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金紅
(安圖縣廣播電影電視局,吉林 安圖 133600)
中圖分類號:G222.3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050-01
在少年兒童越來越多地接觸媒體的社會環境下,電視節目已成為少年兒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少兒的健康成長與電視節目有著相當密切的關系。據最新的統計,我國0—18歲之間的青少年達3.6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29.6%。少年兒童是國家發展、民族振興的未來主體力量,所以媒體有責任和義務對其進行先進文化和知識的良性傳播,那么如何才能創建一個構架合理、風格獨特、深受少兒喜愛的節目呢? 要做好少兒節目,讓孩子喜聞樂見,令節目健康向上,首先應在節目的設計思想上下工夫、動腦子。
1.確立制作目標 電視少兒節目除了知識的灌輸外,更要對兒童進行心靈與智慧的啟迪,從而滿足兒童健康、全面地成長的需要,培養有個性、有理想、有愛心、身心平衡健康發展的兒童,引導他們了解自己的生活環境,了解世界,了解人世間的善與惡、美與丑,關愛所有人類,喜愛大自然中的一切。
2.了解兒童的需求 現在的兒童已與過去不大相同,他們所想所做所需隨時間的更替在急劇地改變。如果光靠說故事、唱歌已顯然不能滿足他們對事物認知的渴求,兒童的需要已變得更加廣泛,他們不僅需要同齡的小朋友,也需要比他們年長,能理解、幫助他們的大朋友;兒童需要人們容忍他們的幼稚和無知,也需要人們尊重他們的“小意見”。兒童歌曲、童話故事他們喜歡,科學知識、宇宙奧秘一樣能吸引他們,對于冒險競賽等刺激性的事情也能令他們興奮。因此,今天的兒童節目制作者需要深入了解現代兒童的心理和需求,合理、適度地滿足孩子們的需求。我們在欄目中開辟一個新的版塊,以適合縣內0—3歲兒童及其父母的參與。因為特殊的年齡段的原因該部分群體參與電視節目的可能性一直被電視所忽略,而這個新的版塊被稱為 “寶貝相冊”。“寶貝相冊”的主要參與者是低幼齡兒童及其父母,該版塊將更多的利用手機、電視等各種途徑與參與者實現全面的互動,這就使少兒節目0——18歲全年齡段觀眾群體更為完善,同時也使欄目在更大的觀眾群體中有了自己。
3.啟發式教育 長久以來,不論是學校,家長還是電視少兒節目,在教育方式上都有意無意地采用了灌輸式,也就是常以一種長者的身份對孩子說教,這在不知不覺中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的發展。我認為應提倡“順其自然”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在節目的錄制當中,不應過分限定兒童的言語和行為,不應輕易否定孩子,而應該讓每一個孩子都感到自己的言行是受重視的,應鼓勵孩子大膽發表自己的觀點,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即便是不準確,甚至是混亂的也沒有關系。要讓孩子知道出錯是很自然的事情,不怕出錯,主持人及編導們應對他們的積極參與給予鼓勵。教育孩子,身教勝于言傳。我們在節目中不出現很明顯的、直白的說教,而是通過情景設置,在游戲中,讓孩子們自己感悟。
4.題材的選擇 編導在題材的選擇上,應注意淺顯、明確而富于趣味,多用一些健康向上、單純具體的內容。節目主題尤其應該清晰明確,多強調文明禮貌,仁愛謙和等倫理道德觀念,多選擇注意培養孩子忠誠、老實、單純、仁愛、互助、勤儉、寬容大度等美德方面的節目,將這些內容用生動活潑、淺顯易懂、平易近人的方式傳達給孩子們,而不應過多地選擇反面教材和競爭激烈或嘩眾取寵的題材,以免使孩子在潛移默化中養成耍小聰明、搬弄是非、討好賣弄,或者以擊敗別人為樂趣的狹隘自私、市儈習氣等不良品行,充分保護孩子單純、善良的天性。
少兒節目,風格應力求多樣,不斷有新奇的變化,有新東西吸引他,不能再是簡單模式的重復。在節目中充分建立與孩子們的交流狀態。從“教育模式”向“娛樂模式”轉變。這兩年,許多孩子對網絡的迷戀,讓父母憂心忡忡。作為少兒節目,我們不是一味反對、阻止孩子上網,而是加強正確引導,冷靜、客觀地分析其利害關系,心平氣和地對孩子進行引導。如果只是單一的、強制性的說教,只會令孩子反感,產生逆反心理。值得家長、老師以及社會注意的是,每個時代的孩子,他們的思維方式、他們的情感、他們的生活方式以及成熟年齡,都有很大的不同,不可能想當然地去“教育”他們。
5.節目多元化 鑒于孩子的一般特性,少兒節目應隨時保持新鮮感和趣味性。多設計一些較有彈性,能推陳出新,富于變化,使孩子能親身參與、充分表現自己的方式。少兒也有在媒體上發出自己的聲音,宣泄自己情感的需要。因此少兒節目要強調“少兒寫少兒、少兒拍少兒、少兒評少兒”。少兒自己擔任主持、記者、導演和節目的評委,他們以少兒視角觀察社會,帶給少兒節目一股清新之風。少兒盡情展示自己的絕招、絕想,智力比拼知識積累,體驗著勝利與失敗的心情,吸引更多的小受眾們躍躍欲試,參與節目。總之,少兒節目應該努力成為每一位兒童的知心朋友,這對于孩子的一生都將產生深遠的意義。
6.用活動辦活少兒節目。玩樂,是孩子的天性。因此,《金太陽》今后將會在舉辦活動上大做文章,用活動辦活《金太陽》。在爭取到有關商家、企業贊助的同時,借助《金太陽》的知名度,組織、策劃一系列的大型戶外活動。通過活動,提高《金太陽》欄目在社會中的知名度,讓節目盡可能地貼近更多的少兒朋友。借助戶外活動,站在社會公眾面前,遠比在演播廳內搞活動的影響大。不經意間,媒體的知名度也在增強,是一種自我宣傳形式,以此可吸引更多商家、企事業單位的注意,并加入到活動中來,宣傳商家的新產品,以及企業形象、知名度。活動在為孩子們提供舞臺的同時,也將進一步提升《金太陽》欄目的媒體影響力。把握市場的需要,結合相關單位、企業的行業特點,策劃相應的活動,力爭把節目做得既好看、又有效益,體現兩個效益,皆大歡喜。
因此,少兒節目的設計策劃者、編導、主持人們,要從思想觀念上加以注意和調整,不能僅憑成年人自己的感覺和喜好來編排節目。而應該善解“孩”意,以身作則,真正用心與孩子交流,并用孩子樂于接受和真正喜愛的方式達到啟發、教育和引導的目的。只有這樣才能辦好少兒電視節目,讓孩子們真正成為我們節目的好朋友,把這塊少兒電視的“積木”搭建的更加快樂、更加堅實、更加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