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五洲
[摘要]構建和諧社會背景下對我國領導干部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構建和諧社會的關鍵在人,因此,新時期創新我過領導干部教育模式,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探討了我國領導干部教育模式的創新策略。
[關鍵詞]和諧社會 領導干部 教育 創新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描繪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路線圖,各級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就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組織者和實踐者。只有把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好,和諧社會建設才能有效組織,科學實施,扎實推進。因此,創造各種條件深化對領導干部的多方面知識的教育培訓,用科學的理論和知識把干部武裝起來,是培養領導干部的主要途徑。
一、領導干部教育培訓的指導思想創新
堅持正確的指導思想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2006年頒布的《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條例(試行)》對我國干部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作了明確的規定。具體內容集中體現了“四個一”的要求。一是堅持“一個根本指針,,即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二是落實“一個基本要求”,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按照實事求是、與時俱進、艱苦奮斗、執政為民的要求”來開展。三是抓住“一個工作重點”,即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必須“以增強執政意識、提高執政能力為重點”。四是圍繞“一個工作目標”,即通過干部教育培訓工作推動學習型政黨、學習型社會的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思想政治保證、人才保證和智力支持。我們只有牢牢把握“四個一,的要求,才能保證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
二、領導干部規范教育培訓的內容創新
領導干部教育培訓應當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按照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的要求,結合崗位職責要求和不同層次、不同類別干部的特點,以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文化素養和技能訓練等為基本內容,并以政治理論培訓為重點。
1.政治理論培訓
重點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正確政績觀的教育,黨的歷史、黨的優良傳統作風、黨的紀律的教育,國情和形勢的教育,引導干部堅定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持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夯實理論基礎、開闊世界眼光、培養戰略思維、增強黨性修養。對黨外干部,應當根據其特點,開展相應的政治理論培訓。
2.政策法規培訓
重點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的教育,進行黨和國家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外交、國防等方面的重大部署和要求的培訓,提高各級干部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
3.業務知識培訓
圍繞廣大干部履行崗位職責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開展崗位必備知識和能力的培訓、與本職工作密切相關的新理論新技能的培訓,著力引導廣大干部成為勝任本職工作的行家里手。現階段要認真組織干部學習研究社會建設理論與社會政策,加強對本地區本部門社會建設情況的調研,不斷提高管理社會事務、協調利益關系、開展群眾工作、激發社會創造活力、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維護社會穩定的本領,更好地肩負起帶領群眾推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任。
4.文化素養培訓和技能訓練
根據完善知識結構、提高綜合素質的要求,加強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方法的培訓,開展文學、藝術、歷史等人文知識的學習,著力提高廣大干部的科學素養和文化素養。
三、加強和改進領導干部實踐鍛煉
江澤民同志指出:“培養和選拔接班人,是關系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大戰略問題,如何培養和選拔得好,還有許多具體環節需要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對于領導干部實踐鍛煉工作中的“具體環節”確實應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
1.針對選派領導干部單一化等問題,要做到從個人成長方向和素質培養出發選派干部。對沒有實踐經驗的年輕干部,采取掛職鍛煉等基礎性鍛煉方式,到基層去經受磨練:對于那些長期在機關工作、經歷比較單一的干部,要采取異地交換和崗位輪換等資歷性鍛煉方式,實現定向選派、定向培養,改變干部自然成長的狀態。
2.針對實踐主體功利化等問題,要建立領導干部實踐鍛煉考核制度。定期進行干部考核和民主評議,對表現好的要給予表揚或提拔重用;對于表現差的要嚴肅批評,取消實踐鍛煉資格。要幫助干部克服臨時鍍金、急功近利、驕傲自大等錯誤思想,樹立扎根基層,干好工作的長遠意識。各級領導干部要用科學發展觀看特干部的政績,既看干部所負責的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又看財政收入、社會就業、人民生活的狀況;既看經濟發展現狀,又看經濟社會與人和諧發展情況;既看工作環境和條件的優劣給工作帶來的影響,又看在現有基礎上的作為:既看平時的工作能力,又看在重要時期、重點工作、重大事件中的決斷魄力和應對能力;既看領導干部的業務能力,更看干部的政治素質、帶班子、帶隊伍的能力。
3.針對管理工作粗疏化等問題,要建立領導干部實踐鍛煉的保障機制。對選派領導干部的職級,原則上按同級安排;對戶籍和家屬管理,原則上應做到人走家搬,人回家隨。切實解決好他們的住房、愛人工作和子女上學、就業等問題,充分調動干部實踐鍛煉的積極性。
參考文獻:
[1]江澤民.江澤民論黨的建設[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2]本書編寫組.構建社會主義和諳社會學習讀本[M].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2006.
[3]李莉.新時期中高層領導干部教育培訓模式初探——以中國浦東干部學院中青班為例[J].領導科學,20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