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茵
他給自己的定位是“一位普通醫生”,但時勢所迫,良知所系,卻每每要他扮演英雄。SARS、禽流感、H1N1,多災多難的世紀初葉,他懷揣一顆“勇敢的心”,冒著某種可能的政治風險,不諱上,不畏權,一再撞響警鐘,直陳利害,這位工程院院士的信條是,恪盡醫生之職守才是“最大的政治”。
鐘南山在很多人心目中不僅是一名妙手仁心的醫生,更扮演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
“誰都有個家,鐘院士心中有個‘大家。”鐘南山的同事們這樣評價他。
2003年1月21日,鐘南山接到通知,前往中山市兩家醫院調查一種“怪病”。此時,在乍暖還寒的南國,一種人類從未見過的疫病——傳染性非典型肺炎悄然肆虐廣東部分地區。后來,經過復雜縝密的科學鑒定,這種病被正式命名為“薩斯(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綜合征。
眾多醫務人員立即投入到一線救助病患,這其中,有一個忙碌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他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呼吸病專家鐘南山。在疫情最危急的時候,鐘南山主動請纓,他要求“把最危重的病人往我們醫院送!”
作為廣東省非典型肺炎醫療救護專家指導小組組長,鐘南山要經常跑到兄弟醫院指導那里的救治工作。面對病人,他總是親切地詢問病情并親自檢查。鐘院士查房時極富人情味。天冷時,他總要用手把聽診器搓熱,并從語言上給病人極大的鼓勵和安慰……
抗擊“非典”的突出貢獻令鐘南山的名字盡人皆知,然而,早在這以前,鐘南山的名字就已經牢牢印在他救治過的患者心上。鐘南山曾在多個場合表達這樣的心聲:“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大的政治,我的工作就是治病救人。如果我們每個人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出色地完成了任務,我們就會達到國富民強的目標。”
70多歲的鐘南山他在年輕時是一名運動健將,在大學期間,曾經以54.4秒的成績打破了400米欄的全國紀錄。在廣州醫學院任院長期間,鐘南山對于學生的體育鍛煉也十分重視。他常對學生說,“我為什么到現在還喜歡體育活動呢?因為它能培養人的三種精神,一個是競爭的精神,一定要力爭上游;第二是團隊精神;第三是如何在單位時間里高效率地完成任務。把體育的這種競技精神拿到工作、學習上來是極為可貴的。”
這些年來,鐘南山在很多人心目中不僅是一名妙手仁心的醫生,更扮演了“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代言人”的角色,遇到這方面的突發事件,老百姓迫切希望聽到鐘南山怎么說。而另一個讓人們記住鐘南山的原因,就是他直言不諱的風格,而且他講話總是“火力”十足。近年來,被鐘南山“炮轟”過的事情實在不在少數,小到偽劣藥品,大到國家的醫療體制、政府的信息空開,全被他“數落”個遍。
有人不禁要問,作為一名醫生,同時又是一個“公眾明星”、義務的“公共衛生事件發言人”,鐘南山不會覺得累嗎?對此,鐘南山顯得并不在意,“我沒有感到很大的壓力,因為我都是在專業的基礎上來發言的,每次我都有親身感受,都是有根據的。”
鐘南山說,“為什么我講的話有可信度?我想,是因為我對自己要求很嚴格,有把握的事情我才會說話。” ★
人物簡介:
鐘南山,福建廈門人,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中國工程院院士。1960年畢業于北京醫學院(現北京大學醫學部)并留校任教。1970年到廣州醫學院進修。1979年4月到英國進修。1981年8月回國。1984年被授予首批“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稱號。1995年任博士生導師,同年被評為全國先進工作者,并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2003年,鐘南山作為中國抗擊SARS的領軍人物,因功勛卓著,再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同時被廣東省榮記特等功,被廣州市授予“抗非英雄”稱號。2005年,他當選為中華醫學會會長,2008年當選為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
言論:
“科學只能實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則受害的將是患者。”
——鐘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