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球(YO-YO),一個大家并不陌生的字眼,它不僅僅是孩子的玩具。經過許多年的不斷創新與發展,悠悠球早已作為一項技巧運動風靡全球,如今也是世界上花式最多最難,最具觀賞性的手上技巧運動之一。
YO-YO的起源:
YO-YO(悠悠球)被稱為世界上第二古老的玩具(第一是娃娃)。YO-YO-詞原自菲律賓土語(Tagalog)即“回來”的意思。在公元1500年時,當地狩獵民族在20英尺(約6米)的繩子前端掛上曬干的魚貝之類重物,作為狩獵動物和格斗的工具使用。而當時狩獵民族的孩子們則把這種工具制成更小的尺寸,作為玩具來玩。
而史書上關于其最早的記錄出現在公元前500年的希臘,當時的玩具材質是木頭、金屬或上色黏土,圖案多是以眾神形象出現。如今在在雅典的國立博物館還保存著一件當時的人們游戲悠悠球的陶瓷罐子。
到了公元1700年,YO-YO經由中國向東傳至日本,被形象的叫作“獨輪車”或“錢輪”,深受年輕人的歡迎;同時也向西經過印度傳至歐洲。18世紀初,YO-YO在法國和英國的上流社會盛行,由于可以驅散沉思的疲勞,因此被視為貴族間一種時髦、高尚的玩具。在國際藝術館,還可以見到一幅以喬治四世玩YO-YO為題的油畫,可見YO-YO當時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
YO-YO的發展:
1920年,菲律賓人Pedro Flores將YO-YO引進美國,并在后來成立了自己生產YoYo球的玩具公司Flores YoYo Company。
1929年,唐諾·鄧肯看到YO-YO的潛力,以相同的名字成立了公司,為了推廣開始舉辦各類比賽,并訓練示范員指導、表演YO-YO。
1990年,鄧肯做出第一個膠制YO-YO及蝴蝶型YO-YO。
1962年,鄧肯把YO-YO表演推廣到電視上,隨即YO-YO熱潮出現。
1978年,Tom Kuhn制造了第一個能轉換軸承的YO-YO——命名為NoLive 3-in-1的YO-YO;由于制造悠悠的利潤很高,很多公司開始紛紛加入推出各式YO-YO。
1980年,Michael Caffrey發明了可自動回收的YO-YO;
1999年4月,做為太空玩具計劃的一部份,YO-YO球第一次隨美國發現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
進入90年代,我國臺灣地區YO-YO職業玩家到內地推廣玩法,開始掀起國內的YO-YO球熱潮。
1990年,尼龍軸承及滾珠軸承YO-YO出現,這一創新再次增加YO-YO空轉時間,能做出更多花式。
90年代開始,YO-YO已成為一項體育運動,并有了YO-YO世界錦標賽。
1992年7月,YO-YO又跟隨亞特蘭蒂斯號航天飛機進入太空,這一次是為了拍攝YO-YO的教學錄影帶。從此使得YO-YO風靡美國、日本、香港、菲律賓等地。
1997-1998年,日本玩具業巨頭BANDAI公司代理了YO-YO球三大品牌之一的YOMEGA,把YO-YO運動帶到了亞洲。BANDAI利用其強大的品牌效應和動畫宣傳、制作能力,以YO-YO為主題制作動畫《超速YOYO》,并邀請當時最有名氣的YO-YO TEAM-THP在日本推廣。
1998年,由奧迪玩具公司邀請到了另外兩位THP的成員JenniferNSky在北京、廣州等地表演,在中國刮起了第二次YO-YO熱潮。
2001年,中國引進了動畫《超速YO-YO》,隨著動畫播出全國的YO-YO熱再次爆發,YO-YO球第一次作為一項運動技巧被國內人所熟知。
2005年,隨著新的《火力少年王》的熱播,YO-YO終于被大多數人認知。它讓普通人認知了YO-YO。并且YO-YO球比賽也開始在中國舉辦。YO-YO球熱潮在世界各地興起,各國都有了YO-YO球協會,如:美國悠悠協會AYYA、日本悠悠協會JYYA、香港搖搖技術會HKYYFC等,其中最為知名的當屬總部設在檀香山的THP(后來又成立了日本分部THPJ)!
悠悠球的隊伍也隨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壯大,空轉時間不斷挑戰極限,目前的空轉世界紀錄是20分鐘,此外新玩法也是層出不窮。目前全世界各種級別的悠悠比賽活動更是如火如荼、精彩紛呈,變得一年比一年盛大!
YO-YO球的分類:
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YO-YO球的分類也越來越細致,現在的YO-YO按照軸承設計可以分為四大類。
整體型:屬于入門用球,只有軸心而沒有軸承,空轉能力一般。
尼龍軸承型:用塑膠作為軸承的,可以玩一些中級花式動作。
離合型:在玩“睡眠”和做動作時可以自動回收。
滾珠軸承型:有很好空轉能力,能順利完成一些比較復雜的動作,控制較容易簡單。常常是一些比賽用球的首選。另外根據外形也可分為三種:
標準型:適用于初學者。適用于簡單的動作。
蝶形:初學者晉升到中級的最佳選擇。適用于較繁復的搭線動作。
超寬幅加重蝶形:高手專用,屬于大賽用球,構造多為滾珠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