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詹德斌
據韓聯社26日報道,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當天發表了題為《金融危機之后韓、中、日三國進軍亞洲市場的戰略變化與啟示》的研究報告。報告稱,金融危機發生之后,韓國對亞洲投資減半,中、日則采取了相反的進軍亞洲市場的戰略。
報告稱,去年下半年韓國對亞洲地區的投資與去年同比減少了約50%,同一期間,韓國的對外總投資也減少了27%。相反,中國正以東盟(ASEAN)國家為中心,積極進行海外投資。中國在人民幣升值、國內工資成本上升、外匯儲備增加的情況下,正不斷擴大對東盟水力、電力、礦藏等領域的投資。
韓聯社稱,雖然日本去年第三季度對東盟地區的投資減少,但從第四季度又開始大幅增加。此前,日本主要將東盟國家視為向第三國出口的制造業基地。不過,金融危機之后,日本正增加對東盟國家內需市場的滲透,特別是環境、物流等方面的投資正在增加。
韓國貿易投資振興公社有關負責人稱:“韓國對外投資的20%集中在東盟地區,可見其是非常重要的戰略市場。”據分析,韓國對越南、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柬埔寨等東盟4個國家的投資相對活躍,超過了中國和日本。
據記者了解,報告建議韓國企業在菲律賓和緬甸兩國應將重點放在確保礦藏、能源方面;在馬來西亞和泰國投資于IT領域比較有希望;在越南應在技術基礎設施、零配件和原材料等方面進行多元化投資,而且也要留意援助項目訂貨方面。據悉,韓國正成為越南2007年以來最大的累計投資國。此外,韓國企業應進軍柬埔寨的農業和農產品領域,在新加坡則有必要進軍它的娛樂產業和流行服飾產業等等。至于印度,韓國企業也要瞄準它的內需市場進行投資。▲
環球時報2009-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