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君
摘要:中考仿寫題不僅考察了學生的語言再創造能力,也檢驗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審美觀。那么如何使仿寫順利進行,并激起學生仿寫的火花,筆者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中考;仿寫;解題思路
信仰如同一幅瑰麗的畫卷,它裝點了我們飛揚的青春;信仰如同一片盛開的鮮花,它芬芳了我們多彩的人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是2008年遼寧省十二市中考語文試題的仿寫題,這類仿寫題在其他省市中考題中也屢屢出現。不僅考察了學生的語言再創造能力,也檢驗了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道德審美觀。仿寫,即仿例造句,根據題目的要求,運用相應的修辭方法和句式來表達規定的內容。如何在仿寫題中勝人一籌?只有熟練掌握仿寫題的解題思路,才能成竹在胸。仿寫的解題思路可分三步。
一、觀察例句找特點
做仿寫題動筆之前必須仔細觀察被仿句,反復琢磨被仿句的結構、句式、語氣、語體色彩、修辭、關聯詞等方面的特點。觀察要從整體到局部:首先,要弄清被仿句是單句還是復句。如果是單句,要進一步弄清是哪種類型的單句;其次,要弄清被仿句有無供用的詞語或格式;再次,要弄清被仿句局部上的結構特點。如是單句,還要考慮是陳述句、疑問句還是反問句,也要考慮是肯定句、否定句或是感嘆句。觀察被仿句的語體色彩是屬于書面語或是口語,感情色彩是贊揚還是貶斥。從這幾方面來觀察上題,被仿句是復句;從語體色彩方面看,應是書面語;從感情方面看,是對信仰的贊頌。
句式是否統一,是仿寫能否成功的關鍵。仿句只有從整體到局部的結構都與被仿句吻合,才可能成為佳句。
二、抓住特點扣句式
仿寫時要從找到的特點入手,注意仿寫在句式上要與例句各方面相同或相近,尤其要注意仿句與例句的修辭要相同。修辭要相同,是指仿句與被仿句所用的修辭方式要完全一樣。仿句的字數與被仿句的字數應盡量相等,實在無法相等,也要大致相等,不能懸殊太大,這樣仿句與被仿句的結構才可能是和諧勻稱的。分析上題,運用了比喻修辭中的明喻;反復出現的詞語是“信仰如同”“它”。
三、內容變換主題同
內容上仿句根據要求發生變換,但與例句要主題一致、意境相符、格調高雅,思想健康。內容協調一致,主要包含兩層意思:一是仿句與被仿句(或稱例句)的內容要有內在聯系,要能夠互相搭配、互相銜接。二是仿句與被仿句的內容和精神實質要一致。譬如,如果原句是寫人物的,那么仿句也應以人物為描寫對象;如果原句是寫植物的,那么仿句也應以植物為描寫對象;如果被仿句的內容是歌頌贊揚性的,那么仿句的內容也必須是歌頌贊揚性的;如果被仿句的內容存在正反對立關系,那么仿句的內容也必須存在正反對立關系;如果被仿句的內容是富于哲理性和啟迪性的,那么仿句的內容也必須是富于哲理性和啟迪性的,以此類推。前后呼應,是指如果被仿句前邊的句子與后邊的句子在語意上存在相互聯系、相互對應的關系,那么仿句在語意上也要體現這種相互聯系、相互對應的關系。上題中“信仰如同一幅瑰麗的畫卷”與“它裝點了我們飛揚的青春”中,“畫卷”“裝點”“青春”之間存在一種被陳述與陳述的關系;“信仰如同一片盛開的鮮花”與“它芬芳了我們多彩的人生”中的“鮮花”“芬芳”“人生”之間也同樣存在被陳述與陳述的關系,這就要求仿句也應具備這樣的內在聯系。從感情色彩方面看,被仿句表達了對“信仰”的贊頌,仿句也應如此。
上題答案示例一:信仰如同一團火焰,它點燃了我們澎湃的激情。示例二:信仰如同一束明亮的燈光,它照亮了我們前行的道路。(評分標準:句式統一,主題一致,色彩相同,運用比喻的修辭方法。)
當然,仿出妙言佳句離不開平時的語言積累和豐富的聯想與想象,但更需要勤加練習。
思路索引:
①也許,你站不成巍峨的高山,但你依然可以挺立成一棵青松或一枝秀竹,為生命添一分綠意,增一道風景。
也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題思路:例句從內容上看,是寫一個人盡管平凡、渺小都要積極地奉獻;從句式看,是一個轉折關系的復句;從修辭看,用的是比擬的手法。仿句的話題沒有限定,有自由發揮、自由選擇的余地,可確定的對象范圍是非常廣泛的:太陽、月亮、星星;牡丹、野花、小草;大海、小溪、細流……語體色彩屬書面語;感情色彩是積極向上的;前邊選取的事物與后邊的事物有對比性,中間用表示轉折的詞語“但”連接;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
仿寫答案:也許,你升不成光芒萬丈的太陽,但你依然可以升成一輪皎潔的月亮或一顆微弱的星辰,為大地添一分光明,增一分熱量。
②你熱愛生命嗎?那么別浪費時間,因為時間是組成生命的材料。你珍愛自己的生活環境嗎? 。
解題思路:例句從內容看是積極向上的思想,句式是因果復句,而且后一個分句要用上暗喻修辭方法。仿句的話題限定在生活環境上,選擇對象也要在生活環境方面。主題積極向上,語體色彩為書面語。
仿寫:你珍愛自己的生活環境嗎?那么請愛護身邊的花草樹木,因為花草樹木是組成生活環境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