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這種現代的通訊工具令我們上了癮——非把它帶在身旁不可,然而它是否安全,影響我們的健康?以下就有正反兩方的意見。
支持者的正面論點:
讓人焦慮全消
據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向1300名手機使用者所做的研究發現,有75%的人攜帶手機時會較有安全感。研究報告的其中一位作者新英倫大學的米高·白文教授說:“手機帶來了持續的聯系,并微調了人類的日常生活。”受訪者表示,正在“候命”是一件好事,若沒有了手機,他們會難以想象日常生活將變成怎么樣。
新社交網絡
英國社會問題研究中心的姬·霍士認為,手機是一種“社交生命線”。該中心的研究顯示,有75%的人最少每周一次通過手機閑聊,1/3的人更是每天樂此不疲。“手機讓我們回到前工業社會時那種更自然的溝通,當時大家活在小小區,經常跟關系密切的群體交談。”霍士說:“手機讓我們在孤立世界中恢復了聯系。”
緊急救援
去年初在澳大利亞維多利亞的格蘭屏有三名行山者迷路,多虧他們利用具備拍攝功能的手機拍下四周景物,令他們迅速獲救。拯救隊依據圖片的背景辨識出他們的所在地,集中在一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搜救。馬田·多文警官坦言:“若沒有手機的協助,拯救隊要花上好幾天的時間才能找到他們。”
醫療助手
在醫療方面,醫生可以使用手機將傷員圖片,迅速傳遞給顧問醫生及相關的專家,以取得實時咨詢。這種方法亦可集結不同的醫療專家,在同一時間處理同一病案。
愛神之箭
澳大利亞非牟利機構Relationships Australia報道,40%的人利用科技尤其手機,來建立重要的個人關系,當中有23%更以此來談情說愛。T-mobile公司發現有40%的英國人會保留手機內的浪漫信息,近一半人渴望調情的信息和詩篇。
工作伙伴
參加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有關研究的一半以上受訪者說,手機增加了他們的生產力;而1/3的人說,若沒有手機,他們難以將工作做妥。“受訪者表示手機令他們的工作更密集。”白文教授說:“用手機來工作的受訪者亦反映,他們要更迅速處理工作,故感到有更大的焦慮和壓力。”
反對者列出的缺點:
無聲殺手
頻繁使用用手機,會因手機發出的射頻輻射而令腦部受熱;但澳大利亞人從這方面所接收的輻射較低,甚至比由運動帶來的熱量還要少。雖然如此,一些醫療專家相信,大量使用手機,會令使用者在貼近使用手機那邊的頭部罹患癌癥幾率提高。悉尼頂級神經外科醫生域尼·古拉立曾檢視手機與腦部惡性腫瘤的關聯,他認為使用手機10年以上的人,患上腦癌的風險會加倍。
污染者
澳大利亞人在一年里購買700萬部手機。據“清潔澳大利亞”組織估計,約有1200~1600萬部手機被放置在家中和辦公室內。被棄置在堆填區的手機會釋出有毒物質如砷、鈹、鎘、銅、鉛、汞和鋅到周圍環境。
增加道路危險
多倫多大學醫學系的研究員發現,使用手機令發生事故的風險增至4倍。手機也令路人變得不守道路安全規則。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研究顯示,48%的手機使用者會在行駛中的汽車臨近時橫過路面,遠較沒有使用手機的25%為多。
使青年人債臺漸筑
游說團體“青年行動和政策協會”的一份有關年青人使用手機的研究發現,青少年平均在13歲開始使用手機,而很多人花掉一半以上的收入在手機賬單上。40%的青年人每月的通話費超過200美元,而有4%更超過1500美元。
婚姻破壞者
由市場調查公司NOP在瑞士所做的一份調查發現,45%的女士和31%的男士坦承,當他們懷疑配偶有越軌行為時,會偷偷地檢查配偶的手機,查看有否可疑的短信。
結論: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研究反映,90%的人認為若沒有手機,將沒法正常生活。手機讓我們可與朋友和家人隨時隨地實時聯系,令我們感到安全。然而。這是否一種虛假的安全感?最近一份關于美國大學生的調查發現,若有手機在旁,42%的女生和28%的男生會較愿意到黑暗和不安全的地方。
擁有一部手機無可置疑為我們帶來不少方便,亦同時令我們對于患癌的風險置若罔聞。專家表示,或許當用戶使用手機長達10~20年才可診斷確實的腦部腫瘤,“從2008年至2012年,我們正以適當的時機做跟進。”在此之前,經常使用手機者還是采用免提設備較好。“免提設備減少射頻輻射高達80%”。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09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