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報讀者厚愛
乍暖還寒,毛毛細雨的天氣,讓人感覺有點悶。
剛編完這期《大經貿》,總算可以松口氣了,原來工作緊張時總不覺得累,現在感到有點累了,真想好好睡個一天一夜。為了這期雜志的內容欄目調整,為了能夠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覺和閱讀的興趣,再苦再累,也是值的。
《大經貿》能發展到今天,全賴于廣大讀者多年來不離不棄的厚愛和支持。作為最好的回報,我們更應該努力把雜志辦好、把內容質量提高,特別是在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困難和挑戰面前,更要及時為廣大讀者提供應對危機的智慧、破解難題的方法、戰勝困難的信心。
創新、大膽、深刻是選題策劃的基礎,精彩、好看、耐讀是文章的基本要素,希望廣大讀者能對本期雜志內容質量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
本期執行編輯
希望“又專業又可讀”
我對經貿類雜志的一貫理解,便是這類雜志經常會出現兩種極端:一種是過于專業,一種是過于資訊。這兩種極端雖能從各自的層面反映經貿類雜志自身的特色,但對于一本雜志來說,可讀性才是基礎。
市面上關于經貿類的雜志很多,從讀者的層面來看,讀者看一本雜志,其最終目的可能不在于雜志的專業性,而在于雜志的深度和信息量,雜志的存在,是豐富讀者的眼界而并不是在于能教會讀者多少知識,后者應該是專業書籍的責任。
所以如何能讓《大經貿》雜志占據讀者的眼球,從編輯角度來看,我認為:第一,提升品位,深度挖掘,以獨特角度來透視財經時事,能形成別具一格的深度報道,這是雜志特色體現的最主要途徑。第二,行文語言的生動和平民化。專業術語太多,只會導致文章的生澀,削弱可讀性,而恰到好處的平民化語言,勢必會讓雜志與讀者之間拉近距離。
讀者張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