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有勝
(河南省汝州市第一初級中學,河南 汝州)
中圖分類號:G633.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0992(2009)12-115-02
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可謂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下面我就結合多年來在英語教學上的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激發興趣,提高效率
記音標和單詞是十分枯燥的,初中學生的注意力難以長時間的集中到一處。如果我們簡單地把幾十個單詞拋給學生,規定用多少時間給我記下來。學生一定會非常反感,效果就可想而知了。相反,如果我們能夠給學生釀造一個非常寬松的愉快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在玩中學,在游戲中記的話,學生就會輕而易舉地把記音標和單詞的任務完成了。
1.以點帶面學音標
只有正確得掌握了音標,才能更好拼讀單詞。常言說“磨刀不誤砍柴工”。學生學音標不要怕花時間。為了取得更好的效果,我在教音標時絞盡腦汁,如果采用傳統的教法,不管三七二十一,老師教讀,學生跟讀,表面看起來很熱鬧,也有一部分同學確實學會了,但更多的同學學了一段時間以后,就泄氣了,因為他們沒有從心底認識到學音標的重要性。俗話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沒有急于給全班同學教音標,而是先讓幾個比較喜歡英語的同學學會了音標,然后我就在班上舉行了一次記英語單詞比賽,結果,學會了音標的幾個同學記的單詞記得又多又快又好。讓沒有學音標的同學羨慕不已。這時我把學音標的重要性又和盤托出。聽了后,大家強烈要求學音標。這樣我的目的就達到了,學生學音標的積極性主動性完全被激發起來。2、編兒歌記單詞
因為兒歌簡潔明快,朗朗上口,生動活潑,易學易記,所以我就經常把單詞編成兒歌讓學生來記,比如:爸爸爸爸farther,媽媽媽媽mother,哥哥弟弟brother,姐姐妹妹sister,爺爺外公grandfather,奶奶外婆grandmother,伯伯叔叔和舅舅,英語全部叫cncle,嬸嬸阿姨英語全部叫aunt:朗讀時我還配以一定的節奏和音樂。這樣學生就在快樂的歌唱聲中學會并記住了這些單詞。
3.指物記單詞
指物記單詞,就是指看見什么就用英語單詞把他說出來。這種記憶方法就是利用了就地取材的原則,一切皆為我所用,不必為教具發愁。方便實用,學生頗感興趣,而且還能加深他們對事物的認識。有時,我就順手拿起學生的書包對學生說:“同學們知道嗎?李明的這個書包里面的東西,看一看誰能把他們認出來”接著我就依次取出了文具盒、鉛筆、鋼筆、書、橡皮、直尺、卷筆刀、字典筆記本……我取一樣學生就說出一個單詞——
pencilcasepencilpenookeraser ulerpencildictionary otbook……
當然我也常拿出自己制作的圖片問學生“What′s this?”學生們興趣盎然,爭相舉手,踴躍發言,課堂氣氛十分活躍。
4.比賽記單詞
有時我就以比賽的形式讓他們來記單詞。記得在上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時就采取寫出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或手機號碼的比賽的形式讓學生記住了——
Zeroone wo 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 ine這十個數字。又采取女同學記男名男同學記女名,能夠記住姓的還有加分的方式讓學生在笑聲中記住了很難記的人名:JennyGinaAlanMaryJimTonyTomBobMikeGreenJackSmithBrownLindaNickKimHand
就這樣學生在快樂的歌唱中在愉悅的游戲中不知不覺地記住了很多的單詞。
5.運動記單詞
在運動中,學生的思想非常的放松,這時我們如果能根據運動項目的特點適時的做一些記單詞聯系效果也非常的不錯。
Soccerallsoccerball ennis acket ennesracketping-pongvolleyballatplayclubsportplaysport
等單詞就是我在和同學們一起打球中教給他們的。而且一有這樣的運動就溫習一遍。
6.到大自然中學單詞
外面的世界總是精彩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我們不一定每一節課都在教室上,時時刻刻把學生禁錮在這狹窄的天地里。我們可以把課堂放到廣闊的大自然中去,大自然中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云霧雷電、雪雨風霜、日月星辰、江河湖海,平原丘陵,山川田野、學校工廠、建筑公園,碼頭機場、川流不息的車輛、南來北往的人流、豐富多彩的民俗風情皆可為我所用。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去聽去看去聞去摸去感受。這樣抽象、枯燥的英語單詞就更容易記了。在教七冊上Unit6的單詞時,我就把學生帶到了我們當地繁華的商業街,看見香蕉說banana,看見漢堡包就說hamburger,摸到西紅柿就叫tomato,聞到花揶菜趕緊喊broccoli,吃著薯條不忘說聲French fries,愛上橙子得叫orange,渴了叫ice cream,一會兒30多個單詞就這么被快樂的記下了。
二、培養習慣,強化能力
1.聽的習慣。
弗里斯說:“學生學會說英語的前提首先是聽。”亞歷山大也說過“掌握一種語言,首先是聽懂”。可見“聽”是運用英語進行交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也是學習英語使用最廣泛的手段之一。現實生活中很多現象也說明聽力差的人語言表達能力也不會好到那里去。比如聾和啞往往就是相連的。光靠初三這兩個月是不行的,所以我從初一的時候起就狠抓聽力訓練,每天中午放20分鐘的磁帶,聽力訓練的單詞記得多,聽力也就不怕了。
2.說和朗讀的習慣
我們最怕的就是“啞巴英語”,因為中國學生大部分性格內向、靦腆有一種不愿積極參與的心理障礙,要排除這種心理障礙只有認真訓練學生的說和朗讀的習慣。語言這東西,我看讀比寫還重要,比如一個兩三歲的小孩,他雖然寫不出幾個字,但他能基本掌握語言的表達功能,比較自由的交流。這就是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另外,大量的、準確的朗讀能夠促進聽力和口語的進一步完善而廣泛的朗讀更能充分提高閱讀和寫作水平。
3.寫作習慣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英語學習必須以聽和讀為前提,但要真正掌握英語,形成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僅靠聽和讀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通過說和寫來檢驗和促進英語語言知識的掌握與運用能力的形成。在我國以往的英語教學中,“啞巴英語”可謂人所共知的現象,而這些年來隨著聽,說不斷受到重視,筆頭工夫,尤其是寫作成了學生的難題。所以從初一第一個學期起我就特別重視寫作能力的訓練,每天都要學生寫幾句話。到了初三就進快結束課程,復習的時間多,多做寫作練習,有一半學生喜歡寫作。仿寫、擴寫、寫日記。
三、分層要求,挖掘潛能
人的能力有大小,但人人都有不服輸的精神。根據人的能力大小,我布置任務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比如,我起初要求學生記10個單詞,記憶力差一點的完成老師的要求就可以了,記憶力好一點的就多記一些。為了把大家不服輸的精神激發出來,為了鼓勵先進激勵后進,第二天我總會拿著寫得多的寫得好的作業,當全體同學的面提出表揚,想不到,每天都會發現有同學在多記單詞,超額完成任務的學生越來越多。
四、鼓勵賞識,創造奇跡
俗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誰都愛聽好話,表揚的話。有利與學生成長的好聽的話,表揚的話,親昵的動作,老師一點也不要吝嗇。不經意的一句表揚,一句善意的面帶微笑的責備,一次溫暖的撫摩,也許能給學生徹夜難眠的欣喜,也許能成為學生化悲痛為力量的催化劑,也許是學生一生轉折的關鍵。尤其是初三學生的心理壓力已經夠大的了,老師不應該再有恨鐵不成鋼的言語和做法,給學生沉重的思想包袱,這時最好的老師是能給學生減壓的老師,這樣的老師才是學生心目中的良師益友。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我經常會對學生說:“中考的題目不難,你不會的他不考,當試卷發下來的時候你就會發現,所有的題目都是你們平時做過的見過的。”這時,學生聽了我的話后都會開心的笑起來。所有的壓力都煙消云散了。同時,平時的摸底考試的題目不要太難,這樣會給學生更多的成功體驗,也是對學生的一種鼓勵。比如我的第一次模擬考試,題目就出得非常容易,全班人均分是98分,雖然我心里不是很滿意,但我還是對他們說:“非常不錯,堅持下去,下次會考得更好。”這樣學生就越學越有勁,到了第二次考試,人平分就達到的106分,這時我臉上有了發至內心的微笑,情不自禁地又獎了他們一番。
工夫不負有心人,靠工作的勤奮,做人的實在,在教學中,我緊抓激發興趣、培養習慣、分層要求的教學思想不放,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我帶的兩個班的英語中考成績——平均分、及格率、優秀率,在我們縣里都是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