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勇健
作文是學生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一部分,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很大程度上與作文的批改緊密相連,這是作文教學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是作文指導的繼續,是評講的基礎,也是提高小學作文水平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花時間去精心批改,也要重視批改對學生的啟發作用。在作文中批改過程中,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從以下幾方面談談作文批改的淺見。
(1)走馬觀花,粗中有細。拿到學生作文,應走馬觀花,粗看一遍,然后粗中有細地把錯別字給圈出來讓學生改正在文后。這樣,可以改掉學生書寫不認真、馬虎等毛病,從而認識到自己所寫文章的不足。同時督促學生養成查工具書的良好習慣,在下次作文時錯別字就會大大減少。
(2)批改方向明確,有重點。小學階段作文的具體要求是:能寫簡短的記敘文,做到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書寫工整,注意不寫錯別字,會用常用的標點符號。在培養學生用詞造句、布局謀篇的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這些要求要有計劃有步驟地從一年級開始培養,循序漸進,不斷提高。每次批改作文,要圍繞每次作文特定的教學目的進行,批改方向要明確,緊緊地圍繞著它,突出批改重點,對非批改重點的略改或者不改。如某次作文的教學目的是解決內容具體問題,批改時就抓住“作文內容是否寫得具體,為什么不具體,怎樣才能寫具體”這一重點;如教學目的是解決條理清楚問題,就著重在條理性上作批改,而其他方面只略改或不改。小學生作文中的問題五花八門,如果教師面面批改,面面重點,往往花費很大力氣和很多時間而收效甚微。
(3)采用多樣的批改方式。作文批改的方式一般有直接批改、當面批改、學生集體批改、學生自我批改等。采用何種批改方式要根據學生具體情況而定,突出重點,切記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學實踐表明,學生參與作文批改既可增加學生的練習作文次數,又可減輕教師負擔,是提高作文批改速度和批改作文的好措施,但是不能次次如此。教師必須加強指導,要逐漸培養小學生自己改文的習慣。如就某一次學生習作,師生共同討論批改。教師在百忙之中某一篇或幾篇作文中做出各種修改符號,進行修改,讓學生知道老師為什么這樣改的好處,學到改文方法,然后學生之間再互相研究修改,發現問題及時更正,然后就重點問題、普遍存在問題教師集中講評,等等。這樣做,既可以把教師從繁重的批改中解放出來,加強作文寫作方法上的進一步指導,也可以使學生從中悟出作文的方法來,當然,無論采用何種批改方式,都需要求學生把批改后的作文多看幾遍,了解為什么要修改這些地方,這樣修改有什么好處。
(4)學會欣賞,善于肯定。美國心理學家威譜·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原則就是希望別人對自己的賞識。”學生希望老師批改作文時更不例外,那種對學生“跑題”作文一棒子打死、全盤否定的態度,不僅對學生作文水平毫無幫助,反而會扼殺學生下次作文時的激情,嚴重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展。我們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小學生的作文水平,要學會欣賞,找出優點給予肯定。如我班一位學生作文雖離題,但字寫得非常漂亮,卷面非常整潔,我在課堂上展示了他的作文,給予積極的肯定和贊揚,同學們都非常羨慕,渴望得到老師的欣賞。同時我又指出其缺點,讓他銘記于心,自然而然下次作文時,同學們字變工整、清晰了,而那位同學也抓住了主題,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特別是學生動了真情、煞費苦心寫出來的文章,我們更要積極的肯定,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價值所在。
(5)用“愛心”給學生批改。前蘇聯教育家馬卡列柯說:“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學生的成績有好有差,所寫作文亦如此。好的文章我們在給予大加贊賞的同時,不好的文章我們也需要用“愛心”去澆灌,撞擊出他們智慧的火花。如文章沒寫完整的,我們可在文后做批改:“做事要有始有終才是你的風格,老師知道接下來你會怎么做。”對于文章寫完整但不太理想的,文后可批注:“這次寫得雖不好,下次我想你能行。”這次雖沒有達到最棒,下次作文我想你能行。這不僅尊重學生也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同時也給了學生激勵。
總之,批改作文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我們只要用“真心”一步一個腳印走下去,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重在鼓勵調動學生寫作文的積極性,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會逐步得到提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