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德
自走上講臺至今,筆者已在農村中學任教整整9年時間,學校位于縣城東面的一個小鎮上,由于受到自然環境、經濟發展、教學設施、學生厭學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是我最大的頭痛?;诖?我只有抱著既來之則安之的心態慢慢摸索、觀看、收集近幾年以來的初中語文統考試題,試卷的內容一般有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積累和運用”。第二部分是閱讀。第三部分是寫作。根據這三部分的考試題型,筆者認為農村初中語文教師應該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融匯在課堂教學中,努力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提高語文教學質量,讓學生考一個理想的分數,筆者認為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努力。
(1)重視文言文的積累、詩詞背誦及默寫。從課改以來黔南州的語文中考試題來看,第一部分的“積累和運用”占25分左右,而古詩詞的背誦默寫就占了6到10分之間。從這里可以看出,古詩詞的背誦默寫占相當重要地位,也是學生最容易得分的題型。但這些分值也不是輕而易舉就能得到的,因為他要求在默寫的詩句中不得有錯別字,而且有的也不是死般硬套的給你出上句讓你補下句,而是一些理解性的默寫。例如黔南州2007年中考題:人們在贊美為人民鞠躬盡碎、死而后己的崇高精神的時候,常常引用李商隱的《無題》一詩中的名句:————;————。辛棄疾的詞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頭忽見”與陸游《游山西村》中的詩句“————;————?!庇兄惽ぶ?等題型。所以要考好此類的題型必須要在教學中特別注重古詩詞的背誦及積累,爭取在這一題型上不要失分。
(2)提高學生現代文和文言文閱讀能力。在歷次的考試中,閱讀理解往往是占很大的分值。它不僅有現代文的閱讀,而且有文言文閱讀。觀看近幾年的試題,現代文閱讀一般都是課外,文言文閱讀較多是課內,因此,教師必須要在平時的課堂中訓練學生現代文閱讀的能力和文言文的閱讀能力,文言文閱讀訓練重點放在課內,不要包講或直接把答案告訴學生。那么怎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呢?那就是要注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F在我們的教師在上閱讀課文時,與講讀課文一樣,把一篇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好文章浪費了。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我認為做到“四個多”——多讀書、多做題、多感悟、多積累。
(3)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作文是考試中必不可少的,同時在試題中占分數比例最大的部分,也是學生最怕的題。特別是我們少數民族的學生一見到作文題目,就覺得無話可寫,腦子里一片空白;有的學生干脆一提起筆來不假思索就亂寫一通,甚至一點不寫,結果有的是文不對題,有的作文是一張白紙,這樣分數當然是不會高的。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加強作文訓練。我認為第一,先要讓學生每天堅持寫一則日記,日記的內容非常自由,學生可以看到什么寫什么,想到什么寫什么,愿意寫什么就寫什么,實在是沒有可寫的可以到書本中或課外書中找一些優美的語段抄下來,這樣他們會沒有顧慮,也沒有任何負擔,日積月累,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感受能力會得到增強。第二,讓學生堅持每月練筆二至三次,重視實踐,不拘形式。古人有一句俗語:“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筆也要常練才能運用自如。練筆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或者將觀察所得,記敘幾行;或者因讀而后有感,評論一番;或者描寫一段眼前景物;或者抒發幾句胸中情感;或者作些作文開頭的片段訓練;或者作些學生口述練筆訓練,長年累月訓練,這樣可以使學生在作文時拋棄無素材可選和無話可說的后顧之憂。
(4)教師要有愛崗敬業精神。要想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師必須要花上一定的精力。上課之前要認真備課,認真的鉆研教材。課后要進行反思,肯定在每節課中的得與失,在得中繼續發揚,在失中加以改進,要在教學方法上有所創新,給學生布置的作業必須要落到實處,不要只是讓學生下去做,而要及時批改學生的作業,是與非要給予充分的肯定。對學生的教育要“嚴中有愛”,設法讓學生愛上你所任教的科目。教師被譽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有蠟燭的精神,要做到為了學生而在教育事業獻出自己的青春。
總之,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苦細致的工作,需要我們教師有創新、有責任心、有愛心、有信心、有耐心、有恒心。只要我們遵循教學規律,腳踏實地的工作,不斷探索,勇于實踐,對學生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在語文教學改革的浪潮中,盡自己的一分力,作出自己的貢獻。相信農村中學的教學質量會提高到一個新的階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