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偉
近一段時間以來,手足口病呈全國蔓延的趨勢,已經有50人命喪于此,還有700多人病情危重,患病者多是嬰幼兒。根據流行規律,手足口病的爆發高峰還在后頭。
在4月10日的新聞例會上,衛生部新聞發言人鄧海華說,近期手足口病的蔓延說明了切實提高基層公共衛生水平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的必要性。“只有這樣,提高了基層公共衛生水平和基本醫療服務能力,才能夠有效地防控像手足口病這樣的季節性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
2009年3月全國通過傳染病網絡直報系統報告手足口病病例54713例,死亡31例。從今年年初到4月7日,網絡直報顯示,全國累計報告手足口病例115618例,其中重癥773例,死亡50例。在衛生部專題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楊維中說,和去年相比,今年的手足口病疫情來得比較早,也比較嚴峻。
專家提醒公眾客觀平和地看待統計數字,不必過于恐慌。
事實上,疫情發展正是和基層醫療水平低下密切相關的。據了解,在民權縣疫情發生之初,不管是患兒家長,還是鄉村醫生都沒有意識到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多是包一點感冒藥或者消炎藥了事。結果藥不對癥卻也不覺得有大礙,最終釀成不少悲劇。有的村莊直到衛生部專家下派才了解情況,全村徹夜登記檢查。
民權縣的一些鄉村干部告訴筆者,民權的手足口病真正的問題也許不在于瞞不瞞報,而在于鄉村根本沒有能力知道發生了什么。“瞞報的意思是知情不報,但事實是,大家沒有能力知情。”一位村委會主任說,干部失職自然要查,然而,如果醫療水平不上去,老百姓的健康、安全問題卻是靠處分解決不了的。
由于過去統計數據缺失、不足,專家尚不能確認今年手足口病有多么兇猛,但是疫情發生得更早,形勢很嚴峻卻是不爭的事實。另外,手足口病的重災區主要在農村地區。而農村醫療水平的低下無疑放大了風險。這種風險在河南民權等地已經顯現。
目前,衛生部成立了以部長陳竺為組長的防控領導小組,以應對這一形勢。病毒專家則在日夜研發相關的預防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