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琴
[摘要]隨著企業經營方式的復雜化和企業信息使用者的多元化,內部審計機構作為企業內部的一個監督制約機構,它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存在著許多問題,本文提出了對企業內部審計風險防范的舉措。
[關鍵詞]內部審計 審計風險 防范措施
一、企業內部審計存在問題
1.內部審計缺乏完整的法規、準則體系
國家審計、社會審計和內部審計構成了我國審計監督體系。然而,我國內部審計在工作中不像國家審計和社會審計那樣有較為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規去遵循,缺乏完整的內部審計法律保障。
2.內部審計對象的日益復雜化和審計范圍的多樣化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資本市場、金融市場、衍生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等應運而生,證券期貨交易、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等相繼出現,伴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增資擴股、改組改制、破產兼并、重組聯合等經濟事項越來越普遍。經濟業務的日趨復雜,使內部審計的業務己不再局限于財務收支審計、經濟責任審計,而是更多地向管理領域滲透。審計對象從財務責任擴展到經營責任、管理責任;審計范圍從會計記錄擴展到各種經營活動與控制系統。會計核算業務已經遠遠超出傳統的財務會計的內容。審計內容的廣泛性和復雜性使審計范圍自然擴大,為內部審計帶來了更多的困難,不僅加大了審計人員的審計責任,也使審計風險相應增加。
3.內部審計機構缺乏獨立性
目前,我國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1)隸屬于總經理。這種設置使內部審計接近經營管理層,有利于為經營決策服務,同時這種設置還保持了內部審計在一定程度上的獨立。但這種設置不利于對總經理的責任、業績等進行獨立的評價和監督。總經理下屬部門的很多活動是在其授意下進行的,內審機構對這些部門的檢查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礙。(2)隸屬于董事會。這種設置有利于保持內部審計較強的獨立性和較高的地位,同時也使內部審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既便于為委托人服務,又便于與經營管理層聯系;既便于對管理層進行獨立的評價與監督,又便于為管理層加強管理,提高服務效益。(3)隸屬于監事會。這種設置使內部審計完全以監督者身份出現,與管理層脫鉤,不便于促進企業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不利于其評價、服務職能的發揮。
現在我國企業中只有上市公司依據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治理準則》,在董事會下設置審計委員會,其他很多企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置情況無法保持足夠的獨立性和權威性。
4.企業內部審計技術和方法本身隱含著較大的審計風險
這種風險主要表現在:(1)大量的內部審計工作仍以手工審計為主。這一現狀已嚴重滯后于財務部門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導致審計成本較高,制約了內審效能的發揮;(2)審計時主要采用抽樣審計,必然與實際情況存在著或大或小的差距,使審計結論產生偏差。
5.內部審計缺乏合理的質量控制體系
審計質量控制體系是對審計質量全方位、全過程的監控,是保證審計項目質量、防范審計風險的制度保障。它明確審計人員在實施審計過程中每個環節應該作些什么、應該用哪些基本審計技術和方法、為支持審計結論應該用哪些審計證據。目前,內審部門尚未建立科學、完備的自身內審質量監督、檢查、評價體系,對內審項目從實踐到程序還缺乏具體、詳細的管理監督、評價措施。
二、內部審計風險防范的具體措施
1.獨立設置內部審計的權威機構
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特征。國際內部審計師協會頒布的《內部審計實務標準》、國家審計署發布的《關于內部審計工作規定》和中國內部審計協會印發的《內部審計基本準則》,強調了內部審計獨立性要體現在機構設置、控制過程和審計結論三個方面上,以確保客觀性和公正性。西方發達國家的一些企業,通常把內部審計機構隸屬于本企業最高管理當局,由董事會或監事會直接領導。我國一些企業已經著手或積極準備,按照這個思路,建立一個具有獨立性、權威性的內部審計機構。這不僅符合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客觀要求,維護了產權所有者權益,也將更有效地促進內部審計工作開展。
2.切實改進內部審計的工作方法
調整思路,改進方法,這是內部審計工作必須認真解決的問題。一是在時間上要趕前,向事前轉移;二是在范圍上要抓全,向全方位拓展;三是在秩序上要跟緊,向全過程延伸。要把事關企業重大的經營項目作為工作重點,即要事前及時做出可行性研究和風險性預測報告,適時提供事中運行效果的評價。對采購、生產、銷售、投資計劃和費用預算及合同等項,在尚未實施之前,做出以是否合理、有效、真實為內容的審核評價意見。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創造條件,利用計算機和網絡進行審計。在可能的條件下,可以借鑒外部審計方法,引進以風險為導向的審計模式,以風險分析為出發點,綜合利用各種審計證據,提高內部審計質量。
3.認真抓好內部審計的隊伍建設
高質量的審計成果取決于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建設一支懂政策、會管理、務實、高效的內部審計隊伍是當務之急。第一,對現有隊伍進一步整頓。下決心將那些缺失職業道德、不稱職的人員調離審計隊伍;通過教育,促使一些敬業精神欠佳、事業心不強的轉變觀念;分期分批通過進修培訓使知識、理論、業務水平低的得到提高。第二,立足本企業,物色一批政治素質高、知識面廣的優秀人員充實到審計部門中來,將經過多年鍛煉成長起來,知識廣博、業務精通的專業骨干安排到領導崗位上來。第三,面向社會,采取招聘的辦法,吸收人才,加強審計力量。
4.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
要加強內部審計工作,首先要提高內部審計的地位。內部審計應該具有獨立性和權威性,它代表企業董事會和管理當局對其他部門開展的業務活動及其成果、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在國外,內部審計部門是直接對董事會中的審計委員會負責,具有較強的相對獨立性,內審部門的許多人也最終進入了企業高級管理層。但在我國,由于種種原因,內部審計獨立性實際被大大削弱了,甚至有些企業將內部審計與紀檢、監察部門合并在一起,極大影響了內部審計的獨立性。
參考文獻:[1]朱榮恩.建立和完善內部控制的思考[J].會計研究,2001,(2).[2]吳水澎,陳漢文,邵賢弟.企業內部控制理論的發展與啟示[J].會計研究,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