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戰爭自爆發以來,造成上萬伊拉克人失蹤。美國《紐約時報》25日報道稱,由于伊政府資金運轉捉襟見肘,工作人員奇缺,很多家庭或許永遠無法知曉其失蹤家人的命運。由于同樣的原因,很多窮困潦倒的伊拉克家庭居然想到了新的謀生手段———冒領陌生人尸體,騙取政府補貼。
據報道,在伊拉克戰爭中失蹤的伊拉克人至少有1萬人。伊政府表示,實際失蹤的人數可能會更多。由于死亡人數眾多,尸體認領困難重重。巴格達中央停尸房主管德迪恩說:“自2006年至2008年以來,工作人員必須對2.8萬多具尸體進行身份確認。戰爭后遺癥以及國家資金奇缺,人手極其緊張,伊拉克尸體身份確認工作無法正常進行。
報道稱,一些有親人失蹤的伊拉克平民家庭表示,政府部門在尸體確認方面困難特多,在失蹤人員信息方面進展緩慢。因此這些家庭陷入了兩難的境地:一方面沒有勇氣去想象自己心愛的孩子早已不在人間,另一方面,苦于沒有證據證明孩子還好端端地活在世上。一些失去頂梁柱的家庭生活更是舉步維艱。一般情況下,只有在伊政府宣布丈夫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妻子才能夠領到政府救濟金,為亡夫舉辦葬禮,選擇再婚或者得到家庭銀行賬戶。而該賬戶戶主通常是丈夫,有效期4年。尸體確認的困難和漏洞,引起了一些貧困家庭的注意。或許是迫于無奈,他們故意冒領陌生人尸體,以此獲得一定數額的補貼,以供全家人勉強度日。▲ (徐 澄)
環球時報2009-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