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 牧
把對外開放確立為一項基本國策來組織實施,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前,經歷了一段醞釀討論的過程。1978年5月,為了借鑒國外經驗,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讓我?guī)F去西歐考察訪問。
我們這次出訪,是新中國成立之后,中央向西方國家派出的第一個政府經濟代表團。成員中有錢正英(水電部部長)、彭敏(國家建委副主任)、張根生(農林部副部長)、葉林(北京市革委會副主任)、王全國(廣東省革委會副主任)、楊波(山東省革委會副主任),還有六位司局級干部。出發(fā)之前,小平同志專門找我談話,要我們廣泛接觸,詳細調查,深入研究些問題。從1978年5月2日到6月6日,我們先后訪問了法國、聯邦德國、瑞士、丹麥、比利時。會見了眾多的政界人士和企業(yè)家,廣泛介紹我國粉碎“四人幫”后的新形勢和我們發(fā)展經濟的方針政策。所到之處重點考察:(1)這些發(fā)達國家工農業(yè)和科技的現代化水平;(2)五六十年代其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原因;(3)他們組織管理社會化大生產的經驗。一個多月“馬不停蹄”,緊緊張張。我想,國家花了外匯,我們應當盡量多看些,多學些。
這是我第一次出國,對資本主義世界到底是怎樣,有了實感。我和代表團的同志們作了多次討論,歸納起來有三點印象: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西歐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確有相當大的新發(fā)展。尤其是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工農業(yè)生產、交通運輸、通信手段廣泛采用電子技術,現代化水平很高。我在法國看到一座低水頭的水電站,全部用電子計算機控制,節(jié)假日沒有工人上班,照樣運行發(fā)電。在聯邦德國參觀一家年產5000萬噸煤的露天煤礦,第一線工人只有900多名,有臺用于采煤的輪斗式的挖掘機,日產40萬噸礦巖量,只有5個操作工。法國馬賽鋼鐵廠,從采礦到軋鋼,年產350萬噸鋼,職工只有7000人(當時武鋼年產230萬噸鋼,職工6.7萬人)。農業(yè)也是科技型的、集約化的。在瑞士看到播種,種子拌上化肥、農藥,保證禾苗茁壯成長。聯想到國內的經濟技術水平,差距太大,很有咄咄逼人的緊迫感。這些國家的經濟運作,政府對經濟的調控和對社會矛盾的處理手段,都有些新變化,已不是我們從蘇聯列昂節(jié)夫《政治經濟學》上獲得的那些老概念了。
第二,這些國家,對于同中國發(fā)展經濟關系很有興趣。我本來以為,按照國際交往對等原則,我遇到的會談對象可能是副總理一級的人物。可是所到國家,同我會談的都是總統(tǒng)或總理級的人物,他們重視與我國發(fā)展關系。同法國巴爾總理會談時,按事先做的準備先談政治。他說,這些問題您同總統(tǒng)會見時再討論,我們今天主要談經濟。我同德斯坦總統(tǒng)會見時,他開始就說我對經濟有興趣,法國的東西哪些是中國需要的,法中兩國可以在哪些方面進一步發(fā)展合作?結果根本沒談到政治。在聯邦德國訪問巴伐利亞州時,州長卡里在宴會上說,聽說你們資金困難,我們愿意提供支持,50億美元怎么樣,用不著談判,現在握握手就算定了!
第三,在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中,許多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我國也可以采用。比如賣方信貸(即延期付款)、買方信貸(我們買東西時貸款付賬,以后還貸)和補償貿易(我們用外方提供的設備、技術組織生產,用產品補償),總之叫做今天先拿貨,明后天再給錢。這些辦法可以緩解我們外匯支付能力的困難。還有吸引外國投資或進行中外合作生產等等。
以上三個方面是對這次出訪感受的概括。回國后,我們寫了一個比較長的報告,即:《關于訪問歐洲五國的情況報告》,6月22日送呈黨中央、國務院,同時建議在近日安排聽一次匯報。
約在1978年6月下旬,黨中央、國務院的許多領導同志聽了我的詳細匯報。葉帥、聶帥、李先念、烏蘭夫、王震等同志都到了,由當時的中共中央主席、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同志主持匯報會。記得這個會開得時間很長,從下午3點30分一直開到晚上11點。到會的領導同志都作了講話或插話,強調爭取社會主義建設的速度,主要立足國內,但同時必須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葉帥從戰(zhàn)略上強調:我們同西歐幾十年沒有打過仗,他們希望中國成為世界上穩(wěn)定的力量,我們需要他們的先進技術,他們資金過剩,技術需要找市場,引進技術的重點應放在西歐。聶帥態(tài)度堅決地說:過去我們對西方的宣傳有片面和虛偽之處,這反過來又束縛了我們自己。谷牧這次調查比較全面,應當拍板了!不要光議論了!匯報會結束時,中央領導要我們歸納出幾條,提請國務院討論。聶帥等對于我敢于講歐洲發(fā)達國家的真實情況表示了鼓勵和支持。
7月上旬,國務院召開有關部委負責干部參加的關于加速四化建設的務虛會。根據中央領導同志的指示,我在會上報告了考察西歐的情況,敞開思想講了我的意見。我說,我國要老老實實承認落后了,與世界先進水平拉開了很大的差距。我們怎么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怎么搞現代化,怎么把速度搞快些?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狠抓先進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國際形勢提供了可以利用資本主義世界的科技成果來發(fā)展我們自己的機會,一定要抓住它。1975年小平同志就提出過加強技術引進、增加外貿出口的政策,現在應當認真組織實施,加強引進。買人家的東西,我們如何付賬?除了擴大外貿出口以外,我們也可以考慮采用國際上通行的經濟貿易往來方式。還有勞務出口,南朝鮮每年派10萬人出國去搞建筑施工,創(chuàng)匯30億美元,我們?yōu)槭裁床幌朕k法也干起來。我強調,在發(fā)展對外經濟關系上,必須解放思想,多想點子,開拓路子,絕不能自我封閉,自我禁錮,作繭自縛,貽誤時機。
這次務虛會開了20多天,大家暢所欲言,認真總結新中國近30年的經驗教訓,認真研究國外先進的東西。各部部長都發(fā)了言。發(fā)展速度成為反復探討的重點。大家說,日本、聯邦德國兩個戰(zhàn)敗國為什么能夠迅速復興?“上帝只給了太陽和水”的瑞士為什么也能躋身于發(fā)達國家行列?我們條件并不比他們差多少,許多方面還比他們強得多。一定要下決心,千方百計,把經濟搞上去。因此,一系列重要思路打開了,包括正確運用價值規(guī)律,改革經濟體制,堅持按勞分配,發(fā)展農村的多種經營等等。這些意見,在務虛會后,黨中央、國務院又多次進一步討論,其成果凝聚到當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加速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的偉大戰(zhàn)略決策之中。
(摘自《谷牧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