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瀟
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于課文教學,一般都采用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并隨錄音跟讀這一方法。我認為,這對于提高學生語音素質是非常見效的。聽錄音,聽錄音跟讀,是培養聽說能力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徑。聽,為學生下一步開口說提供了必要的準備。初學英語者,如果一開始就接觸到純正的英語。那么他的發音也應該是相對標準的。因為錄音磁帶所提供的語言是標準地道的英語,是學生學習的樣本,搞好這一環節的教學,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語音、語調和語感,培養學生正確的模仿能力和表達能力,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教師在思想上要引起足夠的重視,教學環節中一定要安排學生跟讀的環節,且課堂教學中一定要留出足夠的時間用于學聽后的語音模仿。
其次,教師要注意聽錄音教學安排的層次性。明確每個層次的目的和任務,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充分調動學生思維的積極性,提高聽錄音朗讀的效果。大致可分為3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初步感知。可以讓學生合上書聽。在這一階段,教師可以提出幾個富有啟發性的問題,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聽錄音,帶著問題去聽,對課文內容有了大致了解。聽完這遍錄音后檢查對問題理解程度,進行適當訂正。教師在這一環節要持有絕對的耐心。不要因為學生回答問題錯誤,就對學生大加批評,從而挫傷學生的自尊心。
第二個層次:聽音跟讀。在這一環節,讓學生打開書,邊看書邊聽錄音并跟讀,在聽錄音的過程中,教師應隨時注意糾正錯誤的讀音,對于大多數學生聽不清楚、模仿有困難的地方,教師有必要進行適當的重復,也可以請發音比較好的同學示范,領讀。然后對學生進行抽查,確保大部分學生掌握正確讀音,切忌匆匆而過,使學生感到含混不清。課堂糾錯的時機一般宜選在學生發言結束時,因為如果教師在學生發言結束前去打斷學生并糾錯,易給學生造成心理壓力和挫折感。英語專家陸谷孫這樣說過:“英語要想說得字正腔圓,只有億萬次的模仿。”學生聽準了,仿對了,還要進行及時有效的操練鞏固,要讓學生形成穩定的聽覺記憶。聽覺記憶的形成是反復操練的結果。如果操練達不到一定的數量,學生便記不住單詞發音,從而導致誤讀或用漢字為英語“注音”的錯誤學習方式,給學生的英語學習造成了很大的危害。所以,語音語調的準確流利應多在“練”字上下工夫。
第三個層次:鞏固練習。在這一階段,要通過多種形式的訓練,鞏固聽讀的效果。如:1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合上書,逐句聽錄音,然后跟讀,既培養學生的聽力能力,也能提高學生的記憶力。這種方法保證學生的注意力集中,提高聽讀效果;同時在進行這一環節的訓練時,教師要控制好被模仿句子的長度,切忌句子太長。2再次提出與錄音內容有關的問題,要求學生回答。適當運用小組競賽形式,活躍課堂氣氛。
最后,教師應將模仿跟讀的方法教授給學生。以便學生能夠在課余時間自己掌握跟讀模仿的方法,便于學生在家獨立完成語音語調的練習,為其日后學習打下基礎。