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斌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教學也展現了勃勃生機。創新展示課整合學習資源,貼近學生生活,精心創設情境,并通過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學生是學習的主人,通過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創新;展示課;感想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信息技術課教學也展現了勃勃生機。前段時間,濮陽市油田教育中心舉辦了信息技術創新課展示活動。油田所有的信息技術課教師聚集一堂,聽觀摩課、互相切磋學習,收獲頗豐。全新的理念、全新的教法、全新的學法在探索中初見端倪。這次創新展示課集中體現了以下幾個亮點。
一、整合學習資源,貼近學生生活,充分調動學生興趣
如八中管春梅教師的《繪圖工具欄》一課就選擇了制作賀卡。在當今的網絡時代,過各種節日的時候人們經常通過網絡發送一張精美的賀卡以表達人們的情意,是很時髦、也是很普遍的事情。通過制作賀卡使學生帶著濃重的情感意識把去掌握知識。
二、創設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在合作、探究中學習
幾位教師都能精心創設情境,并通過多媒體手段激發學生興趣,教師教課過程中語言親切,態度和藹,充滿了鼓勵和贊賞,尊重學生,讓他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如十二中李竹教師的課,在這方面體現得尤為突出。教師進入教室的時候,面露笑容,慈愛、柔和中透著嚴肅的目光環視整個教室,走上講臺后,第一句話是“同學們好”,語言簡潔凝重,流露真誠情感,眼神關注在座學生,在這短短十幾秒鐘的時間里,通過教師的體態語言,可以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以及慈愛,對學生的信心以及鼓勵,課堂氣氛既嚴肅又不失輕松、活潑。在讓學生回答問題時,教師說“請某某同學來回答”,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和表揚,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信任和鼓勵,消除其因可能回答不出問題而產生的害羞與畏懼心理。四十分鐘的時間里,有近三十分鐘的時間教師在和學生進行交流,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老師與他們共同探討、共同參與的和諧氣氛,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在學生實踐操作的同時,教師徐步而行,觀察學生完成情況,并且進行個別的輔導,對做得比較好的學生,對他點點頭,以示表揚和鼓勵。教師游刃有余的指點更有畫龍點睛之感。
三、在自主學習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注重三維目標的整合,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新課程、新課標、新教材的推出,要求廣大教師要更新觀念,及時趕上改革的步伐。于是,如何組織教學、怎樣做才能體現“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怎樣將教師成為“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落實到每一節課上,怎樣通過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等,成為教師們急需解決的問題。讓學生學會學習,把學生學的權力給學生,想的時間交給學生,做的過程留給學生,說的機會讓給學生,教師自己從旁點播,讓學生們主動參與、全面參與。
如二十中馬勇教師《幻燈片的動畫設置》一課的教學,只講選定目標、選擇幻燈片放映菜單,再單選自定義動畫命令,選擇效果選項,打開倒三角下拉菜單,下面該怎么做,留給學生自己去探索和學習。教師先不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也不許相鄰同學互幫,但同一任務可以有多種通道來實現,可從不同角度加以展現。在每位同學自主學習的基礎上,進行小組間的合作、展示交流,并在教師的點撥下反思總結,進而達到探究學習和培養創新意識的目的。當學生自己最終解決了問題時,特別興奮,有一種特殊的成就感,不斷的成功能刺激學生的成就感。學生在這樣的激昂的情緒氛圍中,利于形成勇于進取的精神,以后也就樂于主動探求解決問題的思路了。這樣,一則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二又啟迪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就是提高了學生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意志。教師注重了“教”與“學”相互促進,學生動腦、動手、動口,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開始發生了質的飛躍,課堂上呈現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生機勃勃的學習場面,這同時也體現了傳統的只注重知識傳授的做法開始出現質的變化。教師的課堂發生了悄悄的變革,教師們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注重促進學生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注重在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同時,關注學生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教師從以往的直面管理者變成直面教學者。課堂注重知識和技能,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整合,關注學生全面發展。
通過本次創新課展示,也可以看出,新課程的實施對教師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新的挑戰。在我們還未能跳出過去傳統的教學框架以及擺脫過于強調接受學習的教學習慣時,新的教學方式適應起來比較困難。要使課堂充滿活力,就要對備課來一場變革,教材只是素材、例子,我們要大力提倡創造性的研究,充分展示自己的智慧和創意。因此備課迫切需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建立一個相對開放的體系,多方擴充信息,不斷充實、完善備課資料,備出教師的個性,備出標新立異的鮮明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