃而解。
2.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培養市場意識
包裝設計教學與相關行業、市場的關系十分密切,學生畢業工作后所進行的設計要直接經受市場的檢驗,并得到消費者的認同。在包裝設計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包裝設計理論和實踐的培養之外,也要將市場意識導入其中,使學生盡早了解社會、了解行業、了解市場,以縮短學生對市場認識的過程,使學生能夠盡早認識設計與市場的關系。讓學生在進行設計是,首先想到的便是市場需求。
3.要在包裝設計課程中對消費心理產生重視
包裝設計最主要的功能是保護商品,其次是美化商品和傳達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對現代消費來講,后兩種功能已經越來越顯示出重要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不再只滿足溫飽的生活,而對商品越來越挑剔。好的包裝設計除了解決設計中的基本原則外,還要著重研究消費者的心理活動,才能在同類商品中脫穎而出。在提倡差異化設計的今天,我們所需求的設計師必須具有較綜合的素質與技能。我們的培養目標應該定位為不但具有出色的設計能力,還有較強的市場與消費分析能力。誰能夠把握市場誰就能接近成功,這個商界的準則在我們進行包裝設計時也是適用的。消費的基礎歸根到底還是人,能否在設計時把握人的心理,決定了包裝是否能夠提升產品的附加值,是否能引導人們的消費行為。因此,消費心理學在包裝設計教學中的導入也是不可忽視的。
4.要加強學生設計中趣味性的體現
人們都喜歡在愉快的氛圍里接受信息,趣味性的設計能夠更好的做到信息的有效傳達。人們都喜歡看有趣的東西,針對于這一點我們應該滿足人們的需求。“如今的消費者欣賞情趣和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個性化、多樣化……商品包裝的作用取決于視覺刺激效能的大小。因此,包裝設計的趣味性很容易抓住顧客的好奇心理,易于產生沖動購買。”從前的包裝設計偏重在“包”與“裝”的實質功能上,而現在的消費市場千變萬化,生活水準的提升,消費者自我意識的抬頭,又需要面對眾多國內外的同類競爭廠商,因此,想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并非是件容易的事。我們在進行包裝設計教學時,應該注重引導學生的趣味性設計。讓學生確立滿足消費者口味的意識。
包裝設計看似簡單,實則不然。一個有經驗的包裝設計師在執行設計個案時,考慮的不只是視覺的掌握或結構的創新,而是對此個案所牽涉的產品行銷規劃是否有全盤的了解。包裝設計若缺乏周全的產品分析、定位、行銷策略等前置規劃,就不算是一件完備、成熟的設計作品。一個新商品的誕生,經由企業內部的產品分析、定位到行銷概念等過程,細節相當繁復,但這些過程與包裝設計方向的擬定卻是密不可分,設計師在進行個案規劃時,企業主若沒有提供這些訊息,設計師亦應主動去了解分析。我們應該綜合性的考慮這些問題,按照市場的需求和現實來培養學生。在現代的經濟環境下,我們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素質,提升學生畢業后的生存力與競爭力。這是社會所需要的,也是我們教師的責任。
三、結語
本文只是對于在現代社會大背景的綜合因素下對包裝設計教學的嘗試思考,在具體的問題方面還沒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法。筆者希望通過此文能夠引起學界更多的探討之聲,讓我國的包裝設計盡快的適應新的時代需求,并為我國經濟的發展輸送高素質的人才。
參考文獻:[1]楊敏.反思?商業包裝設計教學現狀[J].包裝與設計,2006,06.
[2]陳煒.包裝設計與消費需求[J].包裝工程,2007,28(4):274.[3]門小勇.平面設計史[M].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